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的选择:货币银行还是国际金融?
但学校老师是否有实力提供指导,是学校整体基础设施的客观环境。
毕业后是否有钱,能否学以致用,取决于个人的学术人脉和运势。
愚见:(如果以后什么都不学,下面这些都不是真的。在学校搞好关系就够了。)
就拿货币银行学来说吧,如果进入金融机构管理的实务话题。
容易做,容易使用。未来就业容易受到青睐。
就拿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来说,如果进入金融商品研发的实践话题。
容易做,容易使用。未来就业容易受到青睐。
以货币银行学为例,如果你进入货币理论学科。
不容易做,也不容易用。未来就业道路狭窄。
如果学国际金融,就进入国际贸易的实务话题。
容易做又容易用,就业以后容易被看好。
如果我们学习国际金融,我们将进入跨国企业资本流动领域的实践课题。
容易做又容易用,就业以后容易被看好。
如果我们学习国际金融,我们将进入国际贸易的理论话题。
做起来容易,但是不好用,以后的就业道路也会受到限制。
如果学国际金融,就进入外汇理论领域。
做不好很难有原创;也不好用,以后就业路窄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主观看法。并且假设你将会应用你所学的。
如果不排除学习,以上都不成立。看看参考就知道了。
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会受到中国未来政治经济环境的很大影响。
看那些学长。他们年轻时的想法和你一样,充满机遇和迷茫。
大环境看高层的走向。有时候政策好,内耗太多。
它可以让年轻人热情高涨,也可以让整个国家无所事事。
我的建议是在硕士生阶段把英语读好,学什么没那么重要。
如果有短期条件,就出国读个MBA,回去外企工作。
从长远来看,你可以在国外读博,回来建设祖国。在这个阶段,好处是好的
总的来说,我们心中应该有这个方向和主观规划。
没钱也可以好好看书。国内外有很多大学奖学金项目。
楼上一位前辈提到了数学入门。建议你读台湾省和香港的硕士论文。
无论是货币银行还是国际金融的研究,都是经济计量模型,很少有纯粹的定性分析。
在中国,恐怕百分之五六十以上都是充满叙事性的定性分析。
然后插入从课本和期刊上剪切粘贴下来的图表。扣除形容词,缩水了一大半。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是学生,而是学校的档次和指导教授。(不能再说了)
你以为你以后去企业上班写报告,各级老板都喜欢看长篇大论吗?
建议你志存高远,好好看书。
现阶段学习前一定要有职业定位(个人实用主义是你有这个观点的原因,管好自己的肚子再谈理想)
如果你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不要上来提问。
让我们取笑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