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郑州的详史与改革发展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羊城遗址,商城遗址,记录了她八千多年的文明史。黄河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群,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要景点,为郑州增添了无穷魅力。
郑州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远近闻名;目前已探明的有铝土矿、耐火粘土等34种矿产,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信息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之一。京广、陇海铁路干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郑汴洛高速公路在此经过。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公路三大一类口岸和中国新郑国际机场。邮电业务总量居全国前列。郑州是中原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州继承商都遗风,商业发达。“八五”期间,高登投资6543.8亿元,建设大型商业设施566.7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集团形成了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相得益彰的独特发达的商业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硬投资环境40强,并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中国十大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气候特征
[编辑此段落]
郑州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7月最热,平均27.3℃;最冷月1,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日照时间2400小时左右。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黄河和淮河,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 km。
地理位置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114 ',北纬34° 16 '-34° 58 ',北临黄河,西临嵩山。郑州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7月最热,平均27.3℃;最冷月1,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日照时间2400小时左右。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黄河和淮河,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 km。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12个县(市)区,其中1个县,5个县级市,6个区。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2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697.7万人,中心城区人口322万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跻身综合实力50强、投资环境优秀40强、投资环境综合10强和中国卫生城市行列。
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1.5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9654.38+0.6亿元,增长3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11.9亿元,达到1031.9亿元,增长25.8%;利用外资248.34亿元,增长9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2亿元,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22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9元,增长16.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000亿元,增长2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5%。
2006年,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断完善和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予30个先进乡(镇)3000万元表彰奖励,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和块状经济,形成一批具有带动力和竞争力的县级特色产业园区。经初步核算,全市县域生产总值111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5.6%,6个县(市)生产总值均超过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4.3%。巩义市达到654380+0.264亿元,登封首次突破6543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3.7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54.6%;城市化率达到37%。有5个县(市)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十。巩义市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比上年前进6位,新郑市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
行政区划
[编辑此段落]
郑州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5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位于中原区中原西路233号。
郑州面积7507平方公里,人口661万(2003年)。
中原区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57万。邮政编码是450007。
二七区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50万。邮政编码是450000。
管城回族区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32万。邮政编码是450000。
金水区面积242平方公里,人口78万。邮政编码是450003。
尚洁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65438+50万。邮政编码是450041。区人民政府位于中心路132号。
惠济区面积206平方公里,人口654.38+0.5万。邮政编码是450053。区人民政府开元路8号。
新郑市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63万。邮政编码是451100。
登封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63万。邮政编码是452470。市人民政府设在嵩阳街。
新密市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82万。邮政编码是452370。市人民政府清平路86号。
巩义市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9万。邮政编码是451200。市人民政府新城区紫晶路。
荥阳面积955平方公里,人口65万。邮政编码是450100。
中牟县面积1.393平方公里,人口69万。邮政编码是45145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此处面积和人口数据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5年),人口截至2003年底。2004年尚洁区和荥阳行政区划调整,数据需要更新。*
历史的发展
[编辑此段落]
3600年前,这里是商朝的重要都城之一。郑州曾是夏商朝的都城之一,是关、郑、汉的都城,也是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国都。该地区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如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文化和秦王寨文化。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诞生在轩辕山,也有学者认为轩辕山指的是新郑市,也就是现在的郑州所辖。有学者认为,阳城(今登封)是夏朝的都城。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建都,历时500余年。秦汉时期,荥阳、巩、荆、新郑等县最早设在郑州。之后历代在郑州设荥阳郡、北豫州、颍州。隋开帝三年(公元583年),兴州改为郑州。隋炀帝黄凯十六年(公元596年),置郡,郡址在今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隶属京畿道(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府,成为宋代四大辅郡之一。晋朝,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镇佑四年(1216),冠城改名为老城,后改称冠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划归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两次升为直隶州。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发展迅速。1923年,郑州爆发“二七大罢工”。这次总罢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罢工,在韩晶铁路总工会旧址建起了“二二七”纪念馆。市中心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这是这座英雄城市荣耀的象征。因此,郑州被称为“二七之城”。现在市中心形成了‘二七商圈’,是郑州最发达的地区。1913将郑州变更为郑县。1928年,郑县改为郑州市。1931撤市改郑县。1933是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办公室驻地。1948 10 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建立郑州市。65438年至0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全市有文物1400余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寺”少林寺坐落在嵩山脚下,海内外的少林功夫就是从这里传向世界的。还有中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即元代的周公观象台和观星台,宋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郑州周边,散落着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古战场遗址。著名的历史人物列子、子产、韩非子、杜甫、白居易、高拱、李杰都出生在郑州。
