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贫穷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我经历过贫穷。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真的很辛苦。为了找工作,我们班一半人坐了28.5个小时的火车到昆山,租了个毛坯房。20多个男女住在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每天吃大锅饭。每个人都不太擅长烹饪,煮的米饭味道不好。说白了就是赶不上工地上的饭,因为大家每天都要去人才市场。所以大家压力都很大。他们手里的钱不够,又不想照顾家人,所以花钱的时候战战兢兢。后来房间里的人就像淘汰赛一样走了一波又一波,我们四个好兄弟勉强找到了工作,但就算勉强活下来,也只剩下我们四个。我们付不起三室一厅的房租,就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我还清楚的记得150一个月。那个房间的地板总是湿的。自从我住在那里,我就没有工作过。房间里有三张床,一张双人床和两张单人床。当时我是我们四个人的精神领袖。我睡在单人床上。他们把床拼在一起,睡了三个人。天天被蚊子咬的那个,很惨。当时为了上班省钱买了一辆110的自行车,每天骑行10公里上班,但是上夜班没有车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有一天下班,我的车停在我们租的房子里,我们就去网吧上网。当我回来的时候,我的车丢了。这之后,我上班就没有工具了。上夜班的时候只能走回家。我每天都要走将近两个小时。当时我太固执,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干脆走了。每天累的很惨,后来我们都因为个人原因回了老家。我们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一年,真的是艰难到了极点。

我经历过两次贫穷,一次是在三年的困难时期;一个是初一下半学期的第二个月。

艰难的三年。记得1959年的秋天,城里人经常背着旧工服、旧衣服到村里交换玉米、高粮。村里的人都很高兴,愿意用粮食换那些旧衣服。没想到,1960的春天,那些用粮食换旧衣服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没想到的是,今年(1960)由于气温低,庄稼长不了,也没下多少粮。除了按计划发放的公粮(实际上没有发放够),所有的住户基本上都没有拿到口粮。人们不得不捡卷心菜充饥。那时候他们能吃高粮糠,就算吃粮食了。榆树皮也被剥掉了。最困难的时候,人们把玉米芯和玉米皮用火碱浸泡,清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煮,用豆腐袋过滤,沉淀成淀粉,用来充饥。也有人用谷壳充饥。这两样东西最难下咽。吃了之后不仅肿起来,还干的拉不出屎。由于营养不良,人开始浮肿,腿上压了一个坑。在这个关键时刻,公社和生产队决定分粮转卖,每人每天326元玉米和一两大豆。在这个基础上,回来卖粮的人艰难地熬过了1960的冬天和1961的早春。1961的三四月,土中生长着野菜,有小根蒜、曲麻菜、刺菜、轮轮菜(车前子)、槐花和碗花的根(也叫甜根)等等。家家户户都吐出一大堆曲麻菜,晒干后装进麻袋当口粮。6、7月份,土豆下来了,作为口粮大量储存。就这样,我们熬过了1961年的冬天(61年还是低温,收获的粮食很少)和1962年的春夏。1962收获不错,困难期基本结束。所谓三年困难期,就是从1960的冬天到1962的春夏。这段时间没钱也没什么吃的,真的很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我和妻子都非常珍惜食物,剩菜从来不扔。既然我们过得很好,我们也不把它们扔掉。

初一开学后的第二个月,我又遇到了困难,完全是因为穷。我就读的初中是黑山县第四初级中学。学校每月收3元伙食费。初一下半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月的饭钱发了,第二个月的饭钱(1964 10)发不出来,手里只有27分钱。我爸跟我说,你跟学校说一下,缓几天交钱。家里在赔钱。我跟学校说了,学校不同意,说,你们家连3块钱都不能拿出来吗?没办法,只好27分钱买半袋西红柿,一天吃两三个,吃了整整一个星期,家里才给我发伙食费。前两天吃西红柿还可以,但几天后就觉得浑身无力,拉肚子,上课无精打采,苦不堪言。这是我最艰难的经历,完全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这段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从不灰心。

