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对植物发芽率影响的试验报告

探索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结报告

一,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了酸雨对生物的危害,进一步提高了环保意识;突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探究中科学方法的训练。如记录和处理查询中的数据;重复组和对照组的设计;进一步探索了冰醋酸3在探索过程中不发芽的现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探究中得以充分实现。比如在活动中,学生积极热情,主动执着的去实验室观察,认真如实的记录,团队成员配合有序。

二,探究的过程

[1]提问:

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不利影响吗?有什么不良影响?在相同的PH值下,不同的酸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吗?

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不利影响吗?有什么不良影响?在相同的PH值下,不同的酸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吗?

[2]做出假设:

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不利影响,可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片表面有斑点。不同酸在相同PH下对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基本相似。

[3]询价方案:

(1)材料和器具:①大白菜种子5×3×100粒(饱满无病斑的种子)②培养皿5×3套(同规格)③吸水纸④5根吸管⑤pH = 3的盐酸溶液⑥pH = 3的硫酸溶液pH = 7的冰醋酸溶液清水。

⑵询问步骤:①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发芽后幼苗的生长状态,将大白菜种子放入盖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保持湿润(用每组相应的溶液湿润),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个培养皿中的大白菜种子数量为100。

②观察记录

[4]观察记录和分析:

1.酸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第四天和第八天的观察记录分析如下

注:冰醋酸3和4代表PH=3和PH=4。冰醋酸4是在第四天冰醋酸3还没有发芽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比较得到的数据。

解析:种子发芽率是指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在规定的天数内,发芽的种子在受试种子中所占的百分比。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清水中的发芽率最高:第四天,是22℅,其次是盐酸16℅,硫酸8℅,冰醋酸3为0;第八天是45℅,其次是冰醋酸4 21℅,盐酸18℅,硫酸12℅,说明两点:一是酸雨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与假说一致;第二,相同ph的不同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与假说不符。原因有二:一是盐酸挥发性大。虽然培养皿上覆盖了培养物,但仍有少量盐酸挥发出来,降低了种子萌发时周围的酸度。第二,不同的酸有不同的电离度。分析了每种酸的电离方程式:HCL=H++Cl-(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h2so 4 = h++ HSO 4-;HSO4-=H++SO42-(硫酸是二元酸,第一电离完全电离,受[H+]影响。当[H+]较大时,第二电离平衡常数Ka=1.20×10-2),HAc=H++Ac-(乙酸为弱酸。)

当PH=3时,从上述分析可知,乙酸的浓度最大,其次是硫酸和盐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H+的消耗,弱电解质硫酸根离子和乙酸的电离度增加。由于硫酸根离子的Ka远大于醋酸,在种子萌发的酸性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醋酸的PH值最小,硫酸次之,盐酸最小。

分析了第4天和第8天的烂芽、烂根、叶片上的斑点和根周围的霉菌的观察记录。

注:冰醋酸3种子未发芽,冰醋酸4观察时间短。

分析:上表可见硫酸对幼苗的伤害,盐酸相对较轻。主要原因可能是硫酸是一种二元酸。PH=3时不完全电离,酸性大于盐酸,对幼苗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

第三,探索的成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酸雨的PH值越小,即酸度越大,对生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就越大。其生理机制主要是酸雨中的H+降低了细胞的pH值,改变了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正常PH值。酸雨带来的过量H+会置换其他元素,包括钾、镁、钙等营养物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H+也能溶解土壤中自然存在的铝。铝一旦分解释放,就会阻碍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尤其是镁的吸收。缺镁会导致植物枯萎,重金属锰、铬、铅、汞等在酸性作用下也能变成可溶性物质,不仅毒害植物,还会污染地下水和河湖,严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第四,反思

正是因为酸雨对植物有害,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比如太阳能、潮汐、地热能,发展沼气,使用低硫煤。净化汽车尾气,应该用甲醇和煤气代替汽油。此外,还有强烈的公众参与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校园里或者路边种一些对酸雨敏感的植物,观察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或者筛选培育抗酸雨的经济作物、花卉等。来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