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必须从提问开始。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贵有疑”,“怀疑者有觉悟的机会”。发现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必然是对思维能力的极好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会借助参考书和资料解决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动脑,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用已知去解决未知。
1.变“学前教学”为“后学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先学后教”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好策略。让学生自学新课后再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教师要把讲课和阅读与训练结合起来,以筛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为主要目的。特别是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解惑释疑。为此,应把握以下原则: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②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他们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2.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比如,在让学生自己读《变色龙》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建议:“拉尔夫后来说,天热得要命,把他的外套脱下来;后来他说天冷,要穿外套。真的是因为忽冷忽热吗?”这个问题抓住了变色龙的特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拉尔夫因心理紧张而感到忽冷忽热”。但也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拉尔夫并不紧张。他谈论天气,脱下外套,穿上外套,以便隐藏自己,使人们不注意他态度的变化”。这种讨论既揭示了拉尔夫的人格特征,又培养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把握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争论,明辨是非,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比如老师提出了“愚人到底傻不傻?”结果学生们从“他感受到了迂腐的痛苦”、“他知道移山的好处”、“他深刻理解了可动的道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人不傻,智者愚蠢的道理。指出愚蠢的原因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问题。可见学生抓住不同理解的论点对发展思维的重要性!
4.要鼓励学生深入发现问题,教师不仅要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还要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问题。比如在教赫尔墨斯和雕像制作者的时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好像觉得这篇文章不完整。赫尔墨斯听了雕塑家的话后,真的没有感觉,没有反应吗?所以我觉得文章缺少结尾。”学生对此反应强烈,纷纷发表意见。这样,学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既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自己深入发现问题、理解事物的能力。
5.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是独立探究的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思考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这时,如果能营造一个积极、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会空前高涨。所以我觉得不如“给”学生10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生成”一个问题。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黑斑羚的飞翔》的阅读课。在介绍和预习课文后,老师问了以下问题:
1.黑斑羚有什么紧急情况?
2.面对如此绝境,黑斑羚群表现如何?
3.镰刀头羊想出了什么绝妙的办法来自救?黑斑羚第一步做了什么?
4.黑斑羚是如何飞过又深又宽的山涧的?
(1)请找出描述黑斑羚腾空而起的动词。
(2)在跳跃的最高点,哪个动作给了幼小的黑斑羚新生?有哪些修辞手法用来形容老款黑斑羚?
5.成功的试跳给黑斑羚比赛带来了希望。作者在描述其他黑斑羚的飞行时是如何安排的?
在这节课中,老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小问题(更多的老师是根据老师的理解来理解的),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一步步提问,学生一步步输入老师预设的答案。这些小问题把文章“肢解”,就像把文章拆成八块,然后一张一张地举起来问:这是什么?不仅失去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话语权受到了严格的控制。“阅读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来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从而达到认知文本信息的目的。在这种“碎尸万段”(用宇易老师的话来说)的问题指导下,学生是不可能建构自己的“图式”的。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明确而独特的。在这些所谓组织良好的问题中,学生们忙着在书本上寻找现成的答案,机械地表达出来。这种对话中的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去听课文,无法自由理解和表达,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表达。这样的对话一定是狭隘僵化的。
无独有偶,我今年也在教研上教了《黑斑羚的飞翔》这一课,但和刚才老师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我从“对话生成”和“文本解读”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我将向你描述其中一段精彩的对话: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老师:为什么是悲剧故事?
生:由于黑斑羚被逼到悬崖边,老黑斑羚不得不牺牲自己去救幼黑斑羚。
生:我的感觉是悲剧的。因为老黑斑羚的牺牲非常感人,非常英勇。
老师:很好。刚才有个同学用了悲壮这个词,很好。这位同学改了一个词——悲壮,更贴切。中文说得像本书,还不错。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
老师:他们为什么要牺牲自己?
