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哪里人?

问题1:谁知道苏东坡是哪里人?苏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哥哥苏并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仪,但又有改四害之志,所以仕途跌宕起伏。他个性豪迈,诗歌奔放、清新、浑厚,开创了豪放派。他思想开放,书法虽师古人,但能创出新意,充满童趣。同时,他擅长绘画,喜欢制作奇石。苏东坡自称一生有三件不如人的事,就是喝酒、下棋、唱歌,但他的诗、书、画却为后人所称道。苏轼,字子瞻,又是俞、钟,名东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程氏家族是达日赤木的女儿程(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她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因为她从小耳濡目染,品德和学识都相当不错。苏轼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母亲,所以她可以收到一个很好的导师。祖父苏洵和其他人对他的出生感到高兴。三年后,弟弟苏哲出生。根据苏洵编纂的苏家族谱,苏家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学者苏为道。但事实真相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苏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五代以前的苏简。苏轼的父亲苏洵渴望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开始学习为时已晚,大约在苏轼出生后的时间。他已经站了好几年了,却屡屡失败,只能感叹自己无能。因此,他对苏轼和苏辙抱有很大的期望。苏轼出生不久,苏洵就去了京都读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被父亲教过。他最初是受他母亲的启发。后来,程因笃信道教,命他拜天庆道士张为师,与镇上一百多名幼童一起学习。后来成为地方藏家的苏轼和陈太初,也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称赞。当时中国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聘请家教在家中教授学业,而苏轼和镇上的子弟则坐在道教的私席上学习,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育场所。在私塾读书的孩子都是商人和农民的孩子。苏皖的童年是在私塾中度过的,这培养了他的共同品格,对他今后的为官生涯大有裨益。苏轼在天清馆私垫读书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读后汉书。当他读到范邦官的传记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她不自觉地叹了口气,对妈妈说:如果儿子像粉丝一样污蔑,妈妈会高兴吗?石成说:如果你真的能像范谗一样,难道我就不能像范谗的母亲一样感到荣幸吗?因为苏轼从小就有天赋,所以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很快。苏轼二十岁之前一直在家乡眉山读书。仁宗嘉库元年(公元1056年),他和弟弟苏辙第一次随父离开眉山,赶赴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今年顺利通过预备考试的两兄弟,第二年春天参加了科举考试,苏轼一举成为秀才。科举的功臣(监考人)是当时著名的文学领袖欧阳修和梅。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拯救当时文坛的浮华虚妄之恶。当他读到苏轼的文章《刑忠论》时,非常惊讶。他认为这是他的学生曾巩的作品。他想拿第一,考虑了很久,最后为了避免徇私(后来,)拿了第二,苏轼的《春秋义》拿了第一。进宫考试时(皇帝亲自参加口试),他提出了二十五条建议,很得仁宗皇帝赏识,于是评苏轼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对当时的人说:我要避开这个人,滚出地面。那意思是我要避开他,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的爱情。后来苏轼和苏辙都拜欧阳修为师。东坡去北京考试前在老家结的婚。苏轼的母亲石成患病,于嘉祐二年四月病逝。苏家佳友活了四年,丧期已过。父子俩又一次沿着岷江和长江水道航行到了北京。嘉祐六年,苏轼、苏辙在导师欧阳修的推荐下参加了制度考试。今年,他们举行了诚实和谦虚的考试。苏轼考了初三,苏辙考了初四。制度的成就分为五等,宋代没有一等或二等的成就...> & gt

问题二:苏轼是哪里人?苏轼(1037 ~ 1101),第二任苏东坡,又名“东坡居士”,享年64岁。据史料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多(186cm),心胸开阔。梅州(今四川眉山)人,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画家、诗人、词人苏洵的长子,豪放派诗人的代表。

问题三:苏轼从何而来?苏轼(1037―1101),梅州眉山(今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历任富昌郡主簿、文理评鉴、殿中老实等职。当宗申反对王安石变法时,他被判到杭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后迁居常州。哲寿即位,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朝鲜,成为翰林学士。苏轼虽然对宗申推行新法表示反对,但赞同通过“削皇族之恩、刊律令、修器械、阅旗鼓”等措施削减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多年的地方官员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一些好处有了更多的了解。此时司马光欲废一切新法,却主张:“趋利避害。”反对执政部长一意孤行。因此遭到了老党程颐的抨击。元胡四年(1089)赴杭州,后移颍州、扬州、定州。八年新法恢复时,新党已经变质,被流放到南疆的惠州、琼州、彰化等地。惠宗即位,得赦而归北,次年死于长洲。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大师,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采颇高,在散文、诗歌、词、书、画等方面的成就都很高。他的词多为怀古伤今、咏史事、说理谈禅、写书言志、田园风光、抒情叙事等。它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柯岩”的旧框架,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拓展了词的领域。在形式上,它试图摆脱音律的束缚,使词能独立于音乐而存在。许多词奔放豪放,慷慨激昂。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南宋苏词的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他写了100多卷《东坡全集》,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字和许多优美的散文。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子曰战,号东坡居士。宋代梅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世界上被称为“苏三”。嘉佑进士,任凤祥签判,主张革除弊端。宗申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抗洪灭蝗,济贫救孤,建树良多。后来又以“谤朝廷”贬谪黄州。哲宗当时是翰林学士,认识杭、应、杨、丁。惠宗第一次被赦免。诗、词、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多是抒发仕途坎坷的情怀,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的。诗风大胆清新,尤其在比喻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有追思往事,有赠答,有送行,有说理,也突破了严格的节奏,促进了词的发展。代表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开创了豪放派词坛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叙事结构严谨清晰。例如,《石钟山的故事》和《鹤亭记》都是名著。与欧阳修并称“瓯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在法度上创新,在豪放之外放妙理”。投身升官之后,黄庭坚和秦观都出了门。

