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个性

郑燮(1693—1766),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七县官。他还擅长诗歌、词、音乐、写作、对联、印刷、书法和绘画。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童年、青春期、青年

郑燮祖居苏州,明初迁居兴化。曾祖父万信,字长青,出生于。祖卓,字明,儒臣。父基业,字立安,号蒙阳,玉笙。母亲王,继母郝。

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月,时令“小雪”。按照兴化民俗,“小雪”是“薛奶奶的生日”,谢和薛奶奶同时来到人间,全家人都很高兴。所以根据《尚书·洪范》中“谢有客肉”四个字,他的祖父和父亲给他取名谢,带客肉二字。因为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座木桥,郑燮后来给自己取名板桥。

郑板桥故居

郑家并不富裕,谢是长子。他出生后,家人又喜又忧。因为怕死,他取了个外号叫“汕头”。因为有几个淡淡的麻脸,所以也俗称“麻姑娘”。

郑燮出生时,家里已经陷入贫困,仅靠祖传田地和少量地租养家糊口。后来父亲两岁拿到了学生资格,每个月从政府领一顿饭,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好景不长。谢三岁的生母王去世,全靠奶妈费抚养。费是祖母的宫女,勤劳、善良、慈爱、善良。兴化水灾,饥寒交迫,郑家洋养不起宫女,费舍不得郑燮。三顿饭后,他回家吃饭,仍然去郑家草做家务。

王去世后,他的父亲娶了他的继子郝,并作为他的生母照顾他。所以,郑燮后来回忆说:“我无缘无故哭得死去活来,想到后妈就难过。”。家里十年的辛苦,让我担心饥寒交迫。”(《七首》)

他父亲开了一家尼姑庵,学习成绩优异。他考上芒生后,在家开私塾,郑燮随父读书。祖父王旭文也是博览群书,深居简出,非常关心孙子孙女。经常指导阅读和作文,所以郑燮自称“文学性多为外来。”

郑燮小时候读书好像没有什么优越感,所有同学都因为他长得不好看而看不起他。但他自尊心强,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同时也敢于直言,甚至声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所以同学的家长都警告孩子不要和他交往。他研究的是“精”与“知”的结合,尤其是“精”。经典、历史、哲人、藏书都有涉及,重点章节反复阅读,时间宝贵。在《二十一史》中,他最推崇《史记》,认为《项羽本纪》中描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为最精彩的段落。他推崇孔孟之道,但不喜欢朱关于性的空谈。他在学习上注重“日用”,做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特别爱读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诗人的诗词。

郑燮故居周围有很多种竹子。夏日新刚放生它们的时候,郑燮在竹荫下乘凉。秋冬季,他常常在窗户纸上隐藏的竹影上打坐,甚至临摹。

除了师法自然,郑燮还重视继承传统。他师从唐代墨家竹画的开创者肖睿,又师从清初的石涛。苏轼、文同、徐渭都是他崇拜的大师。后来他去了仪征毛家桥读书,那里有很多竹子,这为他画竹子提供了条件,并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他过着没有竹子的生活,竹子成了他绘画中最重要的主题。他爱画竹子,更爱竹子的性格。竹子的高傲和不屈的力量以及谦虚成为了郑燮的人格写照。

康熙五十一年春,郑燮回到兴化,作词《鲁·》。鲁教他学婉约的柳永、秦观,又学狂放的苏轼、辛弃疾。陆认为,诗不同于词,婉约为正例,豪放为异例,在实践中应尽力做到一。从郑燮后期的词作来看,两者皆有。

