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另一边,王家新的信息
王家新。他曾用笔名北新和庞家,是一名文学教授。他的《山那边》被收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2010版)1957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进入湖北丹江口市小川中学。1974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小川农化厂工作。65438-0978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1982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云阳师范学院任教。1983参加诗歌杂志组织的青年诗歌会。1984年写了《国画》、《长江诗》等一组诗,引起广泛关注。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送别与纪念》。从1986开始,诗风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凝重,告别了青春写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印象》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国做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和创作课。著有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游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王家新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楼梯》(英译,伦敦威尔斯维普出版社,65438)。1989)、《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文学随笔对保密的热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坐低》此外,他还主编了《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冯春文艺出版社,1987)、《当代欧美诗选》(冯春文艺出版社,198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的诗: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中国当代诗歌经典》(冯春文艺出版社,2003),《保罗·策兰的诗》(与胡睿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曾参与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颜丽琴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视野》,并担任高一主编。多次获得国内多种诗歌奖项,多次获得教育学院科研论文及作品一等奖。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歌作品和诗歌文章被选入多种重要的国内诗歌和理论批评文集,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山那边》这首诗被人教社选入初一语文教材和湖北教育版语文教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一个刚从偏远山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和父母工作生活在五六个地方,所以写下这首诗,是因为他的童年充满了幻想。诗歌《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为高中二语读本。从1990年写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欧洲之行期间写《海边的孤独屋》、《卡夫卡》、《觉醒》,他在中国诗坛的影响逐渐增大。这些流亡或准流亡诗人的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来源。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写出一部难得的诗歌写作史。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令人警醒的独白,有着令人痛苦的意味。1996之后,以伦敦散文和挽歌为代表,开始了新的诗歌探索。他出版的诗歌包括《棕榈的声音》和《游泳的悬崖》。王家新似乎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换句话说,他的个人气质几乎与他的诗歌所呈现的审美风格一致:简单、坚定、看似深邃。我指的是冬天的樵夫,卡夫卡或瓦伦蒂诺的叙事。至于那些嵌在大量洋人诗词里,美其名曰互文性写作的东西(看起来就像一面中国劣质水泥墙,上面覆盖着五颜六色的外国玻璃碎片,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我觉得这与一个诗人的真诚之作无关;换句话说,他们创造了另一种风格的王家新。在真诚的王家新,我们充分体会到里尔克名言的真谛:坚持意味着一切。朦胧诗成名于后期。第三代诗歌之后,再到今天的个性化写作,形势变化,潮起潮落。与王家新同时期涌现的诗人,有很多飘洋过海,有很多转向大海,也有很多在西川、海子等迅速崛起的后来者的气势和才华的压力下靠边站。而王家新却一直不为所动,而且经久不衰,逐渐成为当今诗坛的领军人物,与陈冬冬等落后文人同台出现。这一切都表明王家新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独立性。这种性格不仅促成了他在现实中的成功,也促成了他一些优秀作品的形成。毫无疑问,王家新不是一个玩弄复杂技巧并乐此不疲的诗意杂耍者。长期以来,他致力于“深度意象”的创作和挖掘。思考的专注和深度使他能够比别人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或者另一方面,正是思维的深刻性和单一性特征促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从这个角度来构建自己的诗歌王国。在《铁》、《乌鸦》、《楼梯》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触摸到王的诗性特征:语言像钉子一样从多个角度切入单一意象的外壳,试图触及其核心,同时穷尽这一意象的多重内涵;独白的频繁使用使这种意图更加尖锐(对图像而言)和清晰(对读者而言);此外,一种难以形容的忧郁贯穿于字里行间——这是王家新的个人气质在他的诗歌中最直接的表达,增强了他的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力量。这些特点在帕斯捷尔纳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他的诗歌中,帕不再是那个坚持在俄国写作的大师,而是手中的一个意象核桃。王家新在其中注入了他主要的生命感受,倾诉了他隐藏的痛苦和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帕斯捷尔纳克就是王家新。因此,这首诗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比塑造“自我”形象更深刻、更真实的解释了,尤其是对于擅长此道的王家新来说。卡夫卡的辉煌也与此有关。王家新和卡夫卡气质相似:一种灰色的坚定和命中注定的忧郁。这使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奥地利天才的内心,并部分表达他的内心。卡夫卡称自己为洞穴动物,而处于真诚状态的王家新就像一只洞穴动物,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挖掘。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有所成就,这也使他有别于欧阳,他就像一个华到处炫耀他的技能。