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鲁迅的文章在高中和大学课本里越来越少了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选文的范围日益多样化。黄健说,“鲁迅不是完人,中国的阶级不是鲁迅的阶级。从许多鲁迅作品中取几篇,选一些经典作家的名著来充实教材,也是一件好事。”

“谁不选鲁迅?”黄健问,“鲁迅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他建立了新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价值观。他的文章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这是鲁迅在语文课本上的独特价值。关键在于选哪个,怎么说。学生能走近鲁迅的精神世界吗?”他举例说,对于中学生来说,鲁迅的一些杂文的历史脉络比较复杂,去掉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路人”要选:生命面前是坟墓还是鲜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这样的文章能启发青年学生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应该入选。

与人教社出版的旧版高中语文教材相比,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部分作品被删除,部分书名有所改动,但有一个基本限制,就是要保证中学生能读到鲁迅最经典的名著,比如《祝福》。

“我在写中学语文教材的时候,经过反复阅读和比较各种作品,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到,鲁迅作品的语言、篇章结构、写作手法、思想感情,显然是在所有人之上的。比如他塑造的阿q这种典型的文学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是无与伦比的,也就是说这个不能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铁贤表示,鲁迅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由鲁迅的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决定的。“不是鲁迅需要我们的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的支持。”

鲁迅消失了,金庸出现了。

近年来,所谓“鲁迅消失了,金庸出现了”的语文教材改革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指出,这是大势所趋。只要稍微关注一下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就会发现,随着文学史的改写,对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金庸等作家的研究越来越多,对鲁迅的研究也不再是排他性的,而这段文学史的书写,必将影响中国教科书的面貌。也有人指出,中学语文教育不等同于文学史学习。

多年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邓国伟认为,在当前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中,许多以前不太被重视的作家相继浮出水面,这是非常丰富的,但不可能想象21世纪的语文课本中没有鲁迅的作品。有人认为语文课本里只有鲁迅太单调,应该加上梁实秋和金庸。这无可厚非,但必须强调的是,丰富不等于做拼盘。不是说梁实秋、金庸等同于鲁迅,也不是说他们的文学价值在鲁迅之上。鲁迅绝对是语文教材选择的重镇。

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汕头大学教授、中学语文教师的王辅仁认为,学界有些人有排斥鲁迅及其所倡导的方向的倾向。有些人批判鲁迅,照顾周作人,这是极不正常的。仅仅因为社会上各种不正常的思想和情绪,就慌慌张张地删除那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章,无疑是短视的。

王辅仁说,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同于文学史的编写。最根本的是关心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的增减,本身问题不大。关键是在什么情况下谈这个问题。如果社会普遍重视文化精神,哪怕少选几本鲁迅的作品也是可以的。如果个人主义盛行,很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那么在这种氛围下,鲁迅的作品是不可或缺的。鲁迅的《药》、《追忆似水年华》等文章,充满了对社会正义、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对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和思想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黄健对中国教育和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尴尬深有感触。他说,现在仍有很多人用那些刻板、僵化的程式化语言来解读鲁迅的作品,这与近年来对鲁迅精神的生动阐释和各种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