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好好学习,总要三分钟热血~ ~ ~救命!!
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和国外不一样,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在无形中完成的。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学生上过幼儿园,有多少玩过抢板凳的游戏。10人抢了9个座位。我经常问,这是资本主义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常说,不坐凳子的同学腿不好,或者老师身体不好,你让座,这就是雷锋精神;如果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一定是自私的资本主义精神。但是这种抢板凳的游戏给孩子培养了什么样的精神呢?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澳洲的那种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自己挣钱,严守纪律,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和讨论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缺乏组织能力,将来在社会上也会缺乏这一点。梁漱溟先生曾说,东方民族是礼仪之邦,但成年人有一些不足。这个不足有几个方面:第一,公众的观念比较欠缺,比如乱扔垃圾,说明社会公德比较差;第二是守法精神不够;第三是组织能力不足。这些情况在大学也是存在的,所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素质高,只有知识没有能力很难发挥社会作用。如果素质不高,即使你有知识有能力,也可能偶尔得到一些成果,但危险更大,因为偷窃的水平比别人高。
面对21世纪,我们的学习任务更重了。因为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虽然世界上断断续续有和平,但总体上,局部战争从未停止,竞争依然激烈。柯达公司与中国几乎所有的彩色胶卷公司都有合作,除了保定的乐凯公司。柯达准备投资6543.8+0亿美元在中国建厂,决心淘汰所有国产彩色胶卷,然后就可以摆架子了。这不仅是经济竞争,也是政治和军事竞争。所以不能光进口做,一定要自己研发。
北京化工学院和清华大学都曾对毕业生做过调查,发现五年内至少有50%的人跳槽或转行。所以在学校学习太狭隘肯定不好。从国内来看,由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每个工厂和科研单位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人才也是如此。社会需要的是那种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各方面能力强的人才。因此,经济体制转轨后,社会对研究生和大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不太关注专业对口。每个人一生都会不断换工作。美国人平均是5倍,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应该很高。我曾经问过冶金部长,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说专业课要现代化,对专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有深刻的理解,但不必过多阐述。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基础强,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学再多的专业课也没用。我不知道你以后会做什么。我说,不是你今天当了部长。如果我知道你会当部长,我当时就应该开始学部长专业了。但是我们做不到。没有老师。我自己没当过部长,老师里也没人当过部长。再说,就算我设了部长专业,你今天也当不了部长。就是让部长教部长的专业。在我看来,如果他学的是部长专业,肯定不会是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部长。所以,不能只讲专业对口。教育部现在提出,要培养的学生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样,就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只能减少课程,不能增加课程,删除一切无用重复的东西。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此外,他们经常换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在社会中扮演一个螺丝钉的角色,但这个螺丝钉最好是一个万能的螺丝钉,满足社会的需求。
21世纪的比赛是有创意的,需要扎实的基础才能保持不变,适应变化。我对刚毕业的学生说:一个工厂要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它的原材料首先要合格,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这个材料进来的时候一定是合格的。那么你有资格吗?当然,你通过了严格的考试,当然是合格的。但另一方面,现在要进行本科教学改革,说明本科教育是不合格的,而你刚刚在不合格的本科教育下完成了你的大学学业,所以你的材料还是不足的。因此,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要你在21世纪把这种不合格的材料改造成合格的产品。这不仅指知识和业务,还包括素质和能力。所以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其次,你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否则,你无法创新。第三是合作和团队精神,组织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第四,优秀的口才和书面表达能力,比如英语,不能光是每天背诵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写和用。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实践,不实验。有一次,我们邀请了一位名叫鲁的美国教授来参观我们的物理实验室。他看了之后觉得很好,然后问我们做了几个实验。一个老师回答说有18个实验。够了。然而,我们时间太少,只做了八个。鲁教授说:“我们有24个实验,只做两个。”回来后,我问老师们感觉如何。他们说:“其实国外的水平和我们差不多。他们只做了两个实验,而我们做了八个。”我觉得我们的水平和别人相差24倍。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老师先讲实验,老师安排你做实验,验证,这就让学生根本没有自学。所以我跟工程院的一位院士、博士生导师说,考研究生要像牧羊人一样。牧羊人需要找一个水草很肥的地方,在放牧前有一只领头的羊,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羊被狼吃掉或者掉下悬崖死掉。现在教授们割草喂羊,而不是放羊。羊不找草吃。所以这说明我们要学会自学,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很重要的一点,首先要看自己有什么问题,如何改正。我们培养的学生有哪些长处和短处?优点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说一下缺点和不足。