这是我最穷的两次经历,那种生活让我终生难忘,难以忘怀。

我们县在我爷爷时代是贫困县,在我父亲时代还是贫困县,在我这一代还是贫困县。如果不是2000年要求所有贫困县摘帽全面实现小康,我估计我的孙子辈还是贫困县。有人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市(或当时地区)的一位前领导说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没有食物的日子。

我还穿着裤裆裤的时候,有一年大旱,庄稼都旱死了,好多草都旱死了。我家养了一头老母猪。以前在农村养猪的都知道,猪是要吃草和食物的。那时候家里没粮没草,父亲要把猪赶到街上去卖。我家离街道有20多英里。当时路很窄,只有一尺宽,还有陡峭的悬崖。下面是一条很深的河。父亲怕我摔倒,只好把我搂在脖子上。

干旱不仅仅是我的家庭,而是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街上没人买,很多卖猪的就直接上街回家了。猪没有人买,大猪也没有。我父亲不能再把我套在他的脖子上,把猪赶回家。路上遇到一个人,听他爸爸说老母猪再过一个月就要生小猪了,他们只给了他两毛钱。父亲很无奈,根本不想卖。我说卖了它,不然我回我们家它就饿死了,于是一头大猪两毛钱卖了。

我父母辛苦了一辈子。我从小就在地里干活,但家里总是没有足够的食物。现在我父母也不知道为什么。1)爷爷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是他爷爷盖的,但是他爸爸在他分开后自己盖的房子。以前家里粮食不多,全村盖房子帮扶,一年的粮食几乎都吃光了。那么明年要吃的饭就只能借了,就像一个人上班前提前向单位借了工资,下个月发工资。2)我家住在树荫下,前后都是山。一年到头很少见到太阳,屋子里总是潮湿的。我家房前屋后都有比房子高的大树遮挡阳光。下雨下雪后,瓷砖根本干不了。过不了几年,房子就垮了,开始漏雨。再过几年,就要翻修了。一旦装修好,我家半年的粮食就吃光了。我记得翻修过两次,然后在向阳面盖了房子。3)大队会记得换土地簿。我家有一块地,以前是40斤(亩产),后面加个0就变成400斤了。比如陕西关中平原、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平原地区,亩产可能达到800甚至1000斤,而在我们山区,亩产400斤已经是最高的了。这就相当于少给了家里一个人土地。因为我哥是超生,14没给地,一家五口等于只有三口人。但农业税、公粮、分摊会费、义务工都是按五个人算的。4)我家唯一的一块向阳面的地有一亩半,是用来收粮的,其余的背阴面的沙地都不种粮,但是大队会记得(当时我们生产队也会记得)要把这块收粮的地分5块给他哥,因为离他哥近,又平,关键是收粮。那时候我们老家没有电,他哥在供销社卖煤油。如果他不买煤油,可能会很尴尬,他爸爸只好妥协。

一家五口等于只有一亩地收粮,历史欠粮。后天努力只收一亩地。即使风调雨顺,最高亩产也不过400斤。直到2000年,我家承包了一块地,家里近乎绝望的人才彻底改变了我家的粮食危机,但这却成了我家不幸的根源。

虽然家里的粮食危机一直难以解决,但父母从不让我挨饿。虽然我家很穷,但我的父母从未忘记供我上学。

2)没钱的日子

1)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交勤工俭学费,大概是每人3块钱。到了学校,我跟老师说,家里现在没钱,过几天再还。老师很认真的说:“回家拿吧。”我回家了,第二天来学校还是没钱,老师也没问。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奇怪。

2)高二下学期左右,家里赶着凑够学费,校长规定下午4点前没报名的就不要了。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快4点了,但是还没到4点。报名交费的老师不知道去哪了。没办法。我在街上游荡了一个星期。我初中英语特别好,老师一直给我小灶。我从初中到高中基本都学过语法。平时上课老师说一句英文,我马上翻译成中文,说一句中文,我马上翻译成中文。有时候我可能会犯错,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老师让我买资料,我家一分钱都没买。老师讲题目的时候,我会看完再讲答案。老师经常说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我早就习惯了这种教学的默契。可惜家里没钱在街上游荡了一个星期,进不了教室。最后老师问了校长(他和校长宿舍墙)我才回教室,物理老师却把我叫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家那么穷,怎么有资格在这里上学?