健康:为了黑斑羚的集体生存。
老师:对。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值得学习。
看看这个片段。我没有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而是和他们就课文内容进行了对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在对话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以上事实证明,只有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是可以张扬的。这一点我也有切身体会。比如我在教生命的时候,讲到珍爱生命这个主题,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邢琳子是残疾人,她有没有想过死?”作者选择写这篇文章的动物和植物是弱者的代表。这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吗?“多好的问题!我立刻表扬了这位同学,鼓励他们想了解这个问题就去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很多同学课后泡进图书馆和机房,收集了很多资料,很快就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在日复一日地学习夸父之后,学生们灵机一动,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夸父的拐杖最后变成了一片桃林?为什么不是李子琳和苹果园?”在这个问题上,学生们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有人说,夸父希望后来的人口渴时有水果吃,以免像他一样渴死。也有人说桃林自古以来就和水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夸父希望水也能出现在这个地方;还有人认为,也许夸父的拐杖是红木的...这些都显示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设计正是基于新课标“我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会,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举一反三”是拓宽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养成举一反三的阅读习惯?
1.典型指南,类比旁路。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解剖麻雀”找出规律,教师也要多动脑筋,下功夫揭示“例”的规律。当然,这个典型的例子并不局限于班级。通过典型事例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最终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教”的目的。
比如《邓稼先》中,作者回忆并叙述了关于邓稼先的六件小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件小事:叙述了什么?你想表达什么?能看出什么字?以第一件事为典型,让学生掌握分析的关键,剩下的几件事就能让他们自己“反三”了。
2.推敲分析,比较异同。只有比较,才会有歧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异同和相似之处,我们可能从一件事学到另一件事。如果一个老师在教《看戏》和《口腔医学》,他会重点关注前者如何选择和安排素材,详细写在哪里,为什么要详细写;省略的地方和原因。让学生掌握这个“一”,然后以这篇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反三”——分析后者如何运用材料、安排细节来表达主题。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可以顺着思路,画出后者的“三”。通过仔细比较,得出结论:写一个人一件事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和安排材料,突出文章的中心。
3.作文单元,重点突破。目前,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册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的。由于这种编排体系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要综合考虑本单元的内容,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整体。这样组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的“* * *”和“个性”,突破重点,带动一般,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通过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引导。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2教阅读。即教师带头,师生一起学一两篇课文。教师以常规知识为主,教给学生方法,并提供下一步学生自己阅读的例子。3自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读课文为例,自学其他课文,实现从“举一”到“反三”的过渡。4总结。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三,加强方法的训练,养成快乐阅读、良好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让人壮志凌云”。阅读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教完一篇文章,学生都想去读同类的其他文章。我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方法来激活我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1,问题查询方式
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和解决。还可以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启发,哪些问题最新颖最有挑战性。让学生通过发现和提问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创造力,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我在教鲁迅的《风筝》的时候就尝试用这个方法。众所周知,鲁迅的文章主题深刻,初一学生很难理解。我想,如果我用理性的手术刀无情地解剖课文,也许一篇课文下来我就口干舌燥了,而学生们还云里雾里,不明所以。所以我决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既然他们觉得这篇文章难以理解,就让他们提出这些困难的地方。于是我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承包两个自然阅读任务,然后让他们提出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互相讨论。结果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在对几个句子的理解上。比如,第一组问:“为什么远处飘着一两只风筝,你会感到‘惊讶和悲伤’呢?”第六组问:“我还能指望什么?”我的心不得不沉重。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些句子是理解这篇文章主题的关键。于是,我引导同学们在班里互相交流,及时给予指示:鲁迅知道当年限制哥哥玩耍的自由是不对的,现在后悔了,而哥哥却完全不知道,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特别难过,心寒。结果这篇课文在热烈的讨论中轻松学会了。这是对第四期阅读目标5的最好诠释: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会,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体验感知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受和思考”。“我们应该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因人而异,无法统一。一篇文笔优美的佳作,而不是被老师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花》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播放了孙悦唱的《谢谢》。他们有的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闭上眼睛唱着,完全陶醉在深情的歌声中。最后,让同学们再聚精会神地听一遍这首歌,并在这优美的背景音乐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给妈妈写一段话,把全班推向了高潮。因为我把学生带入了体验的境界,学生们也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其中一个深情地念道:“妈妈,我爱你,谢谢你,我想在你休息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对你说。可是——昨天的我,今天的你,怎么能完全说谢谢呢?”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优美、愉悦、有利于体验的氛围,进行适当的情感渲染,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会作品的魅力,体会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绘画欣赏法
