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事迹述评

论周恩来的“人”

高长武

《史记·周公世家》中有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亲。人民,人民会回到那里。”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易,民不亲;如果法令是和平的,容易执行的,人民当然会遵守。再者,这句话其实揭示了治国理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如果亲民,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就会赢得人民的支持。这个道理体现在执政者的作风上,就是“民”字。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是“人民”的典范。

“人民”必然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虽然周恩来身居高位,但他始终把自己视为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1958年夏,黄河中下游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8日上午,正在上海视察的周恩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受灾最严重的郑州市视察灾情。当晚,他来到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查看水情和救灾情况,勉励大家冒雨抗洪。秘书看到周恩来的衣服都湿了,于是她打起了一把伞。周恩来马上停下来说:“你不觉得雨中的每个人都一样吗?”对于一个首相来说,面对雨中的灾民,虽然开不打伞只是小事,但两者所体现的政治风格却大相径庭。

“人”必然平等待人,不摆架子。周恩来一有空,就深入群众,亲切询问他们有多温暖,倾听他们的声音。5月6日,1956,周恩来参观了太钢。当他来到高炉现场时,值班工人石正在忙碌着。周恩来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石看着自己油腻的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左右为难的时候,周恩来和蔼地笑了笑,说:“小伙子,没关系,来!”他紧紧地握着石的手,亲切地询问情况。正是这种握手,把周恩来、党和国家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民”必然是勤政为民,不做官。周恩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桑蚕吐丝的精神勤奋无私地工作。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周总理一生都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他每天总是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超过16小时,一辈子都是。”1966年3月8日凌晨5点29分,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得知地震消息后,周恩来乘直升机赶赴震区,冒着余震危险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他一直忙到晚上,在邢台部队的营房里和战士们一起吃了些煎饼和煮白菜。周恩来始终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即使在他晚年身患重病之后也是如此。1975年3月,周恩来在医院准备手术的20天时间里,先后会见了赞比亚、圭亚那、新加坡、摩洛哥、斯里兰卡等国政要或政府代表团,并主持了3月15日在中国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PSC),此外还处理了许多日常事务。手术前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转。

这些只是几个例子。事实上,“为人民”的风格早已融入周恩来生活中的许多琐事,这是他热爱人民的自然表现,成为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人民才会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正因为如此,任何接触过周恩来的人,包括许多外国人,都会被他的精神所感染。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邀请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宋到中南海的住处做客。吃饭的时候,周恩来让松崎坐在自己的右边,用自己不方便的右手不停地往松崎的菜里夹菜,劝她多吃点。得知松崎的父亲曾从事酿酒行业后,周恩来拿出两瓶她珍藏的茅台酒,让松崎拿回去让父亲尝尝。周恩来平易近人的行为让松崎非常感动。当她在1978年再次访问中国时,松崎用日语写下了“周恩来总理,你活在我心中”这十一个字,以表达她对周恩来的钦佩和怀念。

在行政风格上,官僚主义是“人民”的对立面。周恩来坚决反对官僚主义。1956 5月17日,他在昆曲《十五关》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严肃批评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现在有一种大趋势,不叫领导首长,人们就会奇怪”,“老百姓当‘官’多难啊!”作为“官员”,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在为人民服务。1963年5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和直属机关国务院领导干部会议上,列举了12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列举了其种种危害。他认为“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许多损失,如果听其发展而不坚决克服,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同时,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决不能让官僚主义继续发展。”他对亲戚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严格要求。不管谁犯了官僚主义错误,他都会严厉批评,责令改正。

古人云:“对于身在四川的人,一定要引导他们;为民者,发个言”,“怨念不大,但人可畏,载舟而覆之,宜慎之。“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有了周恩来这样一批* * *生产者的严格自律和不懈努力,新中国才能快速发展,才能保持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作者高长武,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17]

更多文章:/周宗礼/博客/类别/% a 1% ba % c8 % CB % C3 % f 1% C9 % F9 % D2 % F4 % a 1% bb % 2d % c 1% aa % c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