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总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常说,老师不仅要对今天的学生负责,还要对他们的一生负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老师最重要的责任。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它是不断增值的,人们一生都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可以用越来越大的利息折磨人,麻痹他最好的主动性,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不可忽视。那么什么是数学学习习惯呢?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这不仅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个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作为数学老师,学生应该养成哪些数学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就以上两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课前预习习惯

1.现状分析:(目前数学课前备考不容乐观,只要有以下原因)

(1)教师对其重视不够。。

说到课前预习,很多老师和学生想到的都是语文预习——查字典、分段落、写段落等等。对于数学课前预习,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预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老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时,经常会说:“回家预习明天要学的东西。”学生因为自学能力有限,根本不知道老师让他们预习什么。预习的时候,经常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只是简单地看数学书,做课后练习。长期以来,学生对于预习都是敷衍了事。这种预览根本没有效果,让预览成为一种形式或者口号。

(2)有些老师一直主张不能预习。

还有一些老师一直主张你不能预习。他们认为预习完了,你就不能去上课了,学生也知道结果。老师还教什么,学生上课就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上完了一节课,学生的书却一直没有打开过。有时候,听完一节课,他们终于知道他在这节课上干什么了。他们试图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样的老师怎么会舍得让学生课前预习,让所有的想法都泡汤?

(3)预习要求过高,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有限。老师在布置预习时,只是根据课本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比如在讲授“24小时计时法”时,如果老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安排预习任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解24小时计时法,大部分学生根本达不到预习要求。24小时计时法其实挺抽象的,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普通的计时法,所以让学生转一转,用24小时计时法确实很难。如果老师让学生调查电视、广播、邮电部门是如何表示时间的,那就简单多了。这样,学生不仅有能力去做,还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因为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不是自己教,只要布置预习任务,家长都在讲解。这样,学生对课堂上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不感兴趣。实际上,这些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只是掌握了结果,并没有真正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这部分知识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只看书,只做课后练习,所以提前熟悉了要学的内容,未能真正理解预习的内涵,使预习流于形式。有一些学生课后根本不预习。由于种种原因,数学课前预习的效率很低。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呢?

(1)“导”——制定预习大纲,明确预习任务。

比如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

名称()

预览导航

长方体:研究顺序:按照面、边、顶点的顺序;

研究内容:数量、形状、大小、长度等。

研究方法:看一看,数一数,切一切,量一量,比较一下...

立方体:用研究长方体的经验来研究立方体。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你还发现了什么?写下来:

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当然也能达到预习的效果。

(2)“思考”——让学生思考例题的解题过程和方法,思考为什么?这部分知识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教材上的一些问题怎么回答?你还能想到什么

(3)“练习”——完成书中相关的“尝试”和“练习”,检验你的预习。

事实上,课前预习是学生的学习常规之一,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也许在我们的小学阶段,还是体现不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初中预习是很重要的。有人说,课前预习就像战斗中的战前侦察。明碉堡在哪里,碉堡在哪里,最强的地方在哪里,薄弱环节在哪里等等。,通过预习,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你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听得更认真,把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对比,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一些片面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你的自学能力,增强你的创新意识,这是你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能力。

第二,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仅是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一个人文明举止的体现。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孩子不懂得认真听别人讲话,表现在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不断走神;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发言,一个人的时候会大声说话,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也不会听;不能与人聊天,不能盯着对方看,与人交谈时经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这些都不是好习惯,必须改正。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的刺激,他们总是愿意去看,愿意听,愿意动,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认真听讲是孩子接受信息、吸收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如何处理两者的矛盾,让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1.老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不得不听。久而久之,他们会养成爱、想、会倾听的好习惯。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语言天赋,但是我不会说那些幼稚的语言,说出来感觉很难受。我也有同感。语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后来我发现,只要你有那颗心,儿童语言是可以练习的。我们还发现,有的老师把同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积极调动孩子的学习欲望,有的老师讲完后对学生漠不关心。比如在教10的理解时,有老师写了一个童话:今天0~9的10数字在排队打游戏,9知道可以最得意。它对着1~8的数字说,“你没有我大,尤其是你-0,你真的太小了,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能和他们说话?”“0”听后很难过,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这时1走到0面前,拉着0的手对9说:“我们手拉手比你大!”学生被这个故事吸引,自然进入新知识学习。所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融入你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2.加强听力训练。有人说“听”不容易。人从出生就开始听。孩子小学天天上课,天天听别人说话。他们还听不听吗?不完全是。有的人听讲座,虽然眼睛睁得大大的,很专注,但是听完之后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我说听力是需要训练的。首先,让学生先理解。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课堂上说什么,都要适时提问:“刚才XX说的你听懂了吗?你能告诉我们他演讲的意思或者他问的问题吗?”“谁知道他刚才说了什么?”第二,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盯着对方。当孩子在课堂上发言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请面向大家”“请认真听讲,及时提问”。课堂上,学生分组交流时,我们可以问“刚才XX和XX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或者“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学生必须专心听讲,不能走神。另外,可以通过标语词提醒学生注意老师的讲课,在低年级使用较多。老师:“小眼睛——”学生:“看老师。”老师:“小耳朵——”学生:“听老师的。”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也很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比如“xx小朋友真会听课,老师走到哪里,他的眼睛就跟到哪里”;“XX小朋友上课真的很用心,老师看在眼里。”“XX太专注于听别人的发言了,居然听到了没人注意到的问题。”等等;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孩子听的积极性。

