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中学生普遍厌学?而且素质差,简直不是大人。如何解决这种现象?

中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是教与学活动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好学生的根本保证;是推动教学不断深入的基本动力。

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通过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为纠正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准备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厌学原因及对策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备课认真,讲解细致,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学生事前预习,事后复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教学图景,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如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造成学生厌学数学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另外,也不能否认有社会影响。

事实上,学生的“厌学”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以前有个别反映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但近年来越来越不能接受。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研究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厌学”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误的学习动机,很难促进学习的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也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些厌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低下,足以说明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实际角色和社会期望有差距。

学生角色的偏差会导致学习中的冲突。显然,由于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社会和个人意义,难以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无法履行中学生角色的义务和责任,未能将学习视为日常必要劳动,将有限的精力花在非学习活动上,与家长和老师的教学要求和期望相差甚远。

2.学习需求层次低制约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因为这些学生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需求不高,很难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无意识的识记比有意识的识记更强,他们也没有刻意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得过且过,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处于低迷状态。

3.学习兴趣处于较低水平。

由于缺乏适当的学习兴趣,这些厌学的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他们开小差、说小话或搞小动作是常有的事,思维经常处于混乱状态。对八年级两个班12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只有40名学生能专心听课,占33.3%,而80名学生经常走神、走神,占统计人数的66.6%。所以课堂上这些学生懒于动手动脑,对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0人持正面看法,占25.0%。总的来说,学习兴趣处于较低水平,难以促进学习。学习的兴趣大多只是“有趣”,很难达到“好玩”和“兴趣”的高度。

4.有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学的课程不了解,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厌学”。

这些学生中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天生调皮,文化学习上静不下来;第二种是家庭管教不力,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或者独生子女过于娇惯,纵容了对孩子文化学习的忽视;第三种是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和教学水平都比较低,学生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础知识脆弱,不能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保证,尤其是数学。有些初中生厌学数学。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基础知识。这是因为:

1,原本基础薄弱,导致学习能力不足。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取消了小学到初中的考试。毫无疑问,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可以进入初中接受教育,这在心理上会让一部分学生懒于学习。这些学生实际上没有扎实的小学教育基本功。所以进入中学阶段,新旧知识很难衔接,稍有疏忽就很难适应中学课程的学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学习上的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