康熙五十四年,郑燮娶了徐的女儿。生个男名,英年早逝,生了两个女人。为了养家糊口,他被迫在仪征江村办起了学校。但是没有名气,不被人重视,人入不敷出,就因为思想而画画卖画。当时扬州南北通水,盐商云集,为其繁荣和文人施展才华提供了条件。于是郑燮又去了扬州,读书,作画,卖画,等待机会入体。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郑燮秀才的确切日期不详,但从七首的印章来看,大约是康熙六十一年(郑燮三十岁的时候)或者更早一点。但就在这时,贾政遭遇了另一场巨大的不幸。父亲去世,无米之炊,人们不断地讨债。迫于生计,郑燮只好步其父后尘,留在家中。为了逃避债务,他曾经逃到镇江焦山,投宿在别峰寺的一个兴化和尚那里。在那里,我有幸遇到了马月燕,一个优雅而好客的男人。马很欣赏郑燮的才华,也很同情他的遭遇,就给了他220两银子,帮他解围。颜与当时聚扬州作画、卖画的金农、、高等人交往密切。马家成了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郑燮也参与其中。* * *学的是诗词书法,因为兴趣爱好基本一致,为后来在中国画坛声名鹊起的“扬州八怪”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郑燮有幸遇到了画家程的慷慨解囊,给了他1200两银子,不仅洗去了他的贫困,还为他实现游览的夙愿提供了暂时的资助。雍正二年至三年(1724—1725),郑燮游历江西、北京。当他没钱再为生计发愁的时候,雍正六年他不得不回到家乡重新读书,学习心学和经学史,想着自己会寻求一个阶梯,同时学习绘画。

雍正九年,郑燮三十九年,妻子徐去世,他去年底。第二年考完试后,生活很艰难,更不用说试路费了!我听说刚到任的知望贤是个好官。郑燮写了一首诗给他,寻求资助。王果然鼓励他参加考试,郑燮终于如愿以偿,雍正十年升官。但因为没钱送礼,还是找不到兼职,只好继续画画卖画济贫。除了画竹子,他还画兰花和石头,以此来表达他一时的“不向闻达要一片朦胧的天空”的悲哀。。

雍正十三年,来到焦山双峰阁读书,迎接明年的大考。乾隆元年(1736)春节后,44岁的郑燮进京赶考,中了秀才。可是人家还是没有门,只好拿着进士的空衔回家修。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六年。无奈,郑燮只好再次前往扬州卖画,以便与“八怪”人士和四面八方的文士有更密切的交往,甚至成为淮北盐运使卢剑增的座上宾。

乾隆六年,郑燮终于在进京补课时交上了好运。乾隆的叔叔王运喜看中了他,认为他是当代的李白。郧西请郑燮撰写并作序《寻草诗》、《花间堂草上诗》,谢欣然同意。当时清朝皇室内部派系斗争激烈。虽然王没有掌权,但也很顺利。雍正即位后被封为贝子、贝勒,乾隆即位也被封为郡王。郑燮被他当成了奇遇。于是,乾隆七年春,郑燮被封为山东范县知府,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樊植县和魏县

郑燮五十岁当了县令。他既兴奋又不服气。他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因为他“志之初望京官,谈祖父得志,不料又得一职。”接班人郭临行前,用黄蚕丝被缝了一床被子送给他。他说:“一代做官,七代穷。幸运的是,你不应该枉法杀人。你善行于公门,可得天心,得吉兆。”郑燮烂熟于心,立志当好县令。

范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虽然它很穷,但它的人民很淳朴。郑燮一到,就做了一件好事:在县衙的墙上打了许多洞,直望大街。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离开前宫太俗气了。”他还写信给堂弟,说“天下第一人只有农夫”,“工用器皿,贾人无所携带,皆有方便”。外出视察,不鸣锣不饮,不需要“回避”“肃静”的标志。晚上出门,只带两个朝臣引路,灯笼上只写着“板桥”二字。他在范县的几年也是一帆风顺。他爱不同人的资源,无为而治。他曾在官邸的墙上画了一幅“卧石”图,以示“官司简单,刑罚较轻,躺着讲道理,妙哉”。范县有个财主,嫌弃即将成夫的穷书生,要退婚。他送给郑谢一千两银子作为生日礼物,谢收下,并让财主的女儿做义女。富人欣然同意。郑燮把穷书生藏在官邸,财主把女儿介绍给义父时,板桥说:“我给女儿找个老公!这一千两银子就当嫁妆。”当然,富人很高兴。板桥叫出一个秀才,娶了他的“养女”,一起坐车回家。

郑燮在范县也遇到了麻烦。有一次,一个四川籍考生在县考中得了第一名,按照规定,该生得回老家考试。而郑燮则认为没有必要设立关卡,破例录取。这件事引起了全县考生的批评,上书上级批准,结果却遭到了曹州县令的训斥。

