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有个陈坤达
——纪念汕头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坤达先生
在濠江有一个人永远谈不上文学。他就是濠江土生土长的学者,濠江文联的创始人,濠江文化的开创者,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挖掘者,濠江文艺界的领军人物——陈坤达。
1964年,达濠岛还是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海岛渔村。达濠街道赤岗一栋破旧的潮汕传统民居里,住着四五户人家,其中一家六口人挤在30平米左右,用木板隔成两个房间。漆黑的夜晚,昏黄的煤油灯芯无力地摇晃着,出生在普通造船工人家庭的他,带着“哇哇哇”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这个30平米左右的空间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排名第五,名叫昆达。如果这个新家庭的上一代没有经历旧时代的灾难和流离失所,这个有点文化背景的家庭早就改变了。不过基因里的种子埋在几个兄弟里,陈坤达是最特别的一个。
转眼间,五六年过去了,邻居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他从小就言语缓慢,行动敏捷,勤于思考。这些“七十二家房客”和“极客”走出来,有的充满历史和故事;有的擅长打击乐和唱歌;一些天文问题;有的是丹青画的,有的是棋艺精湛的;一些书法和诗歌对联雄辩地说明...就是在这个“大染缸”里,他特别聪明,能从各种渠道订货。“泡吧”,七八岁的上学年龄到了。这个继承了祖辈遗产的家庭,再怎么艰难也要送孩子上学。到了赤岗小学,一切都很新奇,被老师的新教育和新知识点深深吸引。他热切地吸收系统知识的来源。从《人、口、手》到四年级最佳作文《金田》,通过系统的教育逐渐激发语言的天赋。直到小学四五年级,一些偶然的机会把他送进了对传统知识的新认知。
原来赤岗和大埔隔着一个大水坑(原名竹排坑),平时独处的年轻人很少交流。那天早上刚上完三节课,因为学校有事,第四节课没有上,也就是提前放学了。一些学生建议穿过矿坑到达港口老板池畔去玩荷花。他想放松一下,满足一下孩子般的兴趣。那一天,清风徐来,池中碧绿芬芳,挺立的荷花随风摇曳,颇有情趣。到了水池边,同学们玩水玩荷花,他却从书包里拿起一本“绘本”,按照小时候跟“师伯”学的笔法,用铅笔画了一幅荷花图,并写了一首七绝诗:
风摇蓝影,满池清香,比蜜蜂采蜜还忙。
在岸上,舒朗互相逗弄着,他的心随着仙境之梦飞翔。
达濠最后一位私塾老师就住在泳池边,此时他恰好欣赏到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们嬉戏玩耍的浪漫场景。他特别注意到一个小男孩特立独行,别人都在嘲笑他,画图写诗。这些五岁的小学生有这样的技能,吸引了他的好奇心。王先生上前问道:“兄弟,谁教的绘画和写诗?你在哪个学校读书?”他害羞地说:“我在赤岗小学上五年级。我一般都是和厝边的叔叔伯伯在红砖地上画画。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阅读歌曲。天对地,雨对风。大陆面向天空。山花对海树,太阳对天。”呵呵,先生笑道:“那是李翁的韵,原来如此。愿意的儿子可以教你。”随后,王先生将他领到身后一个幽静雅致的小花园,参观了琳琅满目的藏书,琴棋书画,古典文学,包罗万象,令人叹为观止。这位先生就是著名的郑洽先生,所以他实现了传统文学对现代书籍的超越。同时,在齐先生的指导下,绘画艺术突飞猛进,传统音乐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80年代以前,达濠没有图书馆。那时候最经典的阅读场所就是两三个路边书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童书”了。“童书”现在可能叫“绘本”,就是每页图画下面的文字组成的阅读内容。过去的“人民书”脱胎于文学创作原著,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而插入了图画,所以文字内容多为原文,也是最接近文言文的。他成了这些“图书馆”的常客,据了解,他曾经租下了这些书架上所有的“儿童读物”。此时,他已经不自觉地学习了古文,基本掌握了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粗浅的理解。这些“儿童读物”包括“四大经典小说,学者,令人惊讶……”以及许多民间经典故事。
此后,随着他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古典书籍,他都能想尽办法去借。有一次,他在一个同学家里做作业。潮汕传统民居有天井,也是早晚纳凉读书的好去处。写完作业,看见天井里有一个老人拿着方凳。方凳上有几本古书。老人躺在摇椅上,悠闲地阅读。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古籍《红楼梦》。老人注意到他羡慕的目光,挥手让他过去。“哎,你看得懂这些古籍吗?”“叔叔,我可以慢慢看完一大部分。”长辈用一种惊讶的语气说:“你看得懂我就借给你,但是你一旦看完这本书,就拿来给我交换,而且必须告诉我内容。如果你解读正确,我就把所有的古书都借给你。”“谢谢叔叔”,于是通过查辞海,求教,把老一代的书一本一本的借了过来。此时,他的中文背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而“烧蚊帐”也成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件趣事。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和水平跟今天比不了。与现在相比,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惨不忍睹”。以蚊子为例。当时不是单独或成群“偷袭”,而是不请自来的围攻。为了应对晚上蚊子的袭击,蚊帐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家里为了支持他的学业,给他配了一盏微型煤油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晚上他经常偷偷把小煤油灯带进被窝蚊帐里看书。又是一天晚上,他看书的时候打瞌睡了。他太累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小小的煤油灯被床撞倒,就在火焰连接到易燃的蚊帐上的瞬间,大部分的蚊帐瞬间被烧毁。还好睡在上铺的哥哥吓了一跳,跳下来扯掉了燃烧的蚊帐。一家人齐心协力用水箱里的水把火扑灭了。一场险些酿成的“火灾”风波过去了,但他的母亲最心疼的是一顶蚊帐,唠叨着在汕头打工的父亲周日回家时找他。其实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顶蚊帐是很值钱的,当然这件事也会随着家人的“集体爱”而不了了之。后来爸爸和哥哥不知怎么弄了个充电电池盒,把两根小电线放进蚊帐里,在手电筒的头上装了个小灯泡,就简单地做成“电灯”了。