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博山区人民政府2009年工作报告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积极应对挑战、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

(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形势明显好转。去年初,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急剧恶化。我们地区的经济遭受的损失和全国一样多。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发展大幅下滑,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信心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和挑战,我们紧密结合博山实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决策部署,全力遏制经济下滑势头。经过不懈努力,一季度经济逐步企稳向好,二季度明显回升,三季度进入快速上升通道。预计全年GDP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12.23%。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6%和9%。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32.5亿元和6543.8+0.3.6亿元。加强产业运行协调调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电力、燃气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各企业积极投资,投资项目,拓展市场,加强管理,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36.1%、46%、58%。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国税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区级增长12.47%;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商业景气指数都有很大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国税、工业利税等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

(2)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按照“手快、拳头重、措施准、工作实”的要求,积极谋划、争取和实施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而好项目。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480个,同比增加1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涉及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民生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结构调整、发展潜力、社会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奠定坚实基础。其中,3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5亿元,2× 30万千瓦机组、节能玻璃、5万吨钛白粉等22个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开展“项目换年”活动,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29个,到位资金9968万元,完成投资4.4亿元。完善政府融资平台,争取近6亿元信贷资金用于“两区三村”建设改造。华诚集团精密减速器和加速器、BAIC海华汽车零部件、博邦科技核设备及配套材料产业园、路桥新材料、海州粉末冶金、山东陡河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全力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一核两区三区”城乡产业布局和“一城六镇二十乡”城乡村庄布局规划,大力实施产业调整升级工程,出台新工业区、老工业区发展规划和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政策,实现城市核心区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改造突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规划实施年度投资58.4亿元的143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实施国家科技计划2项、省科技计划5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515个百分点。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驱动战略,被授予“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区”称号,被命名为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优质泵产品生产基地,汽车钢板弹簧产业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金晶集团获得2009年度省长质量奖提名奖。陶瓷产品欧盟标准检测认证中心成立。华诚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淄博陶瓷、博山玻璃、菊池桔梗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11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加快企业融资方式转变,山东华旅在天交所上市交易。狠抓节能减排,5个减排项目建成投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削减量分别达到820吨、3800吨;大气环境专项治理共投入6543.8亿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2天;实施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白塔污水处理厂以及符晓河、白洋河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等水污染防治工程,符晓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有机农产品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猕猴桃、茶叶、金银花、“黑五”等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池塘边的有机桔梗、板栗被列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3种农产品获得有机或有机转化认证,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2.5万亩。有机农产品推介会已在北京、济南成功举办,博山有机品牌全面打响。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期,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对石马水库和1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4)全力打造鲁中休闲居住城市,城市功能和形象显著提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全镇总体规划率达到100%,完成机电产业项目区、北山路、姚家峪等重要地段和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抓好博山客运中心、温江公园等40个年度投资4.23亿元的城建重点项目,凤凰山西路、西过境路雨污管网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两区三村”建设改造全面启动,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投资51万元。铺设天然气管网14公里,新增天然气户3293户,新增企业18家,新增供热面积14.5万平方米。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重要路段和节点的建筑立面、绿化亮化、地下弱电等,投资3000万元改造25条背街小巷、7个老旧小区和城市照明设施。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顺利通过验收,新增园林绿地40.2公顷,造林2.3万亩,道路绿化120公里,森林覆盖率52.3%。集中开展城区“治脏治乱”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实施市容精细化管理,城区道路保洁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全力协调解决遗留问题,成功盘活府门商业广场。深入开展“生态旅游年”活动,推出旅游年卡和“一票通”,规划实施姚家峪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博山)刘涛文化城等项目,成功举办中国陶瓷玻璃艺术大奖赛、中国(博山)泵业机电产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博山)孝文化旅游节和千人摄影进孝乡等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优秀生态旅游。袁泉镇创建为山东省旅游强镇,燕文江祠和莲花山公园分别被评为国家AA级和A A级旅游景区。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1%和21%,“冯涛刘芸休闲博山”的城市形象日益凸显。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博山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财力向民生领域集中。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支出分别增长64.6%、23.6%和30.9%,为民承诺的12件实事全部完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就业和再就业10000人,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除。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9万人和4.2万人。城乡低保得到充分保障,改造农村危房720户,建设廉租房90套,向1669户家庭发放廉租房货币补贴。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条件,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开展危房校舍维修改造。完善公共* * *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市第一医院病房楼扩建和4个镇卫生院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区医院社区康复综合病房楼完成主体工程;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公共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年”,稳定了低生育水平。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通过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评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陶瓷与玻璃艺术之乡”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取得良好成效。博山运动员王怡获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铁人三项冠军,实现了我区全运会零金牌的突破。扎实推进强基维稳工程,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军民关系将更加和谐。统计、物价、广播电视、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史志、档案、农机、人防、气象、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倡导认真、专业、务实的工作作风,聚焦重点、解决问题、寻求突破、推动发展。创业攻坚的氛围更加浓厚。积极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CPPCC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NPC汇报、向CPPCC通报,认真办理NPC代表建议和CPPCC提案。大力开展综合治税,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集中财力保障民生、运营和稳定。深入开展土地执法专项行动,综合治理私开乱挖小煤井和小煤矿。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改善政府服务环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扩大政务公开,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新行政复议方式,完善信访复查制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代表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是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监督支持,是全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CPPCC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 驻博部队和武警官兵,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博山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基础不平衡不稳定,企业生产要素和国内外市场约束并存,扭亏增盈任务艰巨;长期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强支撑的大企业、大项目相对较少,高技术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环保节能减排任务重,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管理不够精准,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尤其是在物业管理、管网、便民市场、市政设施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增加财政收入的压力与满足各种刚性支出需求的矛盾尖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政府机关作风仍有待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