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佛塔历史背景介绍

荆州佛塔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的特色景点。它包含了许多典故和历史传说。这是一个超级酷的文化景点,每天吸引大量游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荆州塔全称释迦牟尼佛塔,俗称荆州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现景县中学)西北角。它是开福寺的主要建筑之一,早已废弃。

荆州塔在国内享有盛誉,与沧州铁狮子、肇州大石桥、正定龙兴寺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省古代文房四宝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荆州塔建于北魏高宗年间(452-453),距今已有1550多年的历史。公元845年,唐武宗大佛被毁,京州塔连同寺庙一起被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建立光禄寺,并按宋代建筑风格重修荆州塔。

明朝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郎等僧人修建开福寺。龙年元年(公元1567年),开福寺的僧人修建了千佛阁。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1),水军金应龙、高承差重修开福寺。至此,已形成以塔为主体,无量殿、千佛阁、东殿、西殿、山门、神道等布局合理的开福寺建筑。1967年,千佛阁、无量堂作为‘四大老建筑’被拆除。

1973年春,重修荆州塔时,在铜葫芦顶部发现了三部明代木质佛经和九卷,以及一尊释迦牟尼横置铜佛。

大乘莲花经六卷,大乘经一卷,药师刘如来功德经两卷。

荆州塔平面呈八角形,共12层(外观13檐),座平,二层以下为亭式砖塔,总高63.85米,面积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塔基础为石材,塔身为砖筒结构,外围为厚厚的砖墙,中间为砖砌塔心柱,两者之间形成回廊。每个外墙的四个正面都有券门,可以用来登塔观景;

二至四楼和七至九楼的四个角落有不同几何图案的百叶窗。每层外檐为砖形筒拱,一层下檐为五铺双凸,清代重修,风格有所变化。其他形式有双桥和五店。

一、十层,斗拱无斜拱;二楼、六楼,墙角铺斜拱;第三至第五层、第七至第九层、第十一层和第十二层每侧中间各有一个斜拱。

每层楼的屋檐都是用重叠的砖砌成的。一楼和六楼走廊两侧的墙壁是斗拱撑棋,现已破损。回廊的顶端是砖券。

塔芯墙每层中间设置一个砖梯。单层砖梯为南北向,双层砖梯为东西向。为了减少磨损,台阶边缘加90mm60mm硬木,砖梯圈至12层。

在一楼的塔中心地下有一口井。它最初是否是一座地下宫殿,需要进一步研究。有一个2.26米乘2.26米的塔室,四壁铺砖仿木做两足斗拱,砖铺成斜拱。

塔顶是由砖块重叠而成的沉箱。从二楼到十一楼,第二个正面有一个壁龛,没有梯级,壁龛顶部是一个四边形的沉箱。

一根直径为300的木柱矗立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