这是他最“豪华”和“高级”的待遇,也是他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家人的期待和寄托。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他在达濠中学以优异的学习成绩高考考入“杭州商业学校”学习会计。那个时候,文学是不能养家的。家里人认为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考虑兴趣爱好。他始终听从家人的要求,认真完成学业,获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回老家后,在区粮食局做会计。改革开放之初,专业人才特别是会计人才严重短缺。当时只有他是普通班出身,有中级会计师职称。为适应全区发展的需要,义务举办三、四期专业会计培训班,为濠江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专业水平高的会计人才。因此,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陈老师”。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成了“夜猫子”,晚上备课、教课,一时间到处找文学爱好者。80年代中期,他联系了一批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和文艺青年,组织创办了“青苗文学社”,自筹资金出版了《青苗》等一些民间文学刊物。由于社会资金不足,文学社资金匮乏,这些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艰难前行。在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最初的热情逐渐消失了。再加上被调到广澳街道办事处,日益繁重的社区基层工作不堪重负。当时轰轰烈烈的“青年苗文学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广澳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了解各个社区的详细情况,同时掌握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传奇典故、民俗风情等。如东湖山顶的方舒亭,杜鹤的魏武寨军营...于是,他被当地厚重丰富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深深吸引,开始收集文史资料。这个阶段可以说是路蓝蓝,为了开森林。
2000年,由于工作出色,对文学的追求卓有成效,调任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他不是“官迷”,不追求升官发财,但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实现夙愿的平台。他始终牢记初心,致力于发展当地文化事业,将所学回馈家乡。
但厝边的头尾经常说:达濠的陈坤达是区里的“官”,衙门里有几个本地人。听说分支笔很赚钱。
他经常对家人和妻子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鞭策。况且,在人文历史厚重的濠江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他确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古今大豪人才辈出,我就是不想露脸。也是机缘巧合,我被历史潮流推上了浪尖,我不愿意努力。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的确,比如大豪笔下的民间人物老徐伯,他是一个会“修炉窗”同时又能口若悬河、见物会歌的“极客”。他始终相信文学在民间,民间有奇才。
有了专业的平台,接触面拓宽了,视野更开阔了。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复兴和下沉濠江文化事业,他深入各地民间,到高校找师友,到京畿三秦,到荆楚、江浙,走遍潮汕。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考古理论今日,访贤研究马不停蹄。他先后与大作家、大学者、李克烈、文交了朋友……”他从潮汕出去,经常拜访潮汕大圣宗祧。在潮汕,文艺界的朋友都是客人。我个人治学严谨。为了写好文章,遍游山川,我搜集了潮州县志,潮阳县志,探访广府文化,探访广州县志。竹竿和草鞋比骑马还灵巧,有什么可怕的?一件雨衣的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过着我的生活。他对文学的追求和推崇,正如他的题词:“让我们一起仰望文学的星空”。
90年代初,他一直痴迷于广大的濠江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却没有文学协会,以便更广泛、更方便地从民间挖掘和弘扬当地文化。于是,我不遗余力地走访和探索,终于发现在濠江区隐藏着一份欣欣向荣的青年文学报纸《粤东崔雯》,是由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民间学者自发组成的。主编其实是濠江区华侨中学年轻的普通教师黄春龙。这位学者意气风发,书卷气十足,对文学和其他人一样热情执着,理论水平不错。他缺少的是文人的一些陋习,这也是最可贵的品质。他是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的最佳对象。在倡导初期,他就做了充分的调查,动员濠江当地的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多次或一对一地在他的办公室召集会议,带头出谋划策,为日后濠江区文学协会的顺利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四路奔走、呼吁和推动下,公元2011年,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诗人节,风和日丽,合浦丹樱花园里鲜花盛开。市、区有关领导,市作协,汕头各区县文学社团,潮汕作协诗人、作家朋友,汕头电视台、报纸媒体等。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公告下;有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祝贺;在区宣传部的支持和他的推动下;“濠江区文学协会”成立伊始,同时潮汕三市作家诗人活动、才艺展示、文学交流、采风等活动也拉开序幕。经过几年的艰苦酝酿和近一年的积极筹备,濠江区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有一定质量和规模的文艺组织。那天,他从心里露出了一个张新伟式的微笑!从此,濠江区文联就和他关系密切了!在文学追求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矢志前行!
