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的生平事迹
郑樵,本名余忠,人称贾逵先生。他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
郑樵生于北宋惠宗三年(公元1104)。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影响和教育。他的祖先原本是金代从中原南迁的贵族家庭。他的曾祖父郑冲、曾祖父郑子棠、祖父郑载(熙宁三年进士)、父亲郑国器(政和年间大学士)都是名门望族。郑樵是唐朝“五官之帅”郑庄的后代。当年,郑庄与哥哥路征、弟弟郑叔同赴普普求学,是发展莆田文化的功臣。虽然郑樵的家乡位于莆田广业里的山区,但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通读古今书籍,掌握六经百家的学术抱负。他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去世了。从那以后,郑樵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为了克服贫穷无书可读的困难,他和弟弟郑厚开始挑着担子,向四面八方的图书馆老板借书阅读。
在学习的时候,郑樵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还见识了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他经常深入山野,拜农民为师,从而获得了很多实用知识。他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天地间的各种科学知识,并勇敢地向社会发出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同等重要的号召。
年轻时,郑樵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同时,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靖康元年(1126),当郑樵看到宋朝因为北敌游牧民族的入侵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时,立即与郑侯联名上书朝廷当局,陈述兄弟抗金之志和报效国家的能力,并自信一旦为朝廷所用,可以扭转国家的颓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法院的重视。然而,郑樵抗金的爱国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最后一刻。
南宋绍兴元年(1131),由于宋高宗畏敌如虎,半个南宋还在动荡之中。此时的郑侯在悲观失望的同时,下山参加科举,从此走上了坎坷的仕途。而郑樵则认为这样暗淡而不为人知的仕途会埋没他读书的志向,所以他不想下山赶考。由于北宋时北方游牧民族攻打京都时盗走了宋朝廷的三库四库,郑樵决定以布衣书生的身份在夹金山为南宋朝廷撰写一部大通史。这时,郑樵还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由于当时朝廷不允许私修历史,郑樵写《通志》有三大难点:一是未经朝廷同意不能私修历史,否则会遭到朝廷打击;第二,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参考史料和朝廷提供的足够的纸墨,这本书就很难成功;第三,如果没有比司马迁更渊博的知识,就很难写好这部历史巨著。为了获得通史所需的知识,郑樵再次扛起重担,只身前往东南借书。经过三年的努力,当郑樵三十出头的时候,他读遍了整个东南地区的书。当时有人夸他说:“天下八书,只有濮阳郑贾逵读完了。”
当郑樵获得通史所需的知识后,他把书房搬到了夹匡山的祥林寺,开始了漫长的修史著书生涯。为了赢得朝廷的支持,他写了一本又一本新书,并将这些新书送到朝廷。绍兴八年(1138),郑樵向朝廷明确提出要在《礼记》中写通史的愿望。此时,郑樵的渊博学识和远大志向受到抗金派宰相赵鼎、张浚的重视。但此时,由于宋高宗重用投降派领袖秦桧为宰相,赵鼎等人很快被秦桧排挤出朝廷,受到严厉迫害。秦桧绍兴九年(1139)任丞相,绍兴二十五年(1155)任丞相。在这16年的漫长岁月里,秦桧不仅不支持郑樵的通史,反而连续三次禁止私人修史著述,违者以“擅修国史”论处。在这种残酷的政治环境下,可以想象郑樵的危险。
绍兴十八年(1148),44岁的郑樵接连遭到厄运的打击。首先,他的弟弟过早死亡,接着是他年幼的孩子郑缇和他的妻子陈的死亡。当郑樵沉浸在巨大的精神冲击中时,秦桧下令禁止私人写历史。这个禁令终于激怒了郑樵,于是在这一年的冬天,他毅然拿起另一本140卷的新书,走到了南宋京都杭。他想把新书直接献给皇帝,请求皇帝允许他继续写作。然而,由于秦桧的阻挠,虽然郑樵在杭苦等了一年,但还是见不到皇帝,也拿不到朝廷允许他继续的公文。当郑樵看到自己写作《同治》的道路被朝廷当局堵死时,他义愤填膺,但又无可奈何。为了把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知识传承给后人,郑樵把书房搬到了远离人口的甲匡山主峰一侧的虚谷,开始在甲匡草堂撰写一部远离宋朝国史三百年的历史巨著《通志》。他想把所有的怨气都倒在同志身上。
经过几年的努力,54岁的郑樵终于写出了这部200卷600多万字的历史巨著《通志》的初稿。就在他为没钱买文房四宝的《同治》成书发愁的时候,幸好有王伦、何云忠、王等人推荐,郑樵得以入京,被召来。召之时,郑樵见皇上也赏识自己的学识,便请求皇上允许他返回山中当场书写《同治》,以便早日将《同治》献给朝廷。因为皇帝不能理解郑樵的苦心,他只是把他留在宫廷里做一个管理文件和档案的小官员。
这时,由于郑樵的学术批评和科学精神,得罪了朝鲜许多学士博士,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出身贫寒、儒生出身的郑樵也在朝鲜任职。于是,御史叶立即出面,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昏庸的也不约而同地批准了叶的弹劾,并让与潭州南越寺的寺官抄写《通志》。
郑樵讨厌他无辜的痛苦。但为了《同治》,他忍受了人间奇耻大辱,依然在山沟里以一人之力书写。绍兴三十一年(1161),58岁的郑樵终于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通志》。这年夏天,当郑樵把这本献给他一生的巨著送到杭州时,宋高宗因战事繁忙,无暇在殿里接待同知,于是请郑樵在朝廷做枢密院的编辑。一辈子不想在朝廷做官的郑樵,看到这个官职可以方便他在朝中读很多至今没有读过的书,于是欣然接受了皇帝的官印,然后不顾年老体衰,一头扎进了书山学海之中。然而,郑樵万万没有想到的悲剧再次发生了。因为中学里的士大夫嫉妒的才学,怕编年史传到天下,就抄了叶陷害的卑劣手段,联名弹劾。这一次皇帝没有去郑樵的官职,但他很快就终止了郑樵从三馆借书的便利,也不想为郑樵明辨是非。郑樵看到自己一辈子都是无辜的,但还是遭受了这样的不公。然而,他立即卧病在床,死于非命。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月初七,年仅59岁。
虽然郑樵的一生短暂,但他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著作95种(含单篇),其中有50种、548卷、454篇标注了篇数和卷数。此外,未注明卷数的有35部,除部分重复作品外,有数千种。郑樵说他三十年来写了一千多本书,这是有据可查的。同时,作为一个山里的穷儒,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
第一个想建立科学;
第一个成为大历史学家,有着山林贫儒的名声;
第一种主张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第一个发出了“诗书可信,但不必句句相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
第一种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同等重要;
第一个倡议是建立翻译学,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郑樵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历史学家。然而,《宋学人》中的《郑樵传》只有寥寥三百余字,不仅肤浅,而且有失公允。宋元就更少了,加上他的属下弟弟郑侯,也只有三十一字。清康熙四十四年编纂的《莆田县志》和乾隆二年编纂的《福建省志》中关于郑樵的传记,至今仍只有五六百字。因此,人们不容易了解郑樵的生活。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郑樵从一个深山里的穷儒生到著名历史学家的悲惨历程,甚至无人知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樵非常可贵的开拓和追求科学的精神在近千年里没有得到发扬。但是,纵观郑樵的一生,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说,“社会以一张冷酷的面孔对待郑樵,但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界里,我们尽可能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才。我们现在看他,只觉得他精神饱满,精神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