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那些年
对于高三所有的话,不是为了加油,不是为了当第一,而是为了向值得肯定的人致敬。
一个名人曾经说过,高中三年是一个人的第二次重生。
高中三年真的很难忘。这有很多原因。有一件事我还记得很清楚,高三最后一次讲课,一位老师说:“我们一定还没有发现刚进高中和即将离开高中的区别,也就是刚来的时候,我们灰头土脸,愁眉苦脸,但是离开的时候,我们的额头却闪闪发光,因为我们的‘天空之眼’已经睁开了。”
最近看了纪录片《高三》,感触颇深。当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时,毕业多年的我们仿佛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讲述了闽西某小山区县中学高三文科班的故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涵盖了太多的内容:父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谆谆教导,挫折与勇气,理想与追求...这些都是我们能想到的,希望的,但是真实却不完整的高中生活;还有青春的希望与叛逆,清醒与无知。
这部纪录片《高三》的价值在于,它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刻画了努力,反映了逃课、泡网吧等负面素材,使得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教书育人,而是从多方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高考的残酷现实。
影片中的班主任老师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个有激情有理想的人,除了有很多高三班主任必备的责任感,还真正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想法,真诚的和每一个同学交流。他不仅是鞭策者,更是引路者和陪伴者。他送走了一批学生,他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在高考临近时的一次家长会上。他在讲台上向家长强调了高考的重要性。他说:“从今天开始,孩子高考比家里任何事都重要,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太落后了。还有什么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听到这句话后,很多底层家长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这位老师有资格担任班主任。让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对残酷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好好读书的孩子平台低,很容易一辈子平庸。在他的世界观里,唯一能改变他们命运的,可能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或许,他就是那个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虽然孩子考上大学后可能不知道会面临什么,但只有高考才能打破命运的锁。这里对班主任性格的详细描述,是本片为后面的故事埋下的线索。
影片中的学生积极勤奋,但也调皮、偏执、迷茫。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大体相同,那就是这一年都经历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成绩好的女生在高考前100多天的时候,把北大校歌《燕园里的爱》抄在了日记里。这个细节很感人,有梦想有理想的日子是那么简单美好。还有那个父亲早逝的男孩。他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喝醉了,在高考前14天离开学校,最终在自我奋斗的过程中重返校园,走向考场,追寻自己的理想。
这部纪录片在很多方面都很出色。首先,高考题材的选择是非常贴近现实的,因为中国每年都有很多孩子要经历高考,但其实关于高考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这部电影的亮点在于他的突破点。他没有选择北京上海的高中,也没有选择高考大省山东的优秀高中,而是选择了福建省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县城的高中,而且没有选择尖子班,而是选择了一个生源良莠不齐的班级。
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的,所以即使是老生常谈的高考题材也让我们觉得很新鲜。其次是人物刻画,强调细节,在很多方面都是。最突出的是班主任,他在接手高三班级的时候做了自我介绍,在家长会上慷慨陈词,课后重点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复习计划,悉心指导,挽救不急于上进的学生。我有每天看着班里的孩子在阳台上默默做操的焦虑,有开考的醉酒同学的温暖,有在班会上带领大家唱《我是来自北方的狼》的骄傲。
我们已经知道他的价值观。他认为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所以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所有的努力都来自于他内心坚定的信念。他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
最后,在拍摄技巧上,本片强调的是真实性,所以在镜头的选择和剪辑上我们没有使用太多的过渡效果或点缀,有些淡入淡出,有些不熟练的过渡用的比较多,然后是特写,有些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结局比较多。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没有评论。大部分观点和故事都是通过班主任的话来表达的。班主任的行为是全片的线索,也是现实生活。在全片的布局结构中,高三是主基调,班主任是线索,每个性格不同的学生的成长对比是具体素材,最后高考的结局是一种结局。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的形式是优秀的,但也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了另一种思考,比如对中国教育发展趋势的冷静思考。
那么多年轻人,为了走出大山,肩负着难以想象的压力。班主任每年都重复几乎相同的工作。他早就习惯了这种教育制度和它带来的种种辛酸和压抑,早就麻木了。但是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关于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关于我们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关于我们年轻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建,也反映了对大学生活的一些反思。可以说是因为看了这部《高三》,才正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西部某城市最好的高中,大家努力了三年,最后自己考上了大学,分散在世界各地。那些年,我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们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人学习就能解决的。我们不知道周围的人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太多我们不懂的,却拼命看书,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怕的是,我们真的只知道如何阅读。
真正感受到这个现实的残酷的是,高考结束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国防生。我发现我要问很多遍怎么填表,别人说什么我都听不懂。最后武装部政审的时候,部长直接说我“读书笨”。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呢?在西方城市,如果家庭不是特别强大,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高考。
也是在我高考的那一年,我了解到很多北京上海的高中生读完高中就直接出国了。我们奉为圭臬的北京四中的教学网站和软件,都是北京孩子早就不愿意用的老教材。当我们的思维还被高考束缚的时候,北京的孩子早就在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全面,如何走出去,所以北京上海的好学校和当地的好高中都很少。我不知道很多城市很多大学都可以自主招生,也不知道家里有钱的孩子艺考也能考上好学校。
学习好往往真的,没那么重要。这只是经济不平衡造成的不公平。因为地域因素,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教育体制造成的,压制了我们自己的创造力,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因为如果我们不能把正确答案写在试卷上,我们就拿不到分,只能让我们的思维无限接近标准答案。
因为高考,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小喜欢乐器,但在高中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只能在高考和音乐中二选一。那时候我没有勇气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就放弃了,所以一直很后悔。
像我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那时候,如果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对不起他,觉得他放弃了学习。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热爱运动,所以放弃了学习去练长跑,还有一个喜欢播音主持也放弃了学习播音。事后证明,当时的我们真的很幼稚,应该后悔和难过的其实是我们。
那时候的高考就像一盏灯,在黑暗艰难的路上指引我们的方向,成为我们的价值观。直到进入大学才发现,当身边的黑暗变成光明,我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在大学里,年复一年,我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挑战自己的迷茫。
纪录片《高考》的感人之处在于让大家去感受和回忆,但其实那些年只是漫长人生路上很小但很沉重的一部分,值得铭记,但毕竟人生的路是向前的,高考之后的事情远比高考复杂。那一年,我们其实积累了日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那些年,希望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不要忘记谁曾经坚定,谁曾经幼稚,谁曾经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