为进一步加强外国对濠江人文、风土人情的了解,从最贴近生活的历史典故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故事,长期赴汕头广东潮剧一、二团。2014年,由大豪故事改编的潮剧《古城风雷》和由东湖丁玲爱情故事改编的潮剧《方舒亭》搬上舞台,历经千辛万苦,大豪终于走出国门。全国上百个区县有多少本土题材的舞台剧?濠江区有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濠江,希望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濠江。有一次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来汕头采访。他得知机会难得,但栏目组安排没有濠江行程,在即将离开汕头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匆匆离开现场,要求栏目组给他几分钟时间。栏目组的记者很惊讶,花了一个小时才把内容解释清楚。几分钟有什么用?他打开手机,他们看到的是一大锅雪白的鱼丸在沸水中舞动,一筐筐鱼饭紧紧卷在竹篮里,十二道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的潮州菜在一场精致的宴会上,栏目组被精美的美食景观图片迷住了。这是艺术文化和美食的完美结合。于是,栏目组一致决定临时翻拍,探访濠江美食。因此,濠江成为海外著名的美食之乡。
在濠江大濠王山的一个山谷里,发现并发掘了7000多年前的濠江古陶罐。为了寻找考证的历史依据,我多次往返省会广州,拜访考古学家,并邀请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参与考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把几千年的濠江人文历史往前推。
在区文联工作期间,成功发展了濠江书法协会、濠江潮州音乐社、濠江舞蹈社、濠江潮州大锣大鼓等一批民间艺术团体,填补了民间艺术的一些空白,大部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小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民间鲜花遍地开花。
但是在濠江花园二期二楼靠近马路的一个小书房里,经常可以看到通宵的灯光。当我们走进书房,总能感受到学者的气场。里面没有豪华的装修,最能体现一套明清风格的家具。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书,木质书架上散发着淡淡幽香的兰花,美丽而挺拔。白墙上挂着字画,椅子对面放着一张实木书桌,线条细腻。还有著名学者作家留下的浓浓书香;这里往往是文艺界婚礼的聚集地;这也是他在纸上努力的地方;他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创作大多诞生于此。为了给濠江留下一部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可读性强、贴近地方志的文学作品《古镇风光与回忆》,我利用业余时间四处游历,走访民俗村民,跋山涉水收集资料,与地方志进行比较。但却讲述了“忠安头,祠堂前,苏州街,古城里,微微发光的石板路,泛着绿水的竹筏坑,木屋的小街...".翻过石蝶,缅怀“鬼才陈应友”,仰望古城“徐公”,穿越潮汕民居的小巷,寻找“张公爷”的传说...他竭力在古镇的“人胎记”中“寻访古迹”,在《一方水土》中“俗俗”,探寻最本真的“乡风”,不正是《一条街的贡品》中关爱家园、化解情怀的真情吗?
他对濠江的热爱,正如濠江区形象主题曲《濠江之歌》的歌词:
在海的这一边有一片神奇的云。小城写石已久,春潮涌动千年。追梦人从不退缩,敢于从头再来。姜灏姜灏,鲜血铸就辉煌,汗水表达英雄主义,我们将赢得世界和世界的掌声!海的这一边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对池子的怀念永远不变。当年的红头船今天再次起航,梦者乘风破浪,释放心中的爱。啊,濠河,濠河,海天一色,与五大洲相连,蓝图已在春天绘就,历史将铭记创作与创造的风采。姜灏姜灏,卓立青云之巅,彰显英雄主义,携手唱响未来,铸造属于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二楼的灯终于熄灭了,他创作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和文字正熠熠生辉,照亮着读者的心灵。
我们常说,文学的现代发展是从“出发”和“在路上”开始的,没想到他在壮年时就提前到达了“终点”。我们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位为濠江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濠江文学朋友、学者,在心中永远告慰陈坤达。
哦:濠江有个陈坤达!
附录他生前出版的个人作品:
古镇的场景和记忆
石刻辞赋文选
舌尖上的潮汕和浩鑫阁。
方舒馆
古城里的风雷
主编写濠江区十大文化景观。
歌词《濠江之歌》
以及大量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的散文、辞赋、微小说等文章。
主编作品:
文化濠江书法艺术摄影收藏
我们姜灏
濠江的故事
古城云纹石蝶遗产诗词书法作品集
濠江杂志
濠江区主题教育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