自然资源
[编辑此段落]
郑州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石灰石、油石、黄铁矿和石英砂。其中,煤炭储量达50亿吨,居全省第一;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108万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0%;铝土矿储量6543.8亿吨以上,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是中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矿物优良。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等粮食作物,苹果、梨、红枣、柿子、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黄河鲤鱼等经济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工业建设
[编辑此段落]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郑州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1992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优秀城市40强。
郑州在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原辅材料等行业优势明显。有色金属、食品、煤炭、卷烟为主导产业。郑州是国家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约占全国一半。机械行业有亚洲最大的磨料企业?白鸽集团。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客车制造商。2002年被世界客车联合会授予最佳客车制造商称号。
2005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完成工业增加值759.7亿元,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9.7亿元,增长24.2%。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06家,比2004年增加110家。“工业项目建设年”成效显著,工业投资创历史新高。项目投资300.9亿元,增长43.3%,中铝河南分公司70万吨氧化铝等7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铝工业、装备制造、汽车、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氧化铝产量超过654.38+0.7万吨,亚洲第一;宇通公司豪华客车和城市客车产销量全国第一,郑州日产高端皮卡国内市场占有率40%;速冻食品产量达到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宇通、三全、思念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农业生产
[编辑此段落]
郑州,地处中原,是河南省的省会。北依黄河,南接许昌,东西与七朝开封城、九朝古都洛阳城为邻。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地缘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完成农产品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围绕城郊农业的特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商品农业,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村经济体系框架。在短短的20年间,农业生产从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向自给农业跨越,开始向商品农业转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5年,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狠抓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28.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39.5%。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年销售总收入突破11亿元。新建奶牛养殖小区20个,新增种植业无公害生产基地15万亩,建设全省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个。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全年安排财政支农资金5.7亿元,增长22.1%。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相关配套措施,免征农业税9238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5357万元。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1.963公里,解决了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个一万”工程全面完成,建成沼气池2.4万个,在西部缺水山区新建集雨灌溉井1.2万个,巩固解决了1.2万贫困人口。森林生态城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5.6万亩。
运输
[编辑此段落]
郑州是中国集公交、铁路、航空、通信于一体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有三个专用火车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郑州是全国七大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国道107、310,国内公路18,辐射周边省市。目前,郑州拥有铁路一类口岸1个,航空一类口岸1个,铁路、公路二类口岸1个。货运可以在郑州封关直达国外,开通了郑州-香港直达集装箱班列。
地处全国经济地理腹地的郑州,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作用。郑州,地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各经济区沟通、促进交流、结盟的中心场所。
国道107、310在郑州交汇,形成中国主要公路枢纽之一。
中国客流量最大线路最长的郑州汽车站
郑州公路港,实行路、海联运。
郑州被称为中国铁路的“心脏”,京广、陇海干线在此交汇,被京九、刘娇、月石、平福线环绕,形成三纵三横干线框架。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
郑州东站是中国最大的零担货运站。
郑州站是全国三大客运站之一,可直达25个省区市。
郑州新郑机场是中国五大机场站之一,为一类机场。
2005年,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市容市貌变化明显。中心城保护改造“三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完成。南三环东段、刘欣路等14条道路(段)续建、新建,西三环-化工路立交建成通车,北三环-文化路立交等工程进展顺利,支路121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全市20米以上红线宽度道路全部完成整治。新开优化公交线路55条,新购运营车辆303辆,新增供水管道160公里,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49.7公里,城区新建公厕102座。全年新增绿地700多万平方米,新建公园8个,新建公园42个。日处理能力65438+万吨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主体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环城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四城联创”成效显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圆满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技术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大部分达标。
商业和贸易
[编辑此段落]
2005年,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传统商业流通产业升级,连锁业快速发展。麦德龙、五星电器等知名商业零售企业相继落户我市。我市家居世界、郑达易初扩张步伐不断加快,普天建材等交易园区建设进展顺利。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公路港、铁路港、机场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总投资22亿元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郑州国际博览会、中原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我市入选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新兴会展城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荣获中国展览馆奖。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积极实施文化产品名牌提升战略,打造一批艺术精品,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获全国舞蹈界最高奖“莲花奖”金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项目。它已在台湾省成功演出,并签署了赴美巡演的协议。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6543.8+078亿元,同比增长28.4%。郑州证券交易所白糖期货成功上市,保险、中介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旅游资源