首先是专业太窄太窄。现在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拓宽专业口径。因为知识面窄,你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工程方面。科学研究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然后找出规律,这就是认识自然。工程师是另一种类型。工程师在模糊的条件下工作。所谓模糊条件,比如要建长江大桥,需要知道水位和风力。水位变化,风可能是大风,也可能是龙卷风。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你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的综合影响,然后你才能做出不准确的估计,做出模糊的决策,做出设计,而且这个设计不能出错,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看,这够难吗?现在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工程的安全系数越来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比科学家辛苦多了。所以工程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宽,不能太窄。
第二是学习不巩固。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是用自己的教材,他讲的内容比教材上的少。学生在课本上重要的地方画红线,是为了考前记忆。在我们学校,每次考试前停课三天。我觉得大概就是让学生在这三天之内背课本。如果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那三天需要做什么?为什么不能像中学考大学一样连续考三天?所以,没有深入思考过的,学了之后就会忘记。有一次问毕业班,“你们都修过什么课?你对这些课程有什么评价?”他们笑而不答。我说:“我给你总结一下,看对不对。”你学过的这些课程很熟悉。”他们笑着点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你必须理解课堂上的一切。只有中国必须在课堂上被理解,所以他必须在课后忘记。一个博士生出国,今天下飞机,明天考试。他所有的考试都得了A,这让美国人很惊讶。他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学生。但是最后给了他一个题目,他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培养了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几十名皇家学会成员。在他手下读博士,能见他五面就不错了。第一面,他先看你是不是好原料。好吧,他告诉你如果核物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找本书自己读。然后,你提出一个方案,和他商量。他批准了,你回去做实验。当你做了实验,数据和问题出来了,你就和他谈。他批准了,然后派人来找你的茬。最后你可以再和他商量,他同意了,你就可以回复了。他就是这样带大他的博士生的。我们的老师很严格,却培养不出好学生。这样很多东西就不会理解透彻,不会深入。以前有人说学而智,但现在学而不学了。所以中国的教育是课堂上什么都教,结果课后必然什么都不懂。
第三点是能力差,缺乏实践训练,动手能力差,观察能力差,自学能力差。Mac的发明者找到了一个叫sully的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管理系。他以前是卖饮料的,干得不错。他来到Mac公司后,很快就让公司运转起来。后来他写了一本传记,叫《从糖水到苹果》,其中有一段说他受益最大的是一个朋友告诉他,在剑桥和牛津大学,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和促进一个人的发展,开发他的智力和好奇心,而不是像美国大学那样没完没了地讲课。我看这本传记的时候就想,如果美国老师都是没完没了的讲课。那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描述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沟通能力差,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差。我们现在的重大项目都是独门独户,要发扬大学里的合作精神。剑桥大学的每个系甚至学校都有一个公共场所供大家交流讨论。中国从来都是单打独斗,比如打麻将,踢毽子,而外国人打篮球,打桥牌,踢足球,都是集体的,有团队精神。所以很多有成绩的优秀毕业生,基本都在大学里做过学生干部,因为那培养了他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组织能力。有必要鼓励学生一进大学就从事科学研究,甚至在小学也是如此。我曾经遇到一对美籍华人夫妇。他们的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她拿着很多书,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决定了一个科研课题,父母帮不上忙。她研究什么问题?她研究咸鸭蛋的腌制。咸鸭蛋越多,会越重。但是鸭蛋还浮在水面上,所以她研究腌制鸡蛋的时间和盐的重量之间的关系。于是她每天称量盐和鸡蛋,测量鸭蛋的漂浮高度,最后做出了一张漂亮的数据图。她拿着资料图去班上做报告,然后大家讨论。问题是,为什么盐进了鸭蛋,蛋的重量增加了,却上浮了?后来发现空气进入了。但是空气是从哪里进入的呢?鸭蛋没有洞,激发了她的思考。在国外大学搞项目,不仅要让同学做,还要找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做。他们从小就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第四点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薄弱,对国情历史了解不多,经济法律知识缺乏。工科学生毕业后要和社会上的人交往,不可能懂经济和法律。
五是心理素质差,经不起考验、打击和挫折,自信心差。
六是创新能力差。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传授知识,只能背诵老师讲过的,书本上有的,不能越界。老师考试也考自己讲过什么,讲过什么都在书上。写得好的书可以培养你的思维和创造力;写得不好,只能教有限的知识。所以学生必须自己学习。循规蹈矩只能是模仿,不会有超越。学校教育会激发创造力,也会扼杀创造力。所以专业知识太窄,没有创意;多读书不一定让你有创造力。那么,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吗?没有。我们古代不是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吗?至少有十项重大发明赢得了世界。第一是水稻的种植,第二是丝绸的发明,第三是瓷器,第四是生铁的发明,第五是中药的发明,第六是骑马的技术,四大发明组成了十大发明。但是,创意要靠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工作,否则就会失去创意,所以细心的观察很重要。现在总说投入不够,设备差。好像科研就是需要设备和钱。我们可以给很多博士论文,而且做的很熟练,不花一分钱。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实验,关键是要有思想。再多,就要果断决策,承受得起,放手。另外,工科生最重要的是工程意识的缺失。他们脑子里没有生产、经济、市场的弦,做出来的东西没用。
在接下来的21世纪,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里面发展,只有那些愿意付出代价和努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