乾隆十一年(1746),郑燮调任威县。魏县位于山东省东部。虽然此地特产丰富,商业发达,但郑燮的到来恰逢持续干旱和疫情,这位前县官上任不到一年就溜了。郑燮把对受害者的同情作为实际行动。他打开仓库,让饥民写借条收米,并对全县大户逐一登记,命令他们轮流开厂放粥,甚至抓住囤粮者,命令他们平价出售。从长远来看,要以工代赈,既要用合法的手段使用储存的粮食,又要为明年的丰收打下基础。同时,他还率先献出自己的“养廉银”,与民共苦。然而,第二年,威县仍然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乾隆皇帝不得不派刚刚访问过的文渊阁大学生高斌前往山东救灾。高和郑早在扬州就认识,如今在山东相见,不禁吟诗一首。

乾隆十三年春,乾隆皇帝出巡山东,大概与沈骏和高斌的推荐有关。郑燮被命名为《书画史》。

为挽救魏县连年干旱造成的社会危机,郑燮通过富户集资,同时率先捐资36万元在魏县修建新城墙,于乾隆十四年三月竣工。今年秋天,威县终于有了好收成,饥民纷纷回乡定居。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郑燮总是对现实不满,他的“疯狂”和“怪异”行为自然更让现实无法接受。我去省里出差,和官僚们吃饭作诗,终于犯了一个错误。因为郑的诗里有一句“流至海边,便是盐卤,无人识清泉”,满篇都是人们认为是对上司的嘲讽。乾隆十七年冬,郑燮被罢官,从而结束了他的为官生涯。

卖画死在扬州

郑燮被罢官后回到扬州,早年在此卖画。此时的他虽是一介平民,但他的诗、书、画在扬州都很有名气,清正廉洁,所以很受扬州文人名士和百姓的欢迎。他在扬州呆了几天,然后回兴化老家过年。多年后,年过六旬的郑燮到杭州旅游散心,卖画养家。杭州知府吴作哲早就想要郑燮的字画了。他听说郑燮要来拜访,马上用酒迎接,并赠送给他银子和绸缎。郑燮为他题写并画了一幅。其他官僚名流也纷纷赐金宴请,索要郑燮的字画,郑燮当即拿着钱回兴化帮家里。不久他回到北方,经常往返于扬州、兴化、泰州等苏北繁华城市之间,以绘画和卖画为生。

在扬州时,郑燮住在城北的七林寺。许多城里的年轻人经常去赤库林寺拜郑燮为师学习书法和绘画。有一次,在竹溪亭,郑燮与黄慎、沈等画师各取一百块钱做了一个“千古日庆”,郑燮做了一个“九花兰图”庆祝其繁华。郑燮名声很高,但生活很艰难。有些人请他画画只是为了说些恭维话,或者只是送些礼物和食物,但郑燮不好意思把腊肉带回家。后来,郑燮采纳了功卓和尚的建议,打出了一个“润格”广告:大号六两,中号四两,小号两两,条幅一两,扇子五元。还有一句诗:画竹多买竹,纸高六尺,花三千。再说旧话交接,只当秋风掠过。从此,郑燮卖画的收入并没有完全用来养家糊口。他特意为一个人做了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一些银制的水果和食物,随时拿出来,以防穷人或者老熟人。

在兴化,郑燮除了浮阁、绿园之外,还经常在牌坊台南的柳园、枣园等明代名臣私家园林中与当地文人聚会,吟诗作画,唱作对答,留下了许多佳作。

乾隆三十年(1766)十二月,本该大有作为的父母终于走完了他曲折的一生,在兴化市圣贤荡湖畔的青园病逝,享年73岁。虽然他在政治上未能取得很大成就,但大量转世的诗词书画作品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和人格,为他增添了许多耀眼的光彩。

