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国文化遗存

据70年代初第一次文物普查统计,泾川发现商周文化遗址42处(不包括新增内容),遍布全县。有些遗址裸露面积大,内容丰富,大部分埋藏较深,地面上只能找到少量陶器碎片。由于当时认识水平有限,无法准确区分商代和周代的区别,所以在这些遗址中不排除有先周文化的可能。当地学者刘玉林上世纪70年代在关山林场的一个深沟里发现了两件陶器,一个罐子,一个罐子。当时,它被认为是西周的文物,但现在它属于前周刘佳文化类型。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在阮的广大地域内就有居民居住。以酸梨坪遗址为例。在调查的时候,有一场改良土壤的大战,挖掘区域就在遗址的正中央。地上满是灰烬和陶器碎片,有许多破碎的陶器碎片,其中大部分是罐子,还有相当比例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碎片。克胜庄二期的红、黑陶片,春秋战国时期的绳纹、素陶片等。,是刘玉林在普查中见过的遗物最丰富的遗址。或许那个天地会的年代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被连根拔起,却没有和文物调查队见面,没有做好记录。此外,这里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让一些学者误以为这里是一个封建国家的所在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泾川水泉寺有* * *池和盘顶子夯土台。* * *池是水泉寺(今城关中学)院内的一个长方形石池,池内有瓦亭,呈方形,宽-亩。它是史书中记载最早的* * *城(或国)或阮* *的唯一标志。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荆州八景之一。1980左右填的,遗迹还在。

城关中学以西约半里的高山上,盘顶子夯土台遗址南北向长约25米,宽12米,夯土厚2-3米,顶部平坦,有一亩多。在南土台中间出土了一个倒扣的绳纹陶罐,罐口有一块方形的白石板,罐内有一个头骨和朱砂粉,台底周围有一大片。2013甘肃考古所、西北大学、庆阳师范学院等专家。做了进一步的调查,都认为是商周建筑,但对功能的理解还不一致,包括对城墙、瞭望塔、将军台、墓葬、祭坛的看法,都需要进一步确认。不管是什么,在商周时期生产工具原始落后的情况下,要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建造这么高的土台,绝非易事。它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

泾川出土了9件青铜器,城关水泉寺出土了1件商代青铜鞘,杜愚下坳出土了1件商代青铜带和1件商代青铜爵,景明蒜梅墓出土了1件青铜带,景明出土了1件商代素弦青铜鼎,城关瑶池西周墓出土了1件兽面纹青铜鼎,蒋家出土了1件西周涡旋纹青铜鼎。这九个地方出土的文物大多是一块地,最多只有两块。把这九个地方出土的所有器物加起来,还不如密书出土的一座墓多。但从时间上看,阮国的青铜器早于密蜀国。以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器为例,大部分是王康时期的,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也大多是这个时期的。有些可能是穆时期的,而以前的青铜器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