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忠诚和热血的沂南。

1942年4月20日,民国江西日报“钱茂副刊”刊登了永修“义贼”蔡家明抵抗日军不幸殉难的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尤其是永修地区。

蔡家明,永修县九合乡青树蔡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他精通武术,招募了数百名学徒,并建立了一个博物馆来教授武术。但附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专门偷牛马,地上分赃的“绿林盟主”。好在蔡家明的“兔子不吃窝边草”,不仅在永修东门不偷,在永修其他地区也从来不犯。他带领弟子出没于新建、南昌两县,偷来的牛羊牲畜随贼卖,几乎不留痕迹。而且他偷牛选了地主家,穷人家没染指。因此,他的家乡邻居对他并无恶感。

蔡家明是警觉的。传说他有一次去一个地主家偷牛,被主人发现了。地主朝蔡扔了一把渔叉,把蔡的手掌钉在牛棚的木柱上。蔡的手指连着心脏,疼的是心肺。他的嘴说,“它是如此接近,它几乎越过我的手!“黑暗中,房东分辨不出真假。听了蔡一的喊声后,他以为自己错过了鱼叉,拔出了鱼叉。蔡试图逃脱。

1938 10侵华日军占领德安后继续南侵,并于110左右占领何秀以北的艾城、秋瑾地区。中国陆军第九战区的薛岳兵团的五个军部署在武城至箬溪的何秀河南岸与日军作战。这时候,修筑河北岸的人“跑了”,逃到山里去了。蔡家明虽已年过六旬,却无所畏惧,依然一个人住在本村。

薛岳兵团第49军刘多荃部第105师,驻扎在河南岸的陈桥萨坎(今焦冲附近)。有人向老师王铁汉推荐蔡家明,说他深明大义,武功高强,对各地的地理条件也有很深的了解。齐王派人邀请蔡家明为国出力,蔡当即答应。先生起初只以蔡为向导,又因熟悉情况,有时要他带领侦察队到河北刺探敌情。蔡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引导任务,而且每次从敌后回来都带回了敌人的步枪、子弹、机枪等武器。有一次他深入敌后,居然把日军扛着小钢炮(60炮)打了回来。他立即受到了王先生的表扬,并一再警告蔡要小心,下次不要再孤身一人。蔡一笑置之,没放在心上。不久,蔡家明带领50多名弟子半夜游过江,一半潜入艾城,另一半留在城外迎敌,对日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日军一片混乱。等到组织反击时,蔡家明等人已经消灭了几十个敌军,安全回到了河南岸。因此,越来越重视蔡。

1939年,蔡家明率便衣队深入沂南(今蒋易)敌后,不幸被日军发现,被重兵包围。传说蔡玥跳到一棵树上藏了起来。日军到处搜索,没有发现踪迹,于是把“洋狗”找来,一直追到树下,才找到蔡。一时枪炮乱射,蔡不幸中枪,为国捐躯。日军把蔡的尸体挂在树上“示众”,恐吓民众。老师们听说蔡不幸遇难,立即放声大哭,并命令蔡的徒弟无论如何要把蔡的尸体带回去。蔡的徒弟深入沂南,偷回师父的尸体,埋在九合青树蔡村。王先生对他的家人有特殊的责任。后人称蔡为“义贼”,立传以示功绩。20世纪40年代末,吴宗慈教授在编纂《江西通志》时,将《蔡家明传》收入江西字新稿。上世纪80年代,蔡在新修订的《永修县志》中也被收入《人物志》,以表彰其爱国精神。关于蔡的传闻一直在当地人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