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莹中学的发展历程

(一)第二次搬迁至学校所在地,初具规模(1958至1966)

9月20日,1958,尹莹中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尹莹乡后沟村举行。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分别是复员军人何恩福和卢菊生。从此,孩子们步行三四十里到阳泉上初中的历史结束了。

1959年4月,国家拨款12000元给尹莹中学修建校舍。在全体师生三年的努力下,8月,1962,六间教室,六间办公室,10宿舍,在下荫营村后面的红土埂上拔地而起。9月1日,学校搬进了新教学楼,尹莹中学有了自己的家。

1961郊区乡镇中学布局重新调整,尹莹中学改为尹莹矿、硫铁矿、尹莹公社联合办学,以民办帮扶形式保留,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

8月,1964全体教师参加了阳泉市教委组织的教师培训,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讲话等内容,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整顿了教学秩序,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教师教学正确,学生主动学习,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素质,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1964初中九班(班主任杨来水)四十七名学生全部被上一级学校录取。

1965年7月,阳泉市委、市政府下发通知,决定将尹莹中学改为阳泉市第三初级中学,恢复公办性质。8月,学校在第二排建了6间教室。(2)十年浩劫,举步维艰(1966到1976)

65438年至0966年,中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尹莹中学遭受重创,许多教师受到迫害和批评,学生被卷入这场政治灾难。学校一度瘫痪,教学秩序混乱。

1969年3月,学校恢复招生,当年招收了5个初中班。9月,根据尹莹公社党委的决定,学校招收了39名初中毕业生,开办了“红药班”。年底,学校成立了新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陆菊生被任命为革委会主席。

1970 2月3日,尹莹中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将去年开始的“红博士班”更名为尹莹中学高中班。这是尹莹中学高一班。高中班的诞生,揭开了尹莹中学建制的新篇章,使尹莹中学成为一所拥有初中班和高中班的完全中学。3月2日,1970,高二三班学生陆续入学。学校实行六轨制,学生1006人。

1971,学校在校址西北角修建了单面二层楼房,解决了部分教师家庭的住房困难。当年5月1,学校举办了第一届师生运动会。在市组织的学生运动会上,校运动队多次获得第一或第二名。20多名运动员代表阳泉市参加省赛,也为省队输送了优秀运动员。

1973实行干部政策,恢复校长制。

1976 10,十年内乱结束,尹莹中学再次获得新生。(3)振兴稳步提升(1977到1989)

1976之后,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陆菊生任党支部书记,张国福任尹莹中学校长。这些同志满腔热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医治“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创伤,整顿学校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一方面负责营造清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清除大量垃圾和烂土,粉刷旧房和教室,新建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39㎡;另一方面,努力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要求全体师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常规进行教学。

为了向上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在1978郊区设立了两个高中重点班,一个是尹莹中学理科班,一个是杨家庄中学文科班,从全区高中抽调骨干教师到两个重点班任教。在1979高考中,尹莹中学18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升学率达到40%以上。

从65438到0979,尹莹中学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高中。为了适应全国高校统一招生的形势,郊区决定将尹莹中学打造成全区重点高中。区教育局先后从中佐中学、杨家庄中学等学校抽调了一批骨干教师,充实了尹莹中学的师资队伍。

自9月1980起,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生,只招收高中生。1982年7月,尹莹中学最后一名初中毕业生离校了。从1958建校到1982建校,历时25年,尹莹中学已有58所初中毕业,初中生3150人。

1981学校领导班子大调整,白金华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个领导团队的特点是,他们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经验,同时也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在恢复和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整顿教学秩序,使教学步入正轨,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1984年,上级再次调整学校领导,任命赵连忠为校长兼书记。学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办学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校训。当年通过高考的人数首次突破100人,达到104。同年,校运动队参加阳泉市中小学生长跑,取得优异成绩。郊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尹莹中学“为国育才”牌匾。

