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适时地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首先是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同时,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收集、分析和判断大量信息,从而增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对人类发展的关注。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提到探究性学习,人们很自然地将其与数学、科学、化学、生物的教学联系起来,认为只有科学教学才能开展探究性学习;认为英语教学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我认为高中生还处于接受知识的学习阶段,做不到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三个基数:1。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人的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反应。它受认知结构支配,所以是一种智力活动。人类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利用同化和适应的心理过程来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同化是吸收新的信息,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认知结构本身的重组和改造。因此,人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生成和转化。根据上述理论观点,英语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适合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同化、适应、识别和编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吸收新知识、获得新技能的同时调整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2.课程标准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注重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倡导体验、实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积极思考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事实依据:如上所述,人们倾向于认为高中生还处于接受知识的学习阶段,不能进行研究性学习。作者曾经是其中之一。我以前觉得学生还在“学习”阶段。他们怎么能“学习”呢?但教学尝试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等于“学”,而等于“学”。当然,这里的“学”不是“学某某是这样”,而是“学某某是这样”。在“学会做某某”的过程中,学生不要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不够而放弃,而是要做好研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自主、发展、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学会做某某事”的结果研究性学习不是学生因为不会做研究性学习而被困难淹没,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最宝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三、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对英语探究性学习的类型和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探究学习的尺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英语探究学习属于认知探究学习。可以分为两类:1,研究性学习获取学科知识。2.专题活动和专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在获取学科知识的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设置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研究性课题。在学科专题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设置人文精神、英汉文化对比、英语测试、能力培养等研究课题,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设置专题活动。如结合SEFC著作《2A第九单元拯救地球》,设置题目《我们的地球处于危险之中》,要求学生找出我们的星球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以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提出问题和设置题目阶段;探索实践阶段;评价和激励阶段。1.展示问题,设置话题舞台。教师在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时要遵循一个原则:课题要从小做起,不要贪大求全,目标过高,达不到目的。针对学生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可读性强的材料,指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籍和资料,学生可以组成课题组,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例如,在选择词汇的研究课题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做以下问题:你这样下去迟早会_ _ _ _。a .断绝b .闯入c .瓦解d .分手然后给出研究题目:你知道“分手”的用法吗?引导他们查阅参考书,找出break及相关短语如break away(脱离)、break down、break into、break in中断、突破、分手、分手等的用法。以及break into,break in table和break down,break up table的区别。学生先分组收集数据,然后进行汇总,以黑板报或讲义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学案考核中的相关练习。学生觉得很容易。这类题目不大,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效果也不错。2.询问。在实践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材料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形成书面或口头报告。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如举办辩论会、研讨会、编辑刊物、出版报纸、制作课件等。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出了以下研究性学习主题:①女性应该留在家里做家庭主妇,还是像男性一样出去工作?②有必要在我们镇上建一座新的汽车工厂吗?③政府是否应该关闭所有。烟草工厂?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支持积极的,另一组支持消极的,这样他们可以就此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组同学都尽力收集论据,整理资料,做好充分的课后准备。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都有强烈的表达观点的愿望,这实际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科书中,有许多关于人文精神的材料,如关于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艾滋病、残疾等话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适当参与一些专题研究,如结合课文“拯救地球”,组织学生开展“关爱公共卫生”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并采取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和珍惜地球。3.评价。在激励阶段,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对其研究成果给予适当的评价。评价时,不仅要看研究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积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同学之间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感和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