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怎么复习?

物理是高中理科科目中比较难学的科目。大多数学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尤其是物理成绩不好的同学,总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上课能听懂听清楚,下课就不会做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我们来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老师对如何学习高中物理的一些建议:

首先分析一下同学们普遍提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上课可以理解,下课不做?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我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比如看一部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都很惊艳,我也知道是这样,但如果非要提笔写,可能写不出别人的水平。听别人的,看别人的文章绝对没有问题,但是自己写出来,成为自己的东西,就没那么容易了。再比如一个孩子会说的话。如果他想写它,他必须经过反复的写作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所以,要想从懂到做,一定要在懂的基础上多加练习,这样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秘,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正是你高中要努力学习物理的地方。如何努力,学习过程中要达到哪些具体要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分析一下。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要把基本的概念、规律和一些基本的结论背下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往往忽略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字面上的东西。导致高三复习中,很少有学生,即使是补习班的,能准确说出自己的物理概念。我不能绝对地说物理概念的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有多大的影响,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体系知识的形成有着内在的不利影响。你说不准一次考试哪道题会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所以,学习语文需要背名言警句,学习数学需要背基本公式,学习物理需要背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这一步,后面的学习是不可能的。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地从课本和参考资料中收集大量关于物理知识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个题目,有的来自一个题目的插图,有的可能来自一篇短文阅读材料。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类,在整理的过程中找出异同,便于记忆。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记忆和遗忘斗争的过程。但需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公式、定理、定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绝对不能像熊掰棒子一样重复作业,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结果只会是记忆比遗忘多。

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体检大纲要求的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小综合,等到三年级知识学完之后再进行系统的综合。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章节之间相互关联,不同章节之间可以相互比较,真正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从综合中逐渐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提高:通过对之前知识的记忆和积累,精心综合,可以提高解题能力。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某一个题目,首先要看问题是什么——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应用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也要运用一些物理一级和二级结论,才能顺利得出结果。可想而知,如果物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看不到题中的给定条件或隐含条件,或者解题时用的公式有误或应该用主次结论,却用原来的公式,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会受到影响,考试得高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提高首先是熟练解题,其次是灵活解题,最后是创新解题方法。这包括同一问题的多解,可以从多解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一题多解,以及解决多个类似问题的一种方法。真正达到灵巧和易用的程度。

总结一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先理解,后记忆,练会用,逐步精通,熟能生巧,勇于创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六个学习层次,逐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确定自己的改进方向和努力方向。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面提到的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记忆、积累、综合、提高,就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过程。他们学会了学习方法,对物理产生了兴趣,掌握了物理实验学科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一定会学好高中物理。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只此一餐。授人以鱼,终身受益。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方法。清华网校学习方法专栏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优秀学生学习经验组成,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开始学高中物理的时候,感觉和初中物理很不一样,好像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差距。那么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我觉得应该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的区别入手,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1.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问题相对独立,而高中物理有知识体系。你第一学期学的新高中?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本身构成一个动力系统。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从力学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运动状态的变化?加速的原因)。第四章分析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比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只在初中介绍,速度的概念在高中描述。速度是一个矢量,速度的变化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可以分为加速和减速。再比如摩擦。高中阶段判断其方向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首先要区分它相对于哪个平面,其次要运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我们就可以求出力的方向。在一些问题中,我们需要运用物体平衡的知识来得出结论。比如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B,上面有一个物体A。现在物体B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拉力,它们只是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物体A是否匀速直线运动?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影响,所以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对象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难,当然也更准确。比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减摩擦力的方法,很好理解。高中要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由物体的状态决定。高中物理也强调:(1)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了解物理事件的过程,区分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要分析清楚。不把过程和物理量的变化分析清楚,就容易出错。(2)注意形象的运用:形象法是一种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很有帮助。但是很容易被迷惑。比如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容易混淆,学生经常会感到头疼。其实只要把纵坐标的物理量区分清楚,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重实验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我们的知识学习和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

2.初中和高中之间物理台阶的原因:

初中毕业后,学生升入高一,普遍觉得物理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这种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脱节现象叫做台阶。根据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的不同,经过分析,步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质到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对很多物理问题侧重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也比较简单;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物理问题不仅是定性分析,还需要大量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不适应这种从质到量的飞跃。

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取知识。初中物理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从形象思维走向了抽象思维。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比较高。比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类的认知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知能力的一次大飞跃。

3.第三个原因是从单因素简单逻辑思维向多因素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和演绎等)的过渡。).

初中生进入高一后普遍不会解题,或者只是把公式搞得一塌糊涂,盲目做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不擅长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

4.第四个原因是从简单的算术、代数方法向综合应用函数、图像、向量运算、极值等多种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转变。

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但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的手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陌生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并掌握其操作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与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差距的事实。那么,这一步就更加突出了。

5.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是第五个原因。

初中生更习惯于由老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或主动地获取知识(包括独立预习、观察和总结实验、系统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另外,理解和记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学生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来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的改变。

3.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物理这种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死记硬背是学不来的。如果你一字不差地背,一题也做不出来。初中、高中、大学分别教物理。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而且一定要用高等数学计算。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

在学校里,我们看到学习好的学生,各科学习好的学生,各科学习差的学生,基本都是这样。除了小概率的先天因素,这里确实存在学习方法的问题。

谁不想成为一个好学生,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努力学习,也就是要敢于吃苦,珍惜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学好任何一门课程,坚信“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坚信付出一点,就应该得到一点。关于这篇文章,请阅读以下两句语录:我从不相信任何先天或后天的天赋,不经过坚定而长期的努力就能成功——狄更斯(英国作家);有些人能远远超越别人,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是他专心学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上面提到的第一项,应该说是学习态度和思维方法的问题。二是明白作为学生学习有七个环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问题→系统总结→课后学习。在以上七个环节中,有很多学习方法。根据物理的特点和“如何学好物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就是在课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本内容,通过课前阅读了解知识、难点和疑点,从而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2)上课专心。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分心。不要自以为是,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因为老师讲的简单就放弃听。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是复习巩固。尽量和老师保持一致和同步,不能自己做,否则完全是自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也有笔记本,一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不懂的地方等。应该被记录下来。课后要整理笔记,一方面要“消化好”,另一方面要补充笔记。笔记本不仅仅是记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还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作业中发现的好问题和好的解决方法也要记录在笔记本上,也就是学生常说的“好问题本”。来之不易的笔记本要编号,以后经常看,能放下就留着。

(3)及时复习。我们应该及时复习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刚学过的新知识的介绍、分析、概括、总结、应用的全过程复习一遍,并与大脑中类似的旧知识进行比较,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学习。在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适量做一些课外练习,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巩固所学知识。

(4)独立做题。要保质保量的独立完成一些问题(意思是不依赖别人)。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还要有一定的质量,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凡是学数学物理的,不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决问题可能有时候会慢一点,有时候会走弯路,有时候甚至做不到,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初学者成功的必经之路。另外,完成作业有五个要求:①字迹工整;(2)制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作业批改分发后,要认真修改错误,装订成册,以便以后复习。

(5)解决问题。有什么问题或者错误,要拿专门的本子记下来,然后通过反思或者请教老师同学来解决。专书取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后需要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管。

(6)系统总结。每学完一节,就要把散落在每一章的知识点连成一条线,铺成一个面,形成一个网,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思维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系统掌握,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从物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到章节,比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7)课外学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读过适量的课外书。这是因为不同的书,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许多巧妙而简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知道的多了,思维就一定活了。

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分别是:先理解,后记忆,练习就行,逐步精通,熟能生巧,勇于创新,从而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