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怪圈——明朝的七张面孔
这本书的作者是朱元璋,其次是、海瑞、魏忠贤、张、吴三桂和。从七个角度展现大明朝的全貌。
书中重点分析了人性,让我们认识到英雄也是普通人。如果穿越时空到达那个时代,我们会有什么感受?我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男耕女织会不会很田园?
1644(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重庆通远门外空地。
你会看到:37000明军集结成百人长队,鱼贯向前,到达队伍前面的木箱,伸出右手,放在箱子上。
站在案前的士兵举刀倒下,手断了,血像喷泉一样从断臂涌出。带刀的士兵一脚把他踢开,喊道:“下一个,快点!”"
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部在对付被俘的明军。
剁手是张的家常便饭。
其他地方呢?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1635年(崇祯八年),五月初六,天未亮,安徽庐州突然一片哗然,张部侵城,各处乱成一团。读书人余瑞子回忆说,“我妈叫我先跑,你就别管她了。我老婆也这么说。”
后来他和弟弟分开了。余瑞子在一个士兵的护送下,走在城里的大街上。经过一扇门后,一位老人守着门。士兵问:“家里有动物吗?”回答:“没有”士兵挥刀将老人砍死。
刚好在路上路过于家,从火巷望去,看到老奶奶站在后门框上往外看。他不敢和她打招呼。此时,余瑞子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沉入池塘,妻子也跳进了池塘。幸运的是,她没有脖子。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山东诸城县举人陈奇进京赶考,路过一个灾荒之地,以亲身经历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正月离家北上,出境二十里,见人在路边刮人肉,如同杀猪杀狗,不避人也不足为奇。走了半天,看见老婆婆抱着一个死孩子,一边做饭一边哭。问:‘想吃,为什么哭?’于曰:‘此子,若弃之而食于他人,宁可填腹而耳。’我几天吃不下,喝不下。"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农民起义是历史进步的动力。然而,简单看一下世界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农民起义是历史进步的动力”这一规律只在中国成立。
西方很少有农民起义。在西欧,从8世纪到16世纪的800年间,几十个国家发生了78次农民起义。西方没有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是最能吃苦、最能承受社会不公的群体。
这种人造反的理由只有一个:没有出路。
(1)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控制最严格的群体。
中国政治家从一开始就发明了“户口制度”和“保甲制度”的双重管制制度,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被编织进了帝国的行政网。
在这两千年中,中国的农民在起义和建立新的王朝之后,能够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剩下的时间,我都是一辈子为温饱挣扎的处境。民众面对政府,总是害怕、逃避、驯服,选择只有一个:无限包容。
(2)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欧洲农奴。有学者计算过,除去税收后,我国农民人均粮食不到640斤。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农奴每年的粮食消费量达到1070斤。
(3)专制权力发展的规律只能是越来越贪婪。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均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落到基本生活水平以下。
(4)西方社会从来没有发展到中国这样高度的集权和僵化。农民在受到领主迫害时往往会有各种反抗渠道,比如联合起来向国王请愿。当内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同的利益集团会坐在谈判桌前协调各方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社会没有中国那么多、那么暴力的农民起义。
总之,在这样一个没有纠错能力的社会,当官入民,退到逼近生存的底线,就只剩下一条路:造反。
(1)消除人口减少了这块土地的人口压力,为新一轮人口增长提供了空间。
中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短则一两年,长则一二十年。每次农民起义后,血流成河,数千英里覆盖着光秃秃的土地。人口大幅减少,到东汉末年只剩下五百万。大牺牲的果实一般几十年就没了,生活又回到原点。
(2)文明的毁灭和恶化。
文明的毁灭就不用说了。
文明的变质,意味着贵族文化在大动荡中一次又一次的被摧残。随着刘邦、朱元璋等底层人物一次次上升到社会最高层,以实用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底层文化不断蔓延,并逐渐以“盗窃罪”为面目,使中国政治越来越流氓化。
(3)专制思想越来越强化,使得专制统治更加周密严谨,制度监狱更加牢不可破。
中国的正统文化当然包含了专制制度的所有意图和基因。但与底层文化不同的是,它以王道大同的面目进行了恰当的包装,而底层文化则是赤裸裸地欢呼和肯定专制。事实上,农民比其他阶层更崇拜权威,更清楚皇权。一旦他们掌握了政权,他们的统治手段往往更加残暴。
总之,农民起义只是专制主义释放矛盾的一种调节机制。
书中说:“农民起义就像一次越狱,每次越狱后新建的监狱设计得更科学合理,更耐暴力。农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更严密的控制、更坚固的监狱、更好的驯化和国民性的进一步退化。从汉代到清代,这一规律最为明显。”
这就是中国历史的怪圈。农民起义越多,专制权力越强大越完善,这一点两千年来没有改变。
看完这本书,我很欣赏也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比古人幸福多了。为什么我们整天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