铸八艺,出类拔萃大家。

扬州大学教授蒋树峰曾评价郑板桥是一位“诗人和画家”。其实他说的成就贯穿了文学和艺术两大类,他擅长诗、词、曲、文、书法、绘画、对联、篆刻,被誉为清代的文学艺术园地。他是扬州八怪中影响最大的一位,分别被列为“楚阳三高”、“永嘉七子”、“魏县三贤”之一,被誉为板桥派大师。

郑燮现存的文学作品有诗1000余首,诗近百首,歌10余首,对联100余副,书信100余封,序跋、判词、碑刻、条幅数百件。可以说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诗清新流畅,直白洒脱,很少用典,描写百姓生活的痛苦和贪官污吏的丑恶,兼有少陵和翁芳的风格。比如,逃荒之旅、归家之旅、归家之旅,是魏县灾后情况的真实写照;凶官与恶私刑,揭露了酷吏的残暴与暴政;而著名的《雅斋卧听萧》则被怀疑是民间疾苦的心声。曹州县的一些小官员总是关心他们的感受。”(《魏县画竹》)表达了郑板桥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其词婉约豪放,颇有“近陈派”之风。婉约词如《何心郎徐青藤草书卷》等。慷慨苍凉,大话连篇,“醉酒后唱,狂哭。“散曲主要由10首道情歌曲组成,以黄冠体写成,借着出世的外衣揭露险恶的世界,流传甚广,被视为道情体的最高成就。对联古朴自然,意境高远,富有哲理,富有生活情趣,成为清代大联。”《家书》还叙述家事,探讨治国之道,评论文学创作流派,交流诗词书法心得,直抒胸臆,在清代散文史上各有一定地位。

郑燮有65,438+0,000多幅画,是我国现存最多的古代画家之一。

郑燮一般不画人物、山水、花鸟,以兰、竹、石为主,还有松、菊、梅。他画的竹子又细又直,滴着墨汁,又湿又干;兰秀金扎实,小三一倒,有意思;石头是华丽的,优雅的,丑陋的,潮湿的,变化多端的。这些都构成了郑燮的整体画风,雄浑,活泼。

郑燮自小在中学画青竹,有日影月影,有纸窗粉墙,自称“无师自通”。刚来扬州卖画,眼界大开,才知道以前只是形似,远比不上石涛的神似。雍正年间游览庐山后,才体会到八大山人写意的奥妙。郑燮从师法自然出发,继承和发扬了石涛、八大山敢于创新、不墨守成规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拓展了文人画的表现技法。

郑燮以自己的绘画实践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比如他提出的“胸无大志”、“学三抛七”、“不以身作则”、“先大后小”等等理论。这些是从顾恺之到石涛绘画理论的重要发展,对绘画创作者仍有指导意义。

郑燮的书法独树一帜。他把自己的书法分为“六书半”,人们称之为“板桥体”。这种书法风格以八分为主,融合了开、写、草、篆刻和画朱兰的方法。方笔、圆笔、渴笔、蹲笔变化自如,中心、侧翼、边缘恰到好处。在字的结构上,侧重于横向,多为扁平状,由重心向四个方向辐射,别致新颖,无穷无尽。在布局上,有一种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的整体感。在一张图中,虽然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却排列有序,不违和,气垫贯穿始终,浑然一体。

多年来,人们对板桥书法评价很高。同代人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飘逸,大题狂草古刷,每字一笔,亦妙也。”挚友邓拓说:“不仅当时流行,二百年来一直很流行。学守旧派已经很久了,冬心和板桥用的都是官笔。不过,丢了就怪了。”杨守敬说:“板桥开始写模型,冬心分两部分。他们没有被前人束缚,找到了自己的路。不过,放学后我是老师,还是妖。”康、虽然看不惯板桥的“奇”,但毕竟看到了他对传统书法的创新,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一个全新的方式,一个杰出的大师。”