[编辑此段落]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记录了她八千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旅游区和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群,以少林寺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景区,为郑州增添了无限魅力。
经济发展
[编辑此段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人民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发展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铝、食品、汽车、纺织四大支柱产业逐渐形成竞争力。为了放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我们提出了开发郑东新区的战略构想,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日本黑川的方案,在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新郑州。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规模654.38+0.64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多项国家级展览。郑州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
我们城市的发展孕育着许多商机。
2007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实数据为2486.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据增加65.59亿元,比2006年增长65438±05.9%,比初步核算数据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65438±0.3个百分点。
2007年,我市经济总量仍居省辖市首位,占全省总量的16.6%,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第二名洛阳市提高1.56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
[编辑此段落]
2005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全市各地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浙江绿城等一批大投资项目落户郑州,吸引国内外资本6543.8+002亿元。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18家;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增长38.6%;进出口总额达到11亿美元,增长41.2%。组织并参加了渝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河南(旧金山)经贸文化周等经贸活动,招商活动成效显著。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批企业对外投资,13家企业落户非洲塞拉利昂工贸园,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加工区已经关闭,运行良好。郑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州工业城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显著加强。
文化教育
[编辑此段落]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下的重点大学。其总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程学院、医学院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11亩。它有科学、工程、医学、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管理、教育和科学。有2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2个博士学位点,1个专业博士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门国家精品课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57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01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2个;1个省* * *建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高校重点学科省级开放实验室9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医学中心4个。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2005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科教兴郑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首次对县(市)区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22所新建中小学全部建成,入学难问题得到缓解。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电影《任长霞》全国上映,电视剧、话剧《任长霞》相继播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建成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救援体系。已建成7个示范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人口出生率低于省下达的控制目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经济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区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5年,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城镇劳动力1.25万人,农村劳动力1.41.000万人。全年各级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6543.8+0.43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国有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统筹,解决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和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91.2万平方米,竣工住房47.8万平方米。廉租房覆盖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双困家庭”。救灾工作扎实有效。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开创了新模式,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在联合国人权工作会议上得到肯定。劳动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005年,民主和法制得到加强,总体社会局势保持稳定。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CPPCC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CPPCC委员提案1226件。制定了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则,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完善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和市长接待代表、委员活动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坚持依法治国,通过11地方性法规汲取,制定法规8部。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积极宣传贯彻《信访条例》,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化解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幅减少。持续深化“两严一创新”活动,全力攻坚命案,大力推进技防设施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个城市没有严重的刑事案件。我市荣获“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市”。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省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05年,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得到落实,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05年,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人事、统计、审计、价格、侨务、对台事务、国防教育、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管理、气象地震监测、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郑州本科院校
郑州大学郑州本科211工程大学
河南财经大学郑州本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本科
河南工业大学郑州本科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本科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本科
河南科技学院郑州本科
本科在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中原工学院郑州本科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本科
黄河科技大学郑州本科
郑州华信学院郑州本科
郑州科技大学郑州本科
解放军郑州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