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能力
(一)中学生大脑和心理系统的发展特点
对脑电波的研究表明,脑电波在13-14岁时延续第二次“飞跃”现象(第一次飞跃现象出现在6岁左右)。
(二)中学生认知的基本特征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意识明显较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人格和谐发展。
(三)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能力。
1有更明确的目的。
2.持续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3精度提高
4通用性更强
(四)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
1有意记忆占优势。
有目的、有计划、有努力的意愿,有目的地记忆知识。要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人们主要依靠有意记忆。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理解记忆是在理解事物的意义和商品的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方式。
抽象记忆占优势。这是一种基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记忆,本质上一直是理解。
一,初中生感性活动的特点
(1)感觉
1.随着视觉灵敏度的不断提高,辨别颜色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视敏度发展到人生最高水平,即达到或超过成人水平;
2.听觉灵敏度不断提高,分辨高音的能力明显增加。
3.运动感和平衡感在不断发展。
(2)感知
1,意图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感知可以稳定长久的进行;
2.准确性和通用性都在不断提高。
(1)在空间感知上更抽象,熟练掌握三维空间关系;
(2)在时间知觉中更准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但开始理解较大的单位,但往往不是很准确;
(3)在观察力的发展上,观察力的目的性、持久性、准确性和概括性发展显著,初二是观察力发展的转折点;
3、逻辑增强
二、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特点
1,逐渐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
2.意识记忆逐渐占优势(从初二初三开始)
3.内存容量日益扩大。
4.从听觉记忆转变为视觉记忆。
5.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初二与初二相同)。
(2)培养
1,重视复习,善于复习。
2.利用联想,积极练习。
3.调节情绪,减少疲劳。
4、明确目的,树立信心。
5.动动脑筋,多练习。
三、初中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一)特点
1,意向性想象逐渐占优势(初二、初三是空间想象发展的加速期和关键期)
2.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出现(想象力的创造性元素越来越多)。
3.想象的现实是不断发展的。
4.幻想是现实的,有趣的,有时也是虚构的。
(2)培养
1,预留各种出场
2.结合想象。
3.培养正确的幻想
4.努力营造氛围
第四,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越来越占优势(也要看具体形象)
2、开始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初三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折点,但还没有。
处于主导地位)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入关键期(初二是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
4.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特征。
(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深刻及其养成:初中生能有意识地要求从本质上看问题,但现实中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通过改变一题、设置隐含条件、模型转换、多题常态化来促进思维的发展。
2.灵活性及其培养:
初中生思维灵活性发展迅速,个体差异显著。当他们进入高中,这种差异很快就会定型。
采取灵活多变,举一反三;利用现有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学习逆定理,训练逆向思维;总结典型事例的规律。
3.独创性及其培养:初中生的独创性开始萌芽。
采取多种知识组合,多提问;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诱发思维角度的变化,多渠道、多方向的思考。
4.批判性及其培养:思维过程的重要品质。初中生开始怀疑一切,批判性和不成熟,往往片面和肤浅,倾向于孤立和极端地看待问题。
采用“悖论”,设置“误解”练习;故意设陷阱引诱“上当”“上当”
5.敏捷性及其培养:初中生的思维敏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敏捷性的差异开始显现,从初二开始更加明显,年级越高,差异越大。
从速度和基础两方面进行训练。
第五,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敏感;不那么保守;喜欢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标新立异,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初中生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相对缓慢。初中生的这种创作欲望主要来源于强烈的成年心理意识和高度的自我意识。
第六,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一)特点
1,目的性逐渐增强,趋于成熟。
2、稳定性增强,达到成熟水平。
12岁以上的个体可以保持3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
13-15岁初中生的注意稳定性发展较快,女生高于男生。
高中增速逐渐缓慢。
3.迁移能力增强,达到成熟水平:初中达到高峰。
4.分发能力逐渐发展,但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可以边听课边记笔记,注意课程前后的衔接,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高中比初中好,但是为了达到最高境界。
(2)培养
1.扩大关注的广度,要求学生在本学科上积累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2.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防止注意力分散;
3.要求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培养注意力分配能力;
4.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监控能力,服从教学安排,及时改变注意对象;
七、初中生能力的不同发展和表现
初中是智力发展稳步上升的阶段,各种能力都有明显的发展。
1,注意
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布和转移都形成自己的特点。
表现为:注意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女生更强),注意的广度扩大,注意的分配趋于协调,注意的转移日益灵活。
2.观察
观测目的明确,观测时间更长,观测精度明显提高,增强了观测结果的通用性。
3.记忆
意向记忆占主导地位,意义记忆逐渐成为主要记忆形式,抽象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
4.想象
意向性想象逐渐占主导地位,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多,想象的抽象性和现实性不断发展。
5.思维能力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
八、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强势与温柔,外露与含蓄,波动与稳定,自尊与自卑。
九、初中生常见的情感问题
1.抑郁症:心理学上,是一种持续的抑郁、悲伤、沮丧、抑郁、不快的综合情绪状态;
行为表现为无精打采、沉默寡言、兴趣降低、行动迟缓、不愿动。
初中生抑郁相关因素:睡眠不规律、对学习生活不满、生活事件多、身体不好、缺乏锻炼;
个人自身因素:性格内向、太自卑、认知模式不好、思维不理性等。
2.焦虑:复杂的情绪体验,如强烈的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持续存在,主要是由于强大的外部压力。
学习焦虑,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不能很好地控制考试,考试焦虑等。
过渡焦虑:表现为对学校的不适应,在校焦虑,上课坐立不安,对父母家人的依赖。
可能出现:易怒、不开心、不满、哭闹、怕黑、不敢独处、不安地来回走动、不安地反复检查;一旦环境改变,焦虑感会增加,甚至食欲下降,出现睡眠障碍、易醒、夜惊、排泄习惯紊乱等;在学校生活中,当我不敢在公共场合或课堂上说话时,我经常感到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3.恐惧:学校恐惧和社交恐惧可以通过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来治疗。
4.愤怒:初中生愤怒引起的后续反应与其情绪成熟度、自控能力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攻击性行为和粗鲁行为会逐渐减少。
5.厌倦: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老师的管束时会感到厌倦,部分会发展成厌学和逆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