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喝彩”——地震中的小英雄
3岁,9岁,11岁...花一样的年纪,才是需要呵护的年纪。然而,在当下,这些幼小的孩子坚强勇敢,诠释着生命的勇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让我们记住这些灾难后的场景:9岁半的林浩在自救后,背着一个昏迷的同学走出废墟,毅然返回废墟,再次背上另一个被埋在废墟中的同学;邓,一位14岁的女孩,被武警官兵救出时,还在废墟中打着手电筒看书。3岁男孩郎铮艰难地抬起右手,向营救他的武警官兵敬礼;11岁的张背着3岁的妹妹,震后徒步10多个小时到达绵阳安置点...
灾难发生了。
他们明白,选择擦干眼泪,勇敢面对现实,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负责;我们相信,在即将到来的特殊的儿童节,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灾区儿童发自内心的坚强笑容。-编辑
他们只是对人微笑,尽管这会让人哭泣。
江油市太平街小学张10岁。
希望医院里的人早日康复,以后不要再地震了。
北川县宣平小学的李文姬,12岁。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早日找到一个幸福的家,不要被地震的伤痛折磨。
江油市石城小学祝靖依7岁。
我希望我的好朋友能快点出院,我们可以一起去上学。
江油市建南小学的李,12岁。
我是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希望能早点上学,考个好学校。
北川县陈家坝小学的林立成,12岁。
我的愿望是:希望他们能重建家园,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江油市太平第二中学王祖权15岁。
重建四川,振兴中华。愿中国的每个人都平安幸福。
北川县陈家坝小学的陈爽12岁。
我的愿望是,大家都能早日走出这次地震带来的伤痛,让我们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
——摘自《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
这些稚气的语句,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一书在编辑过程中,被问到“做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时,刚刚经历地震的孩子们在叔叔阿姨的采访书中留下的回答。
5月21日,震后第9天,四川省儿童学会编辑走访了四川省绵阳市下辖的江油市太平二中、樊菲教育学校、太白幼儿园、九洲体育馆帐篷小学。编辑程静波在编辑这些采访资料的时候,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稚嫩的字迹,被感动了,幸福得想哭。她把这些回答分为两类:我想让家人团聚;我希望去上学。“我清楚地看到了地震对孩子们心灵的影响——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这本新书名为《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将于5月30日出版,作为送给灾区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在孩子经受了生死考验后,生命继续顽强生长的印证。
5月17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四川省儿慈会已经迅速编辑了一本儿童防震手册。这本书,从选材筛选到“三审四校”,创下了学会成立28年来出书的最快纪录。5月17日晚,两万本墨香小册子全部送到各受灾点。
令编辑程静波惊讶的是,当他们到达灾区江油时,并没有看到悲伤的一幕。取代痛苦的是,秩序已经开始回归,帐篷小学像鲜花一样遍地开花。
程静波去了九洲体育馆的帐篷小学,那里有50多名小学生。他们从早到晚的课就是唱歌。每节课前,每个人都站起来唱国歌。聊天的时候,他们会更多的谈论自己是如何帮助别人的。他们中有没有没有找到家人的孩子?但是伤心的孩子比例下降了很多。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把状态调整到地震前的样子。
“孩子的坚强真的是大人无法预料的”,程静波感叹道。“也许他们虚弱的身体只是他们的身体,但事实上,他们抵御灾难的能力是强大的——这真的超出了成年人的想象。”
“即使地震的阴霾还没有散去,他们单纯的心里也有一个单纯的愿望。他们会面对人们单纯的微笑。这笑容虽然让人落泪,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80后”和“90后”
5月13日上午,左臂受伤的3岁的郎铮从四周还在冒烟的北川灾区废墟中被救出。被放在用小木板搭成的临时担架上,他还不忘向用稚嫩的右手抬着他的8名解放军战士敬礼。
5月16日,11岁的张背着3岁的妹妹出现在镜头前。这个小哥哥已经背着妹妹翻山越岭10多个小时了。
康桥,13岁,德阳某中学初一学生。地震时他跑出教室,听到教室里的学生在呼救。脱险后,他回到教室,救出了三名同学,却被倒塌的房屋带走。
彭州市通济镇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高峰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不得不停课。这个9岁的孩子和其他5名烹饪志愿者一起,负责彭州通济镇200多名工作人员和救灾志愿者的餐饮。他只会洗碗。他每顿饭洗200碗。
11岁的康杰是映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六楼上课。经过短暂的考虑,她从六楼跳下,脱离了危险。但她不忘救人,冒着生命危险,踏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
什邡市16岁的杨杰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母爱,父亲也失踪了。为了等待这唯一的亲人,他每天风雨无阻,跋涉80公里,不放过每一具被搜救出来的尸体。
他说:“我不会放弃的。那是我唯一的家人。”每天回驻地的路上,姜堰医疗队的志愿者们经常能看到幸存的孩子们站在路边,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们辛苦了!”
这些场景感人至深,让人在悲伤中感到欣慰,在安慰中汲取力量。
他们是灾区的孩子,中国的孩子。在灾难来临的生死关头,他们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而是在内心生长力量,挺起稚嫩的肩膀。面对破碎的家园和亲人的离去,他们用力量、勇气、乐观和善良与灾难和死亡作斗争,让人们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看到了死亡的希望。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新时代的小英雄,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格。当大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钦佩并为他们坚强的意志感到骄傲。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将重新开始。在灾难中磨砺意志,在危机中成长坚韧。这些稚嫩的脸庞和年轻的身影,带给了我们永久的感动和不朽的梦想。“童年的境遇就是未来的命运。”看到这些小英雄,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川、甘、陕、渝灾区的孩子们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涌现出了马健、林浩、肖雪、李阳、邹文、康杰、欧阳宇航、王良、邓青青、雷楚年等一大批青年英雄。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来的当代儿童的优良品质,在这场大灾难的洗礼中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掌声。
虽然汶川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但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危难时刻表现得大义凛然、无私无畏,从容应对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孩子在大灾难来临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人性的坚韧——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但摧毁不了强大的中华民族。
当然,抗震救灾中不仅涌现出了年轻的英雄,人民子弟兵、地方干部群众、国内外救援队、灾区志愿者、每一个为抗震救灾伸出援手的人,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但灾区的孩子们,在灾难来临的生死关头,并没有被灾难和悲伤淹没。他们在大灾难来临时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不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代表吗?这不正是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意义所在吗?
自古英雄少年,英雄少年在中国大放异彩。汶川地震中,灾区的孩子们以勇敢、坚强、舍己救人的精神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我们相信,在灾难中磨砺意志,在危机时刻顽强成长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坚强,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奋斗,更加热爱家庭,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一定能够撑起中国辉煌的未来。蓦然回首,我清晰地听到灾区的少年英雄们热情地高呼:“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在我的青春。年轻的智慧是国家的智慧,年轻的财富是国家的财富,年轻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年轻的进步就是国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