画图赏析法是让学生边读边画,边画边读。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绘画的基础。绘画的关键是将相关的文字描述转化为你脑海中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想象中的内容是绘画的核心,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通过积累、感悟、运用,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著名诗篇。“但愿人长久,千里* * *美”这句名言,曾打动过很多人的心。我最不欣赏诗歌,所以我讲这节课的时候,会先让学生读诗,然后介绍诗的创作背景,最后背诵诗,草草了事。不过我们学校的张帅老师是教这个班的高手。整堂课分为三个板块:遇见诗人,与诗人同行,与诗人对话。在与诗人的会面中,老师介绍了苏轼写这首诗的原因,并做了范文阅读。在场的所有师生都完全被老师的范文吸引住了。张老师的素质很好,学校里一般的阅读任务都是她完成的。然后她和学生一起练习各种形式的阅读,和诗人同行。当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阅读热情高涨的时候,老师安排学生根据文字的意境大胆想象,在脑海中创造一个画面,对着诗人说话,然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来,准备拍摄MTV。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其中一个男同学的精彩描述:离我们最近的是文学家苏轼,打扮成书生,穿着长袍,双手背在背后,一脸愁容;再远处,有亭台楼阁,苍松翠柏,天上挂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从画面中,似乎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受,也是乐观豁达的。这时,一位女同学自告奋勇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诗,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很好,这样整个诗老师就不用多说了,通过交流设计出来的画面也就水到渠成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是我听过或见过的古诗词教学最成功的例子。
4.文本对话方法
一位古代哲学家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意味着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文本对话法是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让他们完全敞开心扉,在道德人格、知识文化、情感体验上相互交流、碰撞,从而产生闪光和火花,促使学生净化和提升道德人格,深化知识文化,升华情感体验。比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进入了童话世界。在课文欣赏的最后,我让学生们大胆想象,为什么皇帝已经觉得百姓说的是真的,却摆出一副更加傲慢的样子,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鼓励学生给想象力插上翅膀,让它飞翔。这时,学生们充满了兴趣。有同学说,皇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两个骗子穿上自己缝制的衣服,在街上走两圈。还有人说,皇帝回宫后大怒,命令部下说:“这两个人竟敢欺骗皇帝,犯了欺君之罪,所以把他们拖出去斩了”;还有的说皇帝把两个人叫入宫,问是哪个国家派来的,有什么阴谋,说实话不判死刑之类的。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与文章的直接对话中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只有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才能有效积累语言,获得良好的语感。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追求的:“对于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意象,可以讲出自己的体会”。
5创设情境的方法
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爱上”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并热爱这门艺术,市教研所所长薛洁把他的教学送到我们学校下乡时,他说:据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语文。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热爱语文吗?我觉得一个不爱语文的语文老师怎么能让你的孩子爱语文是有道理的。既然教学是一门艺术,就要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和方法以艺术美,即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幸福、陶醉。让我们以“水调头”为例。课堂开始时,老师精心创设了一个情境:与诗人相遇,与诗人同行,与诗人交谈,辅以MTV画面,最后以欣赏和演唱徐小凤的歌曲《祝人长久》来结束整堂课。你说,这么多元生动的班级,怎么能不爱上呢?所以新课标不止一处提到“向往美好的情境”。
第四,多方面实施,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1.注重语感的培养,为阅读打基础。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和理解,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感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意思,识别利弊,激发各种思考、联想和想象。有了强烈的语感,学生对语言的反应更敏捷,对其意义的理解更准确。
培养语感的方法有:①养成在阅读中揣摩单词和短语的习惯;②在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③重视朗读对语感的促进作用;④养成在写作中锤炼字词的习惯;⑤组织各种有利于语感发展的听说活动。
在语感训练中,要注意: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多下功夫,进行有计划的语感训练,并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具备一定的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基础知识。
2.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形成习惯养成的载体。语文课的语言教学主要是读、写、听、说四个方面。这里的读,当然是指读,读别人的书面语。写是在写作中实际运用语言,听别人的口语,说是在口语中实际运用语言。诚然,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要真正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阅读必须与写作、听力和口语紧密结合,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每个人都说读书对人有很多好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学会自学。同时,他们在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完善自己的“终身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