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纪律管理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中学(尤其是初中)课堂纪律的管理,长期以来困扰和困扰着一些教师,尤其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刚刚登上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更是捉襟见肘,无可奈何。在课堂上,有些年轻老师经常被学生说得脸红脖子粗,有的甚至因为学生调皮而掉眼泪。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他们的课堂上,也经常会看到大声喊叫、拍打讲台,或者骂人、对学生大吼大叫等尴尬场景。久而久之,学生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只打雷不下雨”的做法,结果要么收效甚微,要么适得其反。为了帮助教师解决课堂纪律管理的难题,摆脱困境,提高教师教学的幸福指数,我把自己多年教学生涯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作为* * *鼓励。第一,借铃声是对上课的提醒和警惕。它不仅提醒学生准时步入教室,安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还提醒教师站在学生之前的教室门口,等待学生进入教室。但由于初中生生性活泼,再加上课前或课后热闹的狂欢,他们已经对上课的预备铃视而不见了。即使进了教室,他们依然兴奋不已,有的追着喊,有的笑着推,有的搬着桌椅。他们总是很难马上安定下来。所以,准备铃响后,老师要督促学生各就各位,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比如文具、书本、笔记本、教具等等。同时,老师也可以借机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打开书本,准备大量的媒体,上传下载文件等。同时,当正式上课的铃声响起时,师生起立互相问好是一个不可或缺又被忽视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让他们从一开始上课就静下心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时候老师要做的是:学生站不直,没做好;学生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回答,学生不要安静,不要坐下。不要用声音打招呼,不然学生坐下后会很吵。第二,巧用眼睛。学生坐下来,可能会有人一时静不下心来。这时候,老师不要忙着马上开始讲课,而是用平静而慈祥的目光环视全班,等学生完全安静下来,再带着愉悦和欣赏的心情引入新课。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同学会讲小话,玩动作,不翻开书本,用手托着下巴,想着别的心事,懒得做笔记。此时,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不使其他大部分学生感到异常,老师可以不露痕迹地继续上课,用善意的眼神提醒这些学生,这样既达到了不影响课堂,又暗示了开小差的学生,一举两得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巧用眼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眼睛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接收声音效果;可以让师生发声,碰撞;它寓意着老师的心,殷切的心;它能安定学生,平静不安;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眼睛是一种希望,一种希望,一种召唤。第三,善用声线。不同性格气质的老师,在课堂上的声音风格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善于组织教学的老师,对语言的音量、声调、语速运用得当。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声音风格,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毋庸置疑,声音大是一种激情,但不一定是激情;相反,窃窃私语未必不是激情,有时比大声更好,有时甚至是无声胜有声。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一节课总是听到老师一成不变的声音,这样的课堂纪律管理肯定不会成功,学生不分心才怪。我经常在课堂上这样做:个别同学心不在焉的时候,我的声音会突然升高,心不在焉的人会吓一跳,而不知情的同学会认为我是在宣传自己的激情,或者大声强调某个知识点。另一方面,当很多同学坐立不安的时候,我很少大声嚷嚷。相反,我把声音调得很慢,学生们几乎听不见。当我保持沉默时,学生们也会变得沉默。有时候老师在要强调的地方故意用一种介于学生可能听到但很难听到的声音,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因为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固化注意力。所以,善用声音是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声音是组织教学的生命线。是师生感情的交融,是爱的呼唤;可以让学生沉默,期待;能让学生挠头挠腮,皱眉沉思;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和跃跃欲试;也会让走廊里的人停下来听。声音是教学的生命力!第四,常见的物理老师上课时不能总是双手反剪站在讲台中央,更不能双手撑在讲台上解释自己的疑惑,讲一讲。适时走在学生中间,可以让耍花招的学生收敛,可以叫醒趴着或者睡觉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最容易累到耳朵和眼睛。刺激耳朵要用声音,刺激眼睛要用直观的场景和动作。教师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和乐趣。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老师从一个教学环节转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学生难免会闹上一阵。这时候我一般会把食指放在嘴唇中间,轻轻“嘘”一声,效果不错。每当学生发完习题或试卷后,觉得很难静下心来,我都会双手击掌,直视他们。当我背对着学生在黑板上写字,听到身后有不愉快的声音,我会重重的一击写完的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然后突然转身,结果就是“消失”。肢体动作是一种语言,无声、直观、生动、洒脱。它能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学生。很多老师不经意的行为和投入,可能会让学生一辈子都记得。5.偶尔使用打气的话是一种幽默和风趣,既能活跃和放松课堂,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记得有几次,我在给学生做英语听力训练的时候,有的学生在我的听力材料播放到一半之前就已经把答案都选好了,然后就开始走神了。看到这一幕,我苦笑了一下,然后对全班说:“某某最近听力进步很快。你看,他已经答完了。”这位同学听到后,本能地用手捂住了纸。我很尴尬。其他学生先是吓了一跳,然后都笑了。鼓动是一种巧妙的诱导,可以启迪学生沉睡的心灵,打开学生知识的尘封世界。每次看到学生用手托着下巴,盯着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我都会向他们推荐:“大家看,某某同学上课很专心,你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听到这里的同学会立刻放下手,悄悄打开书本,偷偷拿出笔,开始专心听课。所谓“给它一个桃子,还它一个李子”也是这个道理。刺激是一个无害的谎言,它可以把批评的对象变成表扬的对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难免会有同学趁机说一点。这时候我会对学生说:“看来你是跃跃欲试了,别急,我马上给你机会。”事后,这位学生很好地回答了问题。因为我给他台阶,也给他刺激和思考的空间。鼓动是兴奋剂,是强心针,可以让叛逆的学生重新叛逆,重新走上正轨。小组讨论时,有些同学浑水摸鱼,讲小话。更有甚者,当老师提醒一个同学不要说话时,他强词夺理,大声反驳:“我没说话,我在讨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温和地对学生说:“那个老师误会你了。希望你给我看看你后来讨论的答案。”为了挽回自尊,不丢面子,学生会尽全力或者给你一个惊喜。因此,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恰当地把握激励因素是一种技巧,也是一招妙棋。第六,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要少批评,但要不谈要点,绝不纠缠。因为过多的批评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后遗症:一方面会破坏课堂教学氛围,影响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会让老师不高兴,从而打断教学思路。老师千万不要对犯错的学生大喊大叫,更不要吹胡子瞪眼,敌视对待。否则学生会认为你这个老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从而从敬畏变得有恃无恐,最后无动于衷。更糟糕的是,有些老师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守不住老师的底线,说出一些有损学生人格或尊严的草率话语。于是,叛逆的学生要么在课堂上顶撞,要么事后抱怨,让你尴尬,无所适从;内向的同学会对你咬牙切齿,怀恨终生;其他学生会小声对你说:“坐直了,注意了。”请问,还能上这样的课吗?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少用批评,最好不要批评,或者用其他方法代替批评,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综上所述,课堂纪律的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既不是机械的说教,也不是任意的责骂和惩罚,而是需要教师才华的展示,个性的渲染,人格的魅力。在老师的每一堂课上,如果你真的想像上面说的那样管理好课堂,就必须努力练习,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