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如何实现“学中玩”和“学中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快乐学习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符合孩子“玩”本性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惊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孩子真正活跃在课堂上,以旺盛、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兴趣“高涨”。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游戏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平易近人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索数学问题,在游戏中产生学习的欲望。

比如在教统计学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在课前准备了运动员进运动会的进行曲,播放给学生听。同学们立刻产生了兴趣,都争着说这是运动会时演奏的音乐。老师趁机说:“原来今天的‘森林游戏’开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请小朋友们看看哪些队伍参加了比赛?”这时候学生兴趣高了,都争着说。老师抓住机会问:“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有同学说:“我想知道哪个队的比赛项目多?”有同学说:“不知道每个队来了多少小动物?”有同学说:“不知道最后哪个队拿了冠军?”.....老师提出了一些统计要求和做法。显然,正是因为学生爱玩,对情境中的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学生不仅学习积极,而且兴趣盎然。

比如在教“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我创建了一个小店,让孩子自己做售货员,自己做顾客。同学们热情高涨,充分体验如何取、付、找硬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1元钱可以买到不同的商品。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热情高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了对数学的良好把握。

二、挖掘活动因素,让学生的感官“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当年号召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解放思想,让学生能思考;解放你的双手,让他们有能力;眼睛解放了,才能看得见;张开你的嘴,让他们能说话;空间解放让他们有时间消化所学,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初中生天性好动,在数学课堂上让他们适当地“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始于行动。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全通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渗透。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要让学生大胆尝试和实践,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教“趣味组合”时,全班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全班积极参与到各种程序的活动中,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开始采用“谁跑得快”、“谁堆得高”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从滑板上滑下来,同时堆起来。学生们全心全意地开展这项活动,全班很快发现,在这四个物体中,球滚得最快,最难堆起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最容易堆。从这个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原因。虽然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学生的意识深处,他们觉得球容易滚动的原因是球是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容易滚动的原因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是平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虽然花了一定的时间,但是学生真的“动”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通过“玩”学到了知识。在脑海里留下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这四个立体图形特征的清晰而深刻的表象。

第三,打开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飞翔”。

小学生是想象力的集大成者,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在想象空间里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大胆思考,有时甚至会突发奇想。如果能有效地挖掘这种潜力,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空间。

比如在“趣味贴片”这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比赛谁跑得快”的活动得出立方体和长方体不能滚的结论时,一个同学说:“我可以让它们滚”。其他学生看起来不相信,所以老师让他上台给他们看。结果他在立方体后面放了一个球,球把立方体推倒了。我和其他同学同时为他的大胆探索叫好。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其他同学的思维也渐渐“飞”了起来。一些学生想出了在立方体下面放两根柱子的主意,就像汽车轮子一样...

再比如一年级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有西红柿、蔬菜、樱桃、苹果、黄瓜、豆子、辣椒、葡萄、萝卜、草莓等。请将它们分类。在教学中,老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划分。学生们立刻说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以蔬果划分;有的以颜色划分;也有按形分的;根据大小,甚至有学生根据是单个还是字符串来点。可见学生的想法很新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的教学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设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形成快乐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玩”中、“乐”中练习,赋予我们的数学课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