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史》有什么意义?

20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从学前教育、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到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留学教育,改变了中国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办学形式和单一教育结构的长期封建状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学校教育结构,为中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结构整体改革最突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兴女子教育

女性受教育程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04 1清廷颁布的曲定学堂章程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子教育”,首次将其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每个县必须有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如果女子师范学校是由官方设立的,其经营应免费为全国集资的备用女师范学生缴纳学费”。正是这一举措使20世纪初在中国建立女子学校成为一种流行。1906年2月,慈禧太后“向教育署喊话振兴女子学校”;6月,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开学;65438年6月+10月,谢昌达等人在苏州创办振兴女校。1907年5月,教育部推动女子学校,拟定女子师范学校章程和女子小学章程,对其办学宗旨和课程设置作出规定和要求,使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上获得合法地位。据1907年清政府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除甘肃、新疆、吉林外,全国各省共有女校428所,女学生15498人。女童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校的兴起,也为女性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女性自身的解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注意留学。

清廷在改革中重视留学,选官派生,鼓励自费留学。1902年,外交部回忆派留学生出国游学的方法,提出:“送出国后,应努力争取专门知识,使先生贯通中西文化,成就可期大。”张百熙、荣庆等人建议奖励官员出国旅游和留学,指出留学“特别实用,是对人才最重要的成就”。到1903,10,清政府颁布了张之洞《奖励留学毕业生章程》。正是在清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已经发生的留学运动在1902-1910年首次兴起。费正清称之为“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国运动”。甲午战争前后,留日学生只有几十人,1911年猛增到8000人,总数达到2万多人。加上成千上万的欧美留学生,形成了一股相当大的力量。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新学的熏陶和新思想的洗礼,逐渐取代传统士绅走上历史舞台,迅速成长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革新力量。同时,留学运动的发展也为中国培养了科学家、作家、医生、外事人员等人才,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和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国之本,国运兴亡靠之,国步兴衰靠之。”

虽然清末“新政”改革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统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但由于其制度的滞后性与政策改革的先进性之间的矛盾而失败,但其中的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评价教育改革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兴学,改学制,建立教育行政制度。清末教育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复和修补,而是努力寻找和建构中国教育的新方向和新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清末教育改革对中国当前跨世纪的教育改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