1985,郊区政府决定撤销李家庄中学高中部,并入尹莹中学。李家庄中学骨干教师的合并极大地增强了尹莹中学的师资力量。

1986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学校也因为升学人数破百大关而闯入阳泉市上游。

1987,郊区组织部任命张元福为尹莹中学校长兼书记。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学校各项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想办法改善办学条件。1985,2437㎡的西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1986,建办公楼,面积3747㎡;并于1989建成面积为3900m2的实验楼和东教学楼。(4)开发流程

1990,郊区领导来校,宣布尹莹中学主要领导调整:免去张远校长助理职务,任命为党支部书记,任命金亮为校长。

1997,高考通过人数143,成功率45.7%。126班学生吴震以总分620第一次敲开了清华大学的大门。127班,柏杨、石治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生产党,这是全市高中生第一次入党,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8月底,1997,原校长金亮调任郊区教委主任,原副校长王能任校长。1998原党支部书记陈怀存退休,由范振平接任党支部书记。

1998高考取得辉煌成绩,175人达到高考,创下学校历史纪录,达到高考人数增速居阳泉市首位。江考上了清华,杨考上了北大。当时尹莹中考十科全部达到市里定的目标,是阳泉12学校中的三本之一。

1998科技兴校的春风吹进了尹莹中学。学校投资30万元,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和小型电子备课室。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建立局域网。不久后,他们又投资24万元配备了集实体投影仪和视频投影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并投资5万元对校园进行了硬化。

2000年达到大专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达到263人,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达到5人。9月,学校从六轨制改为八轨制。

1998被山西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文明学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999 2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9月,被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尹莹中学“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山西省教育厅授予“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调整,玉泉中学原校长龚月婷任校长,原副校长王银宗任党支部书记。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带领全校教职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办学业绩、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学校文化进入山西省一流学校行列,成为山西省知名的农村中学。2006年6月5日至2006年2月,经省专家组检查验收,被评为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01年9月29日,自筹资金建设的尹莹中学理科楼及校门竣工,建筑面积5600m2。地下将建500人的大型多媒体教室和300人的大型阅览室。2002年8月,经政府协调,郊区开发公司建成了尹莹中学学生公寓大楼。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建成国际标准的400米塑胶运动场,可容纳4000人观赛,拥有10综合活动教室。原餐厅改造为双层餐厅,增加用餐面积1300m2,扩建操场近2000m2,设立篮球场6个,乒乓球台20张。2004年9月,尹莹中学教职工自筹资金,在塑胶操场北侧新建了一座文教中心大楼。

从2003年底开始,学校投入巨资建设新的校园网,连接城域网,建立14电子备课室。2004年5月,学校投资40万元,在理科楼建设了14标准理科、化学、生物实验室。10月,165438+投资22万元,在理科楼配备2个学生计算机教室。2005年2月,学校又投资1万元,完成了44个教室的多媒体配套建设工程。科学楼新实验室建成后,学校于2005年8月将原实验楼改造成师生文化活动中心,大大改善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自1997考上清华以来,保持了11年的清华北大双录取记录。截至2007年9月,已有3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近年来,高考成绩举世瞩目:2003年高考,365,438+09本科一本线上线,一本线上线率52.25438+0%,位居阳泉市第一。2004年高考,尹莹中学503名学生达线,达线率66.8%,创下并保持阳泉市最高纪录。2005年高考,尹莹中学437人,成功率42.3%,仍居阳泉市第一。四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和北大。2006年、2007年高考成绩稳定,有7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如今,尹莹中学已成为一所拥有48个教学班、2600多名学生、校园总面积110亩、建筑面积40000m2、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气势恢宏的“三晋教育第一门”的大型现代化普通高中。现代化的综合教学楼、综合办公楼、科学楼、学生公寓楼、大型餐厅在绿树掩映的露台、花园小区中脱颖而出,一路领先;先进的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电教中心、图书馆、办公电子办公系统、多媒体报告厅、高雅的学生阅览室、师生活动中心,组成了一个追求卓越、释放生活的棱镜,折射出今天尹莹中学的不同时期,一座充满活力与灵气的智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