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自主合作

首先,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变指导者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文本整体。

“自主学习”能够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导学案的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每个辅导计划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难点,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目标,结合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讨论与练习”,以及手头的材料,认真阅读课文,收集信息,做好标记,进行初步的整理。同时,教师可以在《自主评价》教程中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课文。以小说为例,可以整理这些问题:文学文化常识,难词,故事情节等等。同时,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即设计一个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分组讨论,如小说中主要人物和形象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的主题,写作的方式等。并鼓励创新提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渐掌握了初步感知小说的方法,为以后阅读小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全面深刻理解课文。传统教学只是师生之间的单一交流。在我们的大班里,不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不经常参与课堂互动。就这样,很多同学弥补错误,不装懂,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以及《合作探究》教程中设计的问题,比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小说是如何刻画的,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和语言是什么。然后各组在课堂上展示,全班讨论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交流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语言和表达自己,并分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信息,相互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更全面、系统、深刻的阅读知识。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绝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平等参与其中。

第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掘信息内涵,拓展知识外延。

“探究”是指在实践中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文本情境营造积极、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中为各类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学生首先要学会质疑。提问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学会提问。(1)抓住题目质疑。在揭题时,让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通过猜来猜去理解课文的思想,从而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果教《星宿变奏曲》,可以质疑题目中“变奏曲”的含义。作者为什么用“变异”这个词?这样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从而解决两首诗在结构和语言上的异同。(2)课后从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学会提问,

这些都是质疑的例子。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和方法,学会提问。(3)质疑关键句。揣摩和鉴赏语言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鉴赏单词和句子方面要多向学生提问。(4)来自矛盾的质疑。比如,老师要启发学生从矛盾中提问,让学生猜测为什么叫“死海”,为什么说“不死”。(5)从课文写作特点提问。

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知道如何解决难题。这时候老师可以开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回答。方法如下:(1)阅读思考上下文,从文本中寻找解疑依据;(2)拓展想象力;(3)新旧知识的结合;(4)用比较来区分异同;(5)举一反三。

同时,解决问题后,在深刻理解信息内涵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容量和教学时间适当扩大知识的外延,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比如,在了解了用事物描述人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联想“粉笔、蜡烛、杨柳、梅花”等事物,并尝试在课外写作练习中运用;以贯穿全文的线索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已在《台阶》、《后退》等课文中使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综合不同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后,学生可以在练习中使用。

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接受式学习的被动局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充满自豪感,从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思考、合作、探究。

最后老师总结,学生整理,内化,使知识系统化。

老师对全文的总结,一方面基于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结合课文的文体特点,再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从哪些方面去突破这类问题的课文。所以,这一步既是这节课的总结,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课堂笔记的整理是内化所学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为了教而教,而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