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雨的一生
1927春节过后,李诗雨和兴隆镇李镇店村的同学李燕珊来京。李燕珊当时就读于北京的俄罗斯政法大学,后来并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俄语。在李燕珊的指导下,李诗雨考上了北京宏达学院中学部四年级。毕业后考入国立北京政法大学。1930暑假期间,、邵桂丹、刘吉田等十几个同学回到家乡,组织巴彦的大学生与张家洲等人一起出国留学,开展了驱逐巴彦县县长曲贪官的“驱曲”斗争。1931年,李诗雨加入了法政大学的地下党组织。1年“九月19318”事件后,北京学生南下示威,要求南京政府出兵抗日。李诗雨担任北大法学院学生示威的总指挥。但国民党当局对全国人民强烈的抗日要求无动于衷。当李诗雨和一群爱国的年轻人渴望为国家服务而别无选择只能志愿服务时,他们义愤填膺。他们都决心参军,杀敌报国。中共河北省委、北京市委号召东北青年回到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4月,李诗雨受中国地下党组织派遣,从华北潜入哈尔滨,组织抗日武装。到达哈尔滨后,我住在抚顺宾馆,与地下满洲省委取得联系,遵照满洲省委的指示,与呼兰、绥化、庆城等地的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回到家乡兴隆镇,在女峰沟找到了我童年时认识的亡命之徒“青山豪”(名叫王应奎)、姐夫龙庆海、舅舅孙贵、舅舅刘强。宣传完抗日真相后,这些人都表示愿意加入抗日义勇军。经过几天的奔波,李诗雨已经联系了3000多人,并决定以兴隆镇金河后众药店为地下联系点。我去巴彦中学找校长孔庆耀和自卫团总经理王家山。三人有强烈的抗日救亡思想,志同道合,一致同意组织* *抗日武装起义。此时,张家洲也来到巴彦县,决定联合起来商讨抗日大计。一切事宜谈妥后,李诗雨回到兴隆镇,通知联系的人员携带武器到瓦丁桥参加抗日武装起义。临行前,张家洲委托李诗雨到百魁堡余家粉坊找余九宫(后改名为于天放),告知相关情况。此时,正当满洲里省委戴某来兴隆镇了解工作,想看一看他发动的队伍时,李诗雨带着戴某去百奎堡找余九宫,在百奎堡车站遇到余九宫要去呼兰,说明天回来,让他们在家等着。但是过了两天,余九红还是没有回来,于是李诗雨只好回到兴隆镇。然后安排王应奎、龙庆海、刘强、张功贤等人带领的队伍出发,分头向卧星桥进发。由于在百奎堡耽搁了两天,这是李诗雨等人到达瓦兴桥后起义的第二天。当时只看到孔庆耀和王家山,没看到张家洲。原来是出了意外,张家洲把队伍拉到了东山里。王家山、孔庆尧、李诗雨等人决定另立黑龙江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推荐王家山为总司令(又称统帅;李诗雨任副司令员、副司令员兼秘书长;孔庆耀为参谋长;邵贵新为军法处处长;王长龄担任副官长;王英奎担任第三小组组长;邵桂丹为第四小组组长;刘强担任联络人员;张功贤任第三支队二中队长;龙庆海是副官联络室的联络官。
这支队伍后来被王家山策动,成为齐齐哈尔的伪军,而李诗雨、邵贵新、刘强等人则去兰西联系合作战争。李诗雨回到哈尔滨找到了满族省委。因原联系地点发生意外,未能取得联系,不得不返回北京法学院继续学业。团队解散了。经中国地下党组织批准,李诗雨回到北京法学院学习。
1933年春,日军威胁平津,大战一触即发。中国地下党决定以安葬被军阀张于4月28日吊死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方式,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爱国者的群众运动1927。* * *地下党组织通知李诗雨参加李大钊的丧事,并承担保护亡灵的任务。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送葬时,民众坚持将灵柩送往万安公墓,不怕当局反动军阀的暴力。1934年,李诗雨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被中央党组织派遣加入东北军。经中央法学院党支部书记张敬载介绍,
去为张工作。张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东北军任连长、营长。当时调到东北军张学良公馆警卫室当主任。李诗雨经张学良推荐,潜入Xi安“剿总”第四处,任中尉办事员。开始在地下工作。1936年2月,李诗雨前往古城Xi安,接受地下党赋予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了解东北军的基本情况;二是做张学良住处的警卫人员和“剿总”各部门人员的工作,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李诗雨利用张学良担任张学良住处警务室主任的便利,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那是12,12,Xi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就在那里。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李诗雨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指示留在天津,仍从事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后进入上海伪保安总部和南京汪伪政权伪警察局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5年8.15日日军投降后,李诗雨闯入军阀江特的山洞对付敌人,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6年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拘留,1949年2月经中共中央解救后被保释。出狱后,他继续在党中央的安排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