3)大学是最痛苦的。我上学的时候,国家没有助学金,也没有助学贷款。学费一年5000,住宿费一年1000(文史4500,无卫生间宿舍800)。当时工地大工人一天10元,小工一天7元,沿海地区工资更高。不算生活费,我两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都赚不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母校仍然收取同样的费用。现在在网站上干两个月,一个月就能挣大钱。可惜大一遇到一个自称博士后的奇葩老师。他从P大学转到N大学,再转到我们学校。我们几乎背下了所有的答案,但人家就是不让,逼着我们行贿送礼。一些女孩...我当时高息贷款,一个月只有200元生活费,借不到1000元买东西。后来吃了一块钱的米线,卖米线的老板娘看我根本吃不饱,想照顾我,但是只有一块钱不赚钱。现在一所大学的副校长是我以前的一个老师,他告诉我们,毕业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当老师,除非你是校长。我没有听老师说的话,以至于后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没伞没鞋没衣服的生活更难过,但是没钱。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不敢忘记那段没饭吃没钱花的日子,也忘不了。

曾经我的贫穷只是外在的物质,

2008年,在云南昆明,我们租了100块钱的农家乐,上厕所要去公厕,而且要交一毛钱!我每次推着板车在昆明街头叫卖,一天就卖一百块钱,除去成本就赚三四十块钱!晚上回来自己买菜做饭。吃的不好,住的不好,穿的不好,衣服上都是布丁。但我一直以为会更好,对生活有期待,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那一年,是我留在昆明的第四年,刚满18岁!

现在28了,还在杭州租房工作。租金1000。每天定时上下班,工资刚好够养活自己。我可以自己做饭,也可以在外面的普通餐厅吃饭,但是现在我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不指望明天就能得到,我对未来也没有什么好的期待。我只是觉得我只是一天一天的无所事事!因为现在我不仅缺物质,也缺自己的思想…

没有办法把握现在,也无法拥抱未来。甚至过去的时光对我来说都没有记忆!

比起行尸走肉的生活,贫穷其实对我来说可能是好事。

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贫困中度过。小时候穷是因为国家穷。俗话说,大河没水,小河干。那时候哥哥姐姐们剩下的衣服都穿不了,大部分都是打补丁的。吃不饱是常事,经常停电。每个家庭都必须有煤油灯或蜡烛。人生虽苦,那时有希望。家里只要有一个人上班,生活就会改善很多。1977之后,生活渐渐好起来,但好景不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它赶上了下岗和个体户。人生跌到了低谷,但这个低谷让人无比痛苦。中年、学历低、供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让人心灰意冷。还好我们活下来了,平安度过晚年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心愿。

贫穷是非常困难的。一切都“不顺利”。天冷了,没衣服穿,饿了,肚子不舒服。我觉得从睡梦中醒来很好,但是我还是很饿。这是自己的,然后还有外人,冷话冷雨。精神折磨,苦不堪言。多少夜不能寐,多少风雨中跋涉,多少委屈咽在肚子里,多少无奈无情,多少事在招呼你,颜也避三分...

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中,最终,我还是要像盘古和夸父一样,启动世界,日复一日的运行...