苏轼还擅长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曾师从晋、唐、五代名家,拜王僧虔、李咏、徐浩、颜真卿、杨凝式为师,自成一家。紫云:“我不可能出了一本书”;又有云:“要创新,不练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笔力脱俗,不如老板自然”;又云:“到了黄州,笔力甚大。”晚年受海外风浪影响。此外,他的学识、胸襟、学识处处出众,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书法风格丰富而天真,你可以通过看他的书法想象他是一个人。人和书互相尊重。当时,他的兄弟、子侄、尤、麦、郭,以及他的朋友、赵灵都曾师从他。后来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等也都向他取经,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画中画墨画竹,比文学更凝练,有舞蹈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到顶。我问:为什么不分段分呢?说:竹生时,为何一根一根生?”他还擅长做古树怪石,米芾也说:做枯枝,无端缠绕;石头是坚硬的。

问题四:苏东坡是哪里人,家在哪里?你好,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老家是眉山。还有一个东坡祠堂。

问题五:苏东坡是哪里人?眉山,苏三和东坡的故乡。众所周知,苏三的故居是眉山市沙鄂线的苏三庙。但实际上,苏三真正的故居在眉山市东坡区苏三乡。

东坡区苏三乡位于眉山市西南约35公里处,与单玲县接壤。过去,* * *在苏三乡的所在地叫三苏场,现在搬到府东了。《眉山县志》说:“三苏场原是苏洵父子的故居。元代建有三苏场,后称排古寺。清代建,名三苏场。”县志认定“三苏场原为苏洵父子故居”。明代成化举人刘虹的《典记》中说:“梅州以西七十里有一座排古寺,相传为苏三故里。说话的人说,苏三和他的儿子都出生在宝塔寺,所以很自然地搬到雪伊线。”

苏三乡的苏三故里和苏三祠原在今天的苏三中学。据说这座寺庙是一座四合院。在20世纪80年代,大厅里有几栋老房子,房间里有一座苏三的雕像。当时还有一块清代的石碑,碑文上写着“自元明以来,就有苏三庙。如今所谓玩家,始于嘉庆二十年(1815),以苏三庙命名……”但是现在这里没有苏三庙和石碑。

李青六年(1046),苏三从三苏场迁到沙俄海,当时苏轼11岁。东南方向三素场至三素春约4公里处,可以看到一座连绵不断的三三。三峰突兀而起,山美不胜收,中峰颇为挺立。据民国十二年《眉山县志》载:“三三,山在上升,中峰在巍然屹立,望其使生敬。接下来的两座山峰温暖可亲。登上顶峰向西望去,群山环城。转向东方,地势开朗,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旷达,俯瞰一切。山的右侧有一个山洞,洞壁多孔。要下雨的时候,烟云会吐,俗名‘八舍洞’。”据说当时苏家的“自留地”在三三之下,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三苏。所以这三座峰代表了三个苏氏父子,中间最高峰是苏轼,成就最大。在山峰脚下,曾经有一座巴舍山庄,现在因为游人稀少,已经荒废了。

问题6:苏东坡出自哪个朝代?宋朝;姓

问题7:苏东坡是哪里人?苏轼的出生地:

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

苏轼(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梅州(今四川眉山市)眉山人,河北栾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问题8:苏轼叫什么名字?苏轼从何而来?苏轼(1037 ~ 11)生于宋代,字渊,字中性。他的名字是“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时,皇帝高宗赠给一个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汉族,父亲苏洵第五子,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五二年(1057),随弟入进士。授大理为判官,签书凤翔府。熙宁二年(1069),父丧制期满返朝,状告朝廷为法官。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实施新法,自谋职业,为杭州将军判刑。迁密州(今山东诸城),迁徐州。元丰二年(1079),卷入乌台诗案,负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使辅,被置于此州,不得签书、公文。皇太后哲李宗来朝,复为郎峰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他转任礼部大夫;任期未满,除住府外,迁中书,迁翰林学士,知圣旨,知礼部。元五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扬州、定州。元五八年(1093),哲宗主政,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后贬至儋州(今海南丹县)。惠宗即位,回到北方以求宽恕。钟健袁(1101)卒于常州(今江苏),葬于汝州郯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何、其父苏洵(1009 ~ 1066)、其弟苏辙(1039 ~ 112)三人都以文学闻名于世,并称“三苏”。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政治上属于旧党。无拘无束的诗人。

问题9:苏轼是哪一代苏轼(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0),字子瞻,字何中,号“东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梅州)人。狂放派的代表。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在世界上被称为“苏三”。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