3.老师不要重复,不要重复。当了老师后,我们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啰嗦。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生怕学生听不懂。课后作业写在黑板上,怕学生忘记。所以我建议以后应该只给学生提一次问题或者布置一次作业,不要重复。利用老师“不啰嗦、不重复”的好习惯,养成上课“专心、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4.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老师应该在要求孩子们做的事情上起带头作用。每次和孩子说话,我总是观察他们,仔细观察他们脸上掠过的每一个变化。甚至有些同学答非所问的时候,我都很用心的听,很耐心的等别人说完,不打断,不打断。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像老师一样用心听别人讲话。

第三,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案例:有80棵桃树,20棵梨树比桃树多,梨树比桃树多的百分比是多少?

健康1:80-20=60(树)60 ÷ 80 = 75%(大部分)

生2: 80-20 = 60(树)80-60=20(树)20 ÷ 80 = 25%(少数民族)

生3: 20 ÷ 80 = 25截(很少)

从案例来看,暴露了当前学生的一些思想状况。我们发现学生在解题时只会“百度”(他在搜索类似题目时,把解题的思路应用到了当前题目上),不会认真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说“我的孩子从来不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要么瞎做,要么问老师,要么问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是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资本。”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它的公式、定理、规则和概念,还要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而这一系列的活动离不开思维和人的独立思考。只有勤于思考,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1.老师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现在很多班级都有一个现象。老师提问的时候,中下生还没开始思考,那些成绩好,思维快的同学已经脱口而出了。就这样,很多学生被这些好学生剥夺了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会懒得思考,等东西准备好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其次,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不要说得太多,太直白。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理解过程。尽量减少这类问题:“是吗?”“好吗?”而一些填空题,这样的提问思维含金量太低,学生的思维当然无法得到训练。

2.给孩子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与伙伴交流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在交流中感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学会欣赏同伴思考的结果,从而促进进一步的思考和交流。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观点(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而不是跟风,敢于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观点才有交流的欲望。有了交流,就能激发新的思维。在交流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产生思考的兴趣,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新的教学是加强变式练习。

在数学学习中,会出现这样一个词,那就是“心态”。心态有两面性,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思维定势可以理解为:总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思考问题,那么,当这种习惯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不一致时,就会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固定在一定的框架内,无法解脱,难以解决问题;但当这种习惯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致时,就能促进正迁移的出现,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通过变式练习,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现在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遇到不规范题(变式题、生僻题)就无从下手。学生不想想,但又不知道从哪里想。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头脑中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指寻求数学问题答案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你没有接触到标准的模式化问题,你就需要创造性思维,你需要正确地选择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帮助实现这个创造性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学生头脑中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会选择它们,那么无论问题有多难或多复杂,他们都能够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个解题策略。解题策略可分为一般解题策略和特殊解题策略。一般的解题策略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题步骤:理解题意,制定解题计划,按计划答题,答题。特殊策略有:举例、作图、列表、找规律、逆推法(列方程)、变换等。下面我将重点介绍几种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用到的特殊策略。

!,示例策略

例题更适合包含字母或只讲数量关系但无法计算的题,因为学生习惯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利用例题可以把不可数题变成可计算题。比如:(1)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三倍,所以大圆的周长是(),大圆的面积是();(2)数A是数B的20%,数B多于数A();(3)有A树,B树都死了,存活率是()。这种没有具体数据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往往很难入手,用例子就能轻松解决。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计算正确快速,而有的学生计算时间很长或者是错误的?”同学们很快就会明白,在举例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来选择计算出来的数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绘图策略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抽象和可视化”的问题。它是一种“用简单的图表直观地显示问题的含义,有序地表达数量关系,并从中发现和确定解题方法”的策略。比如学生在做比较复杂的“倍数应用”、“百分数应用”、“分数应用”时,可以用线图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含义,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方法。学生解题也想到画图,但是他画不清楚,所以要教学生画线段。比如应用题的百分比要先画成一个整体“1”(而不是画在任何一句话之前的东西)再按照这个整体“1”画其他相关的量;还要想想是画一条线段还是两条线段。只有学生学会了这些,绘画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逆向策略(列方程)

这种策略更适合已知结果,需要原始的问题数。逆向思维方法是相对于正向思维方法而言的。在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时,前瞻思维是以条件出现的顺序为基础的;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或从结果)进行逆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按照题目中条件出现的顺序。逆向思维的学生不习惯,所以方程是把逆向思维变成正向思维的最好方法。例如,半圆的周长为15.42厘米,半径为()。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那我们就来教学生使用解题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