最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无法摆脱无形而庞大的社会机器。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亲人却离我而去,尘归尘,土归土。

其实不管穷还是富,你都能心安理得,你的生活才是富足的。虽然我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给了,确切的说是给了医院。可是亲戚都离我而去了,我伙食差,就喝粥吃菜,家里还有剩菜。从小到大,记忆中没有周末,每天起早贪黑。我没有奇怪的功能,我是一个普通人,可能也习惯了,生活比较辛苦(所以很多老板都喜欢我)。我觉得我是恶业,我无法承受亲人“贫穷”的痛苦。盘古开天,夸父追太阳。虽然不像别人那么成功,有房有车都在亲戚名下,但是普遍差的生活水平还能坚持。我只希望把亲人的苦难转移到我身上。我觉得我是恶业,苦难自然应该在我身上。然而,医院拒绝了千里之外的我。当然我也检查过了,说我身体很好,没什么好怕的。后来我想是不是和我的人生观有关:无病而死。也许有一天,我会马上成仙。

本来写前半部分是奋斗史,但是感觉鸡汤虽好,只是味道好,还是加点健康茶,味道淡而无味。其实贫穷是很可悲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不修炼自己的心性,再高的文化,你的心魔也是控制不住的。你再努力,物质再丰富,也喂不饱你的心魔。

当然不是消极对待贫困,但既然贫困摆在眼前,就要追着太阳跑,赶紧解决问题。我们不悲伤,不愤怒,不可恨,不被抛弃,但我们可以痛苦,可以血腥。即使最后倒下了,我们的身体也会变成另一个“地球”,这也是一种财富。

希望出身贫困的人不要陷入另一种贫困:身心贫困。希望大家从物质富裕走向身心富裕。不要陷入用钱买苦难!也许我看的太多了,但亲身经历也没什么。就是看着不舒服。

目前没必要怕穷,富人和穷人总是有的;富裕,进入全面富裕的奋斗。

不要“等你有钱了,天天太阳穴叹气,忙着护士,念叨着我是”才明白:我好迷茫!

不敢回忆,都是苦涩的眼泪!我三个兄弟,大哥走了当兵,我是老二。三哥两岁,和我一个班上学,书和学费同时交。我曾经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换了书,交了书和学费。我的兄弟们需要七块钱,所以我在吃饭的时候问我父亲要,我父亲被暗算了!别说七块钱,家里没有七毛钱!父亲说,不要去老三那里,让你二哥去吧!就这样出门找邻居借3.5元!妈妈说,要借就借七块钱,还要上学!这是当年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第二幕,军营里,第一个月六块钱,第二个月七块钱。我不得不买牙膏和肥皂。记得攒了半年药,去邮局给父母寄了30块钱。我父亲拿着一张支票去邮局取钱。那天是赶集,想买赖的时候才知道钱已经飞了,空手回家!这一幕已经应验了很多年,全家人都泪流满面!

经验丰富。主要是90年代。虽然,随着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国改革的号角正式吹响。我们国家的四个特区也真正进入了如火如荼,干大事的场面!但是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进我出生和长大的那个贫穷的山沟。那时候我上初中。不过说真的,我初中的时候。也许我们偏远的小县城。从未感受到改革的春风。所以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差别不大。真正改变的是我的高中时代。毕竟过了两三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改革的春风。经济相对好一些。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只有五行的小县城来说。发展的重点主要在县城或集镇。我真的看不出农村有什么变化。

我上高中时。班上许多学生穿西装。而我穿的是我叔叔给我的他不穿的中山装。(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校服)。初中住的时候,我们用家里的饭交给学校,换取饭票。高中住校时,学校不再向学生家庭收饭。一切都要用钱买。我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一次只买五毛钱的大米。然后吃我从家里带的咸菜。现在是我妈平时做的。不要觉得咸菜好吃,只是你吃惯了别的东西,偶尔换换口味,还是觉得挺好吃的。但是如果你一个学期接一个学期都这样吃下去,我相信也会让你反胃的。那时候也是青春期。虚荣心挺强的。为了不让学生看到,一般都是在学生吃完之后。我是最后一个得到米饭的人。然后躲在一个空旷的角落。去年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当我在高中看到孙少平吃东西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心想我也不比他强多少。

