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的中学政治教学仍然停留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老师上课讲空话大道理,讲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诵要点;考试时尽量逐字逐句回答要点。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成绩,为了高考。老师经常反映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热情,老师的情绪也因此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迫在眉睫。子曰:“知者不如知者,善者不如乐者。”“好”和“开心”是愿意学习的意思,是爱学习的意思。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且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试图理解和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谈几点:一、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面写着“如果你想有所成就,你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索。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此,导语的选择非常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新闻、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等。只有生动有趣,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带着期望进入新课程。比如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盒子题目时,根据“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讲一个“画家画牛”的典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描述了”。他把它拿给朝廷的一些官员看,他们都称赞他。然而,当他把这幅画给一个农民看时,这个农民笑了。他说,‘两头牛打架,为了把对方狠狠地击倒,尾巴永远夹在中间,永远不会高高举起’。画家听了这话,脸红了,不敢出声。那么画家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呢?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所以这种方法有趣,容易启发学生,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教师的讲课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容易接受和记忆。第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心理和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爱学生,真心对待学生。只有平等对待学生,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学习;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在他们中间,和他们说话,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无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会相信老师所教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自然对老师所教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老师,就很难让他们对老师教的课感兴趣。显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考虑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关系,营造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谊、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才能信道,才能享受道。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要从一个在舞台上唱“独角戏”的演员转变为“导演”,把整个“戏”安排好、编排好。老师就像战争中的教官,随时要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因为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创新想法。如果老师拘泥于标准答案,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文化素养。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如果一个政治老师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那么,政治课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会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拓展思维;也可以改变过去被动、单向灌输的封闭教学模式,使之向主动、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才能把政治课讲透、讲透,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第四,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体现在小事上。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时候,要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比如学生上课时的坐姿和站姿,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手势和眼神,生活中的礼仪和饮食平等,都是我们在开展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累”,但用不了多久就会习惯,会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第二,在固定的时间做同一件事,因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习惯。所以大三学生很难靠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外界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来强化它,促进一种习惯的形成。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时,我利用“凌晨三点一”的固定时间,让学生积累一首古诗、一句格言警句、一句歇后语。一开始要么是投稿人忘了抄,要么是部分人逃避写作,连老师都要抽查才能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早自习“凌晨三个一”的语言积累习惯已经形成,甚至早自习还没开始,“凌晨三个一”就已经完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第三,家校合作的习惯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单靠自己的努力有时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习惯,要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共同完成。比如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我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我每天除了在学校给学生读优秀的文章,激发他们的兴趣,还会给学生留阅读作业,让家长签字。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并从中受益匪浅。班里几个写作水平高的同学,都得益于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第四,设定目标,强化习惯。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我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你这学期会做出什么样的优秀行为养成习惯,并贴在墙上,利用适当的时间不断强化。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自我评价。这学期,相当多的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学期末,我让学生设定假期习惯目标,并要求家长配合培养。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很多。教师只要认真研读教材,备课时注意备课对象和备课方法,选择灵活实用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