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三篇记叙文
初中化学教育记叙文一;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体和客体。
期末复习的时候有一节课:在研究实验室氧气制备方法的教学中,教材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成的。因为学生们已经知道许多获得氧气的方法,一些学生主张用水电解来制造氧气。为此,班里发生了一场争论。有同学认为电解水原料易得,产品无污染,同时生产出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要精神。但高锰酸钾制氧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然,水比水好。面对这种现实,如何既不否定学生的想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提出:一节课45分钟,不仅要制造氧气,还要研究它的化学性质。是时候了吗?
等全班安静下来,我灵机一动,然后开导我用水制氧。该方法可行且理想,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关键问题是能否在不消耗大量电力的情况下制造氧气。注意,我说的是实验室准备方法。这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已有的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主动探索学习所需的知识。同时将知识的考核放到生活中,从身边的化学物质中构建生活考核题。就这样,师生在讨论的现状下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由此,我想,如果课堂也能成为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主阵地,那一定是好的教学。
初中化学教育记叙文2;
xx年,带着一颗年轻人的燃烧的心,我去了教育工作,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初中化学老师。到现在已经28年了。28年来,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以及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从一个只凭热情工作的年轻老师,逐渐成长为学校的骨干。长期担任毕业班课程、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由于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连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xx 20xx连续四年被评为我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xx年连续三年获得绥棱县化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称号,20xx年获得全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xx年获得市级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热爱学生作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我教师生活的真正幸福。有了这种心态,师生才能处于和谐的状态,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每次接到新的班级,在第一节课上,我首先祝贺学生,祝贺他们进入初三,进入人生的转折点,祝贺他们开始一门新的科学知识。这让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尊重学生教会他们尊重老师。
20xx年,我接手了两个新班级。才能很好的贯彻新教材?活动和询价?、?调查研究?、?讨论?对于小组活动,我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独立组合,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召集人(负责小组内活动的安排和监督)、信息员(负责小组内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预习员(负责小组内课前预习提纲的编辑和整理)、实验员(负责小组内探究活动实验设计方案的调整和制定),让小组内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课前各组整理好大家的预习提纲,提出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这样,上课的时候,我干脆对大家都知道的问题视而不见,专注于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另外,有些问题有些群体不清楚,有些群体却很了解。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实现优势互补,享受智慧。基于这段经历,我于20xx年、20xx年成功撰写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深化课程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两篇论文,并在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分会黑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获得二等奖。
有些人担心学生可能看不到或不理解老师不谈的内容。感觉自己都说了。别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生能主动学习掌握的东西肯定比听到的更深刻。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测试和训练方法加深对学生知识的了解。从他们提交的大纲和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在预习中并不只是浏览课本,他们找到了很多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材料,进一步补充了课本的内容。比如教材第一单元,题目3“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盖子盖上,而不是用嘴吹?酒精灯的火焰为什么分三层?为什么外层火焰比其他两层要轻?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燃烧方式不同?在酒精灯中加入酒精,如果超过酒精灯体积的2/3会怎么样?如果使用顶部不平整或烧焦的灯芯会怎样?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面的潜力极大地鼓舞了我,我对他们在课内外的表现充满了信心。同时也一直激发着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还记得那一学年,我的论文《新课标下探究式方法在中考复习中的应用初探》在省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届(20xx 65438+2月30日)评审会上获二等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市教育科研奖。回来后,我和学生们分享我的成功和喜悦,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写小论文。对于这样的小论文,我一般不会要求每个人都写,只要求每个小组写一篇,但是写手是在每个小组小论文的基础上,总结每个人的内容特点来写的。经过集体讨论、修改、审批后才能上交。因为上课要读书,要讲评,要评分,所以组间竞争激烈,小论文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一次?观察并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索?在化学活动课上,我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活动的结果。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不仅在学校认真观察设计实验,回家后还要找替代品重新设计实验,小论文也写得很像样。比如第六组写的小论文就挺好看的:
?生活是一根短蜡烛,它发出所有的光去照亮别人。蜡烛有这些特性:颜色有红色、白色和绿色。火焰也有几种颜色,比如外焰是橘黄色,内焰是浅红色,焰心是深红色。状态一般为固体,有特殊气味,硬度手可破,密度0.9?103kg/m3,熔点40?沸点是130?。
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少许黑烟,火焰上覆盖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出现雾珠。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覆盖在火焰上,石灰水变得浑浊。蜡烛刚熄灭,蜡烛蒸气就冒出来,形成白烟,可以点燃。
烛光是希望的源泉。?
这种小组合作可以使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以及不同长处和优势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也可以解决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所有学习者(包括教师)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际过程。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我的教学思路,开阔了我的研究视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20xx年3月,在全县所有中学教师参加的说客大赛中,我主讲的《生活中的食盐》一课获得化学一等奖;20xx 65438+10月在全市新一轮中学教师在职培训演讲比赛中,我主讲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获得了一等奖。
我的同学在自学?金属的用途是什么?第一节课,他想知道金属的性质,于是找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找答案。收集铜丝、钉子、不锈钢、铝、镁条、锌片、水银等金属,然后从金属的外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方面探究金属的性质。这种主动探究,其学习目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为自己寻找新的学习模式,能够迎接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进而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礼记》上说:?互相学习?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化学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我总是受益于学生们不时闪现的灵动思维的启发,使我屡有收获。20xx年8月10日,我的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被评为优秀教学设计,在全市中小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20xx年7月20日获得全县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的化肥教学理念,也是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中诞生的。
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比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具体的化学知识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总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学会学习。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十八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勇挑重担,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别人的教学认真研究思考,勤于探索总结。对化学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有具体深刻的见解。我们撰写了一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推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论文《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经教育部规划项目“拓展农村基础教育功能的对策”总课题组组织专家鉴定,获优秀教育研究论文二等奖(20xx.6.30)。同时,专家提交的论文《论化学教师观念的转变》获国家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xx.6.30)。
二十八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正是这种爱,让我每天自信而激情地投入到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这样的爱,让我在稚气的面孔面前,保持着耐心和真诚。正是这种热爱,使我能够勤奋钻研业务,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正是这种热爱,使我坚持广泛积累知识和经验,努力科学艺术地教书育人。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促进我个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个不能忽视,那就是一?爱情?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岗位,我爱我的化学事业!以后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学生,快乐敬业,会吗?爱情?一路走好。
?
初中化学教育记叙文三;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走进化学,接触化学,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
首先,捕捉生命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因为在生产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捕捉恰当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从而提炼出化学问题。
比如新买的铝锅,烧自来水后有黑点;经常有雷雨的地方,幼苗生长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可以学习掌握铝和氮的性质。由于引入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学生对后面的新知识有了热情,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甚至你手里的一张纸,你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和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很容易被接受。
直观、有趣、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问题,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比如家里的盐为什么会变潮?为什么散落在城市街道上的物质会融化积雪?沾了醋的紫甘蓝(大白菜)是怎么变红的?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化学问题。
第三,参与生活实践,了解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
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让学生努力思考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比如配合对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大气污染、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原理、周边农村化肥农药的具体应用。
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从网上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实验和考察活动,学生可以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开发思维,不仅使他们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和绿色化学的意识;还要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去体验,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教材试图从化学的角度展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角度理解材料、能源、健康、环境和化学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科学观和对相关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因此,化学教学既要从学生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式去对待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