王者在技术成熟度上就不用说了,不如欧洲。但这恰恰成全了王家新,使他根本不在文字的表面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所以他的一些优秀作品,外表清晰,内涵深刻,具有触及灵魂的力量。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指人心的诗是很少见的,比如濒临灭绝的野天鹅。因此,真诚的王家新是珍贵的。不幸的是,这不是王家新的全部,或者如我所说,还有另一种风格和性格的王家新。人物是风格,诗歌就像一个人。这种古老的命题在王家新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与他缺乏像西川那样“改造”的技巧和意愿有关)。虽然我喜欢王的一些作品,并受到启发,但我不得不指出,他仍然表现出一些虚伪。我是在看《泳崖》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在《帕斯捷尔纳克》中,王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自白:没有北方牲畜的眼泪/风中燃烧的枫叶/人们肚子里的黑暗和饥饿,我怎么谈自己?但是通读完全集,不得不说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一种动情欲哭的感觉,才发现对方是在演戏——王说的是自己没有一切。王把自己的惆怅和失意当作世间唯一的、最高的痛苦,在许多诗中反复倾诉,生怕别人不知道。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心胸狭隘,眼光狭隘,自恋的小男人,为一些小小的失望而叹息,满心的痛苦。看了他的散文集《保密的激情》,我也有同感。在《饥饿的艺术家》中,他也反映了几位外国艺术家的贫困处境和他们独立的性格。然而,使人感到真正使王痛苦和愤怒的是他作为诗人的工作经历。但在更多的文章中,他故作谦虚,流露出自己在国外读书的骄人成绩,以及外行人认为有些听众认为他的作品比米沃什的好的观点。至于“北方牲畜的眼泪”和“人民肚子里的黑暗”,连个影子也没有——当然,诗人王家新也是13亿人民中的一员,表达自己大概就是在替人民说话吧。对此我真的无话可说。只有这样,历史上那些宫体诗人才比王家新更有资格用壮语喊出“我怎能抛下这一切来谈我自己”,因为他们毕竟也描写了一群人的哭泣。后来有幸读到王的长诗《答》,题目与北岛的诞生如出一辙。没想到,我意识到和我离婚的妻子的一些气话在里面。这首诗超重了,然而与北岛铿锵的28行相比,它的境界气度、眼界、情怀站得高低。当然,技术也可能翻新。但是,裸技术如果没有氛围的驱动,只会带来不明朗的后果,更何况技术不是王者的强项。诗人王,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大概很清楚,如果他真的关心和表达“枫叶在风中燃烧”和“人们胃中的黑暗”将会发生什么,所以他只是在嘴上做做样子,并没有实际执行。这不仅使他在北岛面前显得矮小,而且还比不上他所鄙视的沙溢。幸运的是,王家新早就有了一个理论上的烟雾弹来掩护他的轻松撤退。早在《答四十四问》中,他就提出了一句话:只有从文学中才能产生文学,从诗歌中才能产生诗歌。这句话常常被人忽略,但实际上却是一些所谓批评家吹捧的他的“互文性写作”的理论基础。我就想问一句:原始文献从哪里来的?原诗从何而来?生活只能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王家新最好的作品不是得益于他生活中的痛苦吗?一旦他不仅有意识地回避了人和大地,也失去了自己的痛苦,他就只能缩到大师们的语录里,编织一个看似华美却贫乏空洞的“文本”。我觉得在诗中引用外国人的名字和地名并没有错——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某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各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都可以通用——但当一首诗最精彩的部分是外国大叔的名句,全诗的传递、发展和意境都以此为基础时,我实在看不出对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基于这种文体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不仅仅是王)口若悬河、道貌岸然的态度,我只能把这种写作称为:虚伪的写作。在《帕斯捷尔纳克》这首诗中,王家新这样描述诗人的处境和精神:“你的嘴更加沉默,这是//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只是忍受,忍受,为了得到/活着而加深你笔下的刻痕/放弃,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诗中几乎所有的意象都聚焦于时代的苦难:“那些流亡者,牺牲者,见证人,那些在弥撒的震颤中相遇的灵魂/那些在死亡中闪耀的灵魂,还有我//自己的土地!”北方牲畜眼中的泪水/风中燃烧的枫叶/人们胃中的黑暗和饥饿...“面对苦难,唯一的选择就是承受。帕斯捷尔纳克只有承受更疯狂的暴风雪,才能捍卫他的俄罗斯,而他承受的结果是不再痛苦。”这就是幸福,从心底升起的最高法则。“诗歌本身已经明确表达了这些意图,把它能说的都说了,这在90年代初的中国是很震撼的。所以这首诗一经发表,就流传了一段时间。它以个人的智慧和悲伤认可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形象,进而建立了一种要求承受苦难、直面灵魂的高贵的存在尺度。也许后者是促使王家新写下这首诗的更根本的动力。这种存在的尺度是帕斯捷尔纳克给出的:“这就是你,你从一个又一个灾难中找到了我/考验了我,让我的生活突然痛苦起来”;不是苦,是你最后承受的。/还是势不可挡。来找我们。//探索我们。它要求一种对称和/或一首比回声更令人激动的安魂曲”;这是你眼中的悲伤,询问,质疑,压迫着我的灵魂。显然,这首诗中的个体化倾向强调的不是退出时代,也不是逃避对时代的责任和对传统的绝对反叛,而是人与世界的必然相遇,表现为个体主动继承了过去的人类精神,并凭借自身的存在承担了时代对人类命运和生活的一切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帕斯捷尔纳克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象征。他是王家新为自己和同时代人所代表的精神高度,以此来反省自己,涤净心中的迷雾。正是通过这种承诺,个人才能真正成为个人。这意味着告别时尚的热潮和喧嚣,穿透轻浮的言语和行为,坚持一个真正属于内心良知,属于全人类的原则。这个原则在诗歌中的体现就是,虽然不能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但是要按照自己的心去写。这意味着这首诗揭示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另一个启示,即坚持内心的写作:“从茫茫雾霭中,它揭示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灵感,而且这首诗本身也在向我走来:它再次构成了对我的审判...“应该说,这首诗确实提供了一种诗意的尺度,写作是个人对时代承诺的具体形式。借用王家新自己写在别处的话,写作是”。至于写作的内化,则意味着“把终身的孤独变成劳动”这其实是帕斯捷尔纳克在他的诗歌中的写照。他一直被歌颂为一个按照内心良知写作的诗人。他用沉默的嘴拒绝了世俗的喧嚣,进入了精神世界的孤独和悲伤。诗中对这一意象的深情吟唱,也是诗人对自身个体存在的确认和内在约束。《帕斯捷尔纳克》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主要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深度意象”。这意味着它自始至终保持着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很少有需要特别解读的修辞,也没有浮在语言表面的装饰性意象。所有的文字都是用来创造一个内化的形象,就是上面说的所有内容。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写作:表达的冲动全部来自诗人最纯粹、最内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