和画论一样,郑燮的书论也是充满真知灼见。从蔡邕、钟繇、王羲之到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郑燮都有评论。清初书法家重书轻碑,统治者崇尚乌、明、方亭之风,束缚了书法家的艺术个性。郑燮追根溯源,博采众家之长,重视汉碑,大胆创新,为书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郑燮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书法、绘画的创作和理论上,而且体现在他对三者的结合上。这种结合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上,郑燮以书作画,以书作画,以诗作画,以诗作画。他将“书之合钮”入画,用焦笔一挥,使兰枝竹叶酷似草书中的竖撇长法,精湛的书法用笔与画兰竹的技巧融为一体。再加上“画之钮贯书”,书法意象是从大自然的各种意象中实现的,纵横点往往如竹枝兰叶,使书法作品也具有了绘画的美感。正如清代诗人蒋士铨所言,“板桥写词如兰,波浪古朴婉约。板桥写兰茹这个人物。展示你的叶子和花。不要写的别具一格,字画也不要一般人夸。唐唐各有态度,常人笑板桥怪。”郑燮的诗里满是画,如《兴化到高邮》七句中的一句:“一百六十里荷田,千万鱼鸭。船撑不住,红粉可怜。”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美丽、动感、充满活力的水乡景观。绿色的荷叶,红色的荷花,白色的鱼鳞,棕色的鸭子,搭配的如此巧妙,简直不能再惊艳了!他的画里也有诗。我们看着郑燮顶天立地的柱子和迎风招展的兰竹,仿佛听到了一首《宋正琦》。

宏观上,郑燮常常把诗、书、画用印章统一在一张纸上。比如他70岁的时候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巍然屹立,几根细细的竹子几乎把画面给撑破了。右上角空白处题写了一句诗:“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直,竹更直。但我知道,这支老笔非同一般,它屹立在千里之墙上。桂味,谢。”按下双方的名字。在画框的右下方空白处,放上了“唱吹古扬州”的一面。老人一生漂泊,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依然坚如磐石,坚如竹子,高洁如兰花。诗题斜,或大或小,或峰峦之上,以法代之;或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体;或者说兰花中,花更繁,叶更茂盛。宋元之首的题画诗,虽非郑燮所创,但作为郑燮之美,实属难得,美在于各种艺术的高度统一。如果这首诗不是刻在朱兰的石地图上,而是刻在风景和仕女的地图上,那一定不成比例。如果不用“六分半毛笔字”,而用颜、刘的体或金农的“漆书”,再好的画,再好的字,也会很不协调。在郑燮的作品中,诗、画、书、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郑燮各种艺术成就的核心是“奇”字。所谓奇怪,就是与众不同,也就是对传统的反叛。用郑板桥写给高涵的一副对联来表达,就是“推陈出新,与众不同”(“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与众不同”)。文艺上奇怪,政治思想上也奇怪;政治思想上的怪异表现在对封建正统的反抗,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郑燮早年访问北京时,喜欢大声说话,评头论足,被人称为“疯子”。他认为底层的人,如臧火、宫女嫔妃、鱼台、枣梨等,也都是黄帝尧舜的后代,应该等同于富裕家庭。他大叫:“王公王公有没有球!”朱成的理学,被统治者视为正宗的政治思想,郑燮认为“只在闲暇时用之,不必忙也”。他在山东做官时,公开揭露官场黑暗,灾荒之年开仓赈,最终因与时局不符,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革职。晚年画了一幅苍石,并写了一首诗:“老骨寒厚,挺拔如泰山。即使将来有个秦皇帝,我也不敢把他下鞭到海门。”充分表现了他与封建正统斗争到底、毫不动摇的精神。

与前人相比,郑燮的民本思想更进了一步。他说:“织女是衣服的来源;矮牵牛是食物的基础。”他又说:“工使器皿,贾人移而无运,皆有便利,而士独在民中,则不便。难怪他们排在四个人的最后。“这种理论太贬低知识分子了,但如此重视农民、工人和商人的社会作用,却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说:“我无论何时画蓝、竹、石,都是为了安慰天下劳动人民,而不是为了天下人民的享受。"

郑燮反叛传统,极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他曾讲过笼养鸟、拴蜻蜓、用细绳绑螃蟹,批判过“折衷物之性以适我之性”的做法,提出“万物之性,贵也。”他的泼墨和朱兰石画的写意都以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情感为主题。书法更难改变和创新,但在郑燮手中,刘舒几乎被洗去。诗中更是直白,提出“不倦于前,气意相生”。在这里,generate展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火花。作为作家和艺术家,郑燮应该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