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尽我所能让我学习。就算我吃的再差也不会看到!我也很感谢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当我决定放弃学习的时候,你尽力说服我,慷慨相助!谢谢大家!当我得知我考上了大学,我的父亲,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出现过尴尬。卖猪卖牛。我甚至把我的四间大瓦房卖给了因为计划生育逃到我们村的人。住在山上的小屋里。后来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读研。我放弃了。另外,我也不敢让父母和亲戚知道这件事。因为我不想牵扯到我的父母,亲戚,朋友。

但是现在没事了。在国家的好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房有车。虽然房子不大,虽然车不贵。但至少食物和衣服都比当时好了好几倍。唯一遗憾的是,我父亲还没来得及尽孝就在前年去世了。同时,我心中有一个愿望。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能不能实现。那就是感恩,我感谢那些年用实际行动和有形物质帮助过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我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如果我们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将是一个幸福的生活。因为有很多人要感谢。A4大小的笔记本,背了好几页。不仅记录了人名,还记录了时间和事件。

要看你穷的时候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三岁到八岁的时候住在缅甸北部与云南接壤的江心坡,那里中国人叫我“野人山”,很久以前就划成老缅甸了,但现在还处于无政府状态(2019)。

那里的人穷到你无法想象。男人衣冠不整是很自然的。中年女性只是因为太热才披上衣服,或者只是穿着内衣走来走去。我是一个还没发育就和男生一起跑的小女孩。男的全身都是红色,我(有时候)穿内衣,也是因为太热所以很薄,但是在山里。

生活极其幸福。早上下午都忘了吃粥,因为没别的吃。出山的时候摘点野果也是很惬意的。下午差不多同一时间我跑回家吃点肉。家里只有每周准备一次的咸猪肉,用竹篮和滑轮“冷藏”在屋檐下。每个大人午餐吃三块,小孩吃两块。如果太晚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从午饭到黄昏,我们穿插在沟壑、洞穴和密林中。不要以为我们的女人会像非洲人一样被晒黑。相反,由于山区湿度大,我们(尤其是女性)整天沐浴在蒙蒙的雾气、河水和露水中,还有高高在上的树木遮荫,就像永远沐浴在春风和秋雨中,皮肤(极其)白嫩。

在市场购物是我们最喜欢让孩子们自愿做的事情。翻山越岭来回三四个小时大概要六个小时,因为活动扩大了,不用按时回家报到,很好玩。哦,你穷得连衣服都穿不上,只能吃稀饭和一点肉,干多了也没关系,但最大的问题是住的房子不好。

我住的“祖屋”建于明末。它是由明朝战败的军队建造的。亚热带风暴来袭,屋檐会飞走,四度墙会倒塌。幸运的是,当风来的时候,我们都躲在洞穴里,在倒下多年后重建。看起来糟透了,衣服都是又旧又蛀的,生锈的铁皮和旧轮胎。晚上会有很多老鼠和昆虫作伴,生活条件比非洲刚果还差。

小学时免除每学期两元的学杂费,父亲所在单位和街道出具证明,符合当时的贫困条件。学校鼓乐队的领队指挥时戴着工厂的白手套。老师向我同学借了两三副白色的棉手套。两毛钱猪肉包65438+饺子,0家6口人的白菜。穿哥哥淘汰的前门裤很尴尬。没有电风扇,半夜醒来,轮流给大家扇人。冬天蜂窝煤或者煤球,大部分筐都是煤面做的,你可以自己用土拌成煤球。每周用醋或碱性面条洗头一次;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终于有机会骑车上学了。我非常兴奋。尴尬的是,放学后我一路走回家,和同学谈笑风生,把自行车完全丢在后面?我不得不惩罚自己跑回去取自行车。初中开始寒暑假。中山装制服的大扣眼和黑纽扣只赚一分钱,还得自己买线...夏天晒槐花在药店卖大概20分一斤。记不清楚了。不过那时候一切都不苦,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