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是怎么起来的?
据考证,当年的中国南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文化共性,所以被现代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代越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把死者放在船形棺材里是对死者的尊重。出于对大山的敬仰,他们将逝者安置在离“神灵”最近的地方,使其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保护后代。几百公斤重的棺材怎么放在悬崖上?从棺盖前后两端钻的穿绳方孔推断,是用吊绳吊起来的。放置悬棺的悬崖后面或两侧的地形一般比较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洞或立木桩,再将棺木吊起。有时先沿崖壁开凿一条平行通道,依次推棺,可将多具棺木集中摆放,省去了很多麻烦。据三国吴人沈《临海水陆志》记载,定居浙江瑞安、福建连江的人与居住台湾省、宜州的人极为相似,都有悬棺习俗。在台湾偏远岛屿蓝雨的雅美人中,这种埋葬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四周山谷环绕,数百里方圆,有“东南一绝”的美誉。游客泛舟九曲溪蜿蜒的绿水上,荡漾在红黑斑驳的岩峰之间,可以看到世界上难以想象的奇观:一口古老而饱经风霜的棺材悬挂在陡峭的悬崖壁上的空中。这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悬棺葬。民间传说将悬棺葬归为崖葬(即风葬)的一种形式。这种埋葬方式可分为几种,如在天然岩石缝隙中用人工楔入木桩或悬棺,用天然洞穴或人工钻岩为孔插入棺材使之半悬空。这几类* * *都有一个“吊”字的特点,所以后人就沿用了南朝顾的名字,称之为“悬棺”。古游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悬棺千具”(《太平宇宙》卷101),一万四千五百年前蔚为壮观,如今仅存不到二十具。然而,悬棺葬并非武夷山独有。据文献记载,到目前为止,它还存在于江西、浙江、台湾省、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许多地区。各个地区的考古学家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和清理。通过碳14的测定和随葬品的对比,认为这些悬棺从商周经汉晋至明清一直存在,应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间流行的一种葬俗。悬棺葬的研究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有人把“悬棺葬之谜”作为通称。本文简要介绍一个与民俗学研究最密切相关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如何形成的?居住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起源的传说:古时,畲族始祖王盘瓠迎娶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打猎务农。因为盘瓠王生于星辰,不能生也不能死,所以死后他的儿孙用轮子和绳子把棺材放在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山洞里。其后裔继承下来,形成了古代畲族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她”字,在古代写成“鲁”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一位伟人去世后,他的棺材被车轮吊在悬崖洞穴里埋葬。上面的传说点出了古人为了“死不入土”而进行悬棺葬的用意。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观念的支配?就笔者而言,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进行过论述。相反,有些人认为悬棺葬是丧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来说,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的墓葬遍布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区。青海乐都刘湾马场式墓葬的木棒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椁都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洞穴墓葬和独木舟式棺椁。悬棺洞墓的出现,本质上是将地下洞窟及其棺椁抬升到一个较高的洞穴的变化。也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人的岩栖做法有关,是人们穴居生活的反映。既然人出生时住在山洞里,死后就应该葬回去。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其实与战争和科技水平有关,没有其他复杂的原因。但反驳者指出,迄今没有数据显示这种埋葬习俗的形成与战争有关。也有人认为悬棺葬是“孝”的表现,或者是为了追求好运。比如唐代文学家张坤,记载了古代的崖葬习俗,说“高者自以为最孝顺”,甚至丢家高悬;元代李京《滇志》记载,辽人死后,悬棺“先降者吉”。有人认为,古代的岳、蒲及其后裔大多隐居深山,将险峻险峻的山川视为生命的依托,或因其可望而不可及而感到神秘,进而将其作为神仙居住或登天之道加以崇拜,于是将逝者的灵柩放在山中的悬崖、洞穴之间,不仅使逝者接近不朽的王国,更重要的是便于依附不朽的王国。如清代董天公《武夷山志》记载了西王母设宴款待武夷山全体村民的传说,并将埋葬悬棺的崖洞附近用于放置棺材的木条称为“虹桥板”,认为全体村民隔空设宴。有学者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目的是沟通道路,虹桥横跨天际,让崖洞内的魂魄自由出入,回归苍穹。但也有人否定这些观点,认为西王母是东汉以后的道教女神,三千年前生活在福建的古越人不可能崇拜超越同时期汉族社会发展水平的道教中的“神仙王国”;至于“土鸡”、“至孝”、“孝”的含义,则是汉文化对后世悬棺葬影响的结果,反映了悬棺葬所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但并非其最初的概念意识。还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的观念中探索悬棺葬的起源。例如,杨军和郑从吾在讨论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一习俗的成因可以在僰人的传说中得到正确的解释(今天生活在宜宾地区的蒲人也叫僰人)。仡佬族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当仡佬族受到疫情威胁时,他们的祖先告诉他们,逃避疫情死亡威胁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岩葬。可见,仡佬族之所以葬于岩石中,是因为岩石保护了他们,这是石头崇拜的一种表现。博人之所以崇拜石头,一方面是如他们所说的,把棺材埋在悬崖上以求平安,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石头能赐给自己,让自己的群体兴旺发达。如《太平玉兰》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石”,“僰人乞子在此考证”。很明显,僰人的岩葬蕴含着以石求子的文化因子——即对繁衍的追求和崇拜。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遗骨的分布,几乎都是在临江的绝壁上,这说明带着悬棺出行的民族具有“行山”的特点,而随葬的工具主要是船形棺和用整木挖掘的轻舟棺。如果从棺木摆放、葬制、葬式等方面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是在原始宗教鬼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惯于水上生活、以造船和划船闻名的人们坚信,祖先死后,鬼去了另一个人鬼分离的世界,但他们并没有离开曾经依山傍水生活的地理环境,仍然会和家人、子孙后代在一起,保佑他们兴旺发达。因此,船形棺或独木舟形棺的主要意义,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普渡的灵魂回到故乡或航行到世界的另一边,而是满足了幽冥祖先的需要;至于把棺材高高地放在绝壁上,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人畜或其他因素对遗体的损害,使先人的灵魂永远安息,在黑暗中得到他们的保佑和祝福(中国陈明芳的悬棺葬)。比较各种意见,似乎石崇拜论和祖先崇拜论的分析方法更合理。但是隐藏在迷雾崖上的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之谜是否被揭开了呢?仍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