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县蓝田中学校史

新亨蓝田中学,原名蓝田学院,位于新亨市场西北角。追根溯源,最早的前身是蓝天书店。

书院兴于唐,兴于宋,在庐山白鹿原书院创建的影响下亦步亦趋。宋末,京城秀才郑国翰(先授莆田令,后任兵部大夫,与朱同列),见国事日盛,于是回乡,在蓝田建了一个书村,取名蓝田书村,就是现在的丰顺县汤溪镇。

石头祭祀小学。为了培养人才,召集学生讲课。朱每次来揭阳都会住在这里。离书店后面几英里远的地方有全飞岭。形势多山,城墙高耸,周围有几十层山。上面有弹簧,飞空了。郑国汉在其间做揽胜馆。朱游览《落汉明泉》一书,留题:一路风烟萧瑟,几鸡犬野。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蓝天书店,原本以土为墙,瓦为顶,八百多年间几经变迁,直到改革开放党将其换成五层教学楼,改名为“全飞学校”,学生400余人。它的网站,只有一个铭文,是过去的事情。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新亨状元桂味上书知县王典捐建书屋,王恭随后命倪等人监造,布迪朗在山东麓建书屋,改名蓝田书院。租院外的园子,七岁就能得到七千多本书。太子在攀西大岭乡划拨黄埔园120多亩,租金22两,作为师生礼物。然而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这里变成了危房。同治十二年(1873),军事统帅方耀、知县周世军迁至新横别关,即现在的地址。

兰天书院,南北向,主座三进,两进天井,俗称“三大殿”。大堂正门挂着四块蓝天书院的浮雕匾额,笔法苍劲。中殿东西厢为纪念室:一间为“汉宣室”,一间为“竹宣室”;后殿位于二楼,楼上正殿是春秋祭祀孔子的塑像所在地。后楼两端由四间房和两个天井连接,形成一条长长的后楼巷作为整体巷包;主座两侧有小巷,二十里有四条小巷,在正厅中相对。桃李竹环绕,古色古香。

蓝田书院是蓝田都城的最高学府。当地士绅很重视,聘请名人老师。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这里学习。当时的福建巡抚兼船政大臣丁日昌原籍丰顺,晚年定居荣成。每当他回丰顺探亲时,都会顺道去信恒一趟,询问学校行政情况,关心学生的学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废科举,兴新学”的大改革下,蓝田书院更名为“蓝田高级小学”。由于学制改革,完成学业受到限制,一些新编学科由名人授课。除了本地学生,所有人都和荣成学生一起,来到这里读书,以“士”的身份毕业。1937抗日战争爆发时,谢海燕(著名画家,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出任蓝田小学校长。当时附中预科班。1939秋,蓝田小学改为“蓝田中学”。第一任校长林宜生(西昌外地人),因政治原因和经费问题,于1942停办。1944,王继任校长。这时,学校的大部分财产都被乡绅侵吞了。王校长向饶平县县长刘德轩(汾水人,玉湖人,蓝田中学原董事长)集资,刘大力帮助,于是购买了必要的学校家具,蓝田中学又有了起色。

抗战胜利后,揭阳县政府于1946+02批准立案,蓝田中学更名为“揭阳三中”,成为一所民办公立学校。1950年春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教育局派黄宏图任校长,接管揭阳县第三中学,1958年正式成为完全中学。此后,随着时局的发展,几经更名:卫东中学、新亨中学,直到90年代才恢复蓝田中学的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