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我摩梭?
居住在中国的人口:
1991年:4万人
2000年:46 000人
2010(预计):5.37万人。
主要聚居地:四川省盐源县、云南省宁蒗县。
官方身份: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主要信仰:喇嘛教。
基督徒:约20人
主要居住地
1991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边境两侧生活着4万摩梭人,主要分布在美丽的泸沽湖沿岸。泸沽湖是中国最高的内陆湖泊之一,海拔2685米。耸立在泸沽湖北岸的狮子山是主摩梭女神加莫的居所。1982之前,没有通往泸沽湖的高速公路。
身份和传统
摩梭人被官方归为纳西族。这两个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生活。摩梭人对此深感愤怒,不愿被称为纳西人。摩梭民族是母系社会,实行母系家长制,子女随母姓。“一纸遗嘱”婚姻制度意味着所有财产由母亲传给最小的女儿。摩梭女人没有丈夫,只有几个“行者”。男人只允许晚上去探望情人,第二天早上必须离开女方家,回到娘家。孩子是由他们的生母和兄弟带大的。孩子父亲的身份无从得知。摩梭语中没有“父亲”这个词。尽管政府努力阻止这种制度,但60%的摩梭人仍以这种方式生活。
生活概况
很多摩梭人没有受过教育,仍然说摩梭语。他们的生活环境很差。他们生活在原始森林和高山上。除了一个高原湖泊——泸沽湖,没有可以开发的自然资源,因为除了在山上砍树,没有可以耕种的平原地区。他们的收入来自游客,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这里的人口阴阳满满,男女比例大概是4: 10。原因是男性寿命比女性短,部分男性因日常生活需要,逃往四川或邻省谋生。
宗教调查
喇嘛教强有力地抓住了摩梭人,在每一个角落和大多数房屋的外面都有叠成金字塔形状的白石祭坛。大多数摩梭人从未听说过耶稣的名字。直到几年前还没有摩梭基督徒。70多名当地人看过电影《耶稣传》,现在大约有20名基督徒。
祈祷
1.求神捆绑使摩梭人陷入罪与死的魔鬼势力,耶稣基督必定得胜。
2.为年轻的摩梭教会祷告,求神帮助信徒全心全意为主而活。求神保守信徒的心思意念,坚守信仰,得到神满满的祝福。
3.求神恩待摩梭人,让福音早日传遍大地。
-
摩梭人的生活方式
1,居住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传统民居独具风格。房子都是用原木或方木建造,屋顶用木板覆盖(现在大多用瓦片覆盖)。一般四栋两层小楼通过四合院分为正房、花房、报告厅、门楼。其建筑结构适应宗教信仰、婚姻形式和家庭组织。主房,摩梭语叫“一米”,是一家人集中吃饭、议事、祭祀、老人小孩住宿的地方,所以结构比较复杂。房子后面有一堵夹层墙,直通后院。它被分成两个房间,里面和外面。后屋储存食物和肉,兼作老人的客厅。农具和杂物存放在室外。死后尸体停放在此,女性也生孩子,“坐月子”。主房左侧是主妇房,存放贵重物品;右边有一个大火炉,用来煮猪食和烤酒,还有一个石磨,一个碎石机等。主房中间的房间有一个高高的火炉,两边是木板,供人睡觉;灶台顶角有一尊名为“索陀”的神像,上面摆放着雕像、花瓶和供品。在高高的火炉下面,有一个火坑,一个锅石和一个平台。墙上有泥塑或硬纸绘制的图像,有星星、火焰、海螺、金银锭等。摩梭人称“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壁炉两侧铺设木地板,右边是主题座,左边是嘉宾座,不能混用。房间里有两根大柱子,男柱子在左边,女柱子在右边。摩梭人在砍伐这两根柱子时必须用一棵树,上面一节作为左柱,下面一节作为右柱,象征着男女同根、同根、团结。在成年仪式中,男子持于左柱旁,女子持于右柱旁的花房,摩梭语称为“尼扎日”,供年轻女子居住,以便单独与男性阿莎交朋友。底楼主人要存放杂物,楼上分2到4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小火塘,装修华丽。楼梯位于底层走廊中间,靠近楼梯间的楼层平面上有水平杆将楼上的入口封闭。经堂,摩梭语叫“嘎拉日”,是我们僧人念经修行的另一个厢房。单身男士或客人住楼下,楼上设一个无尘室作为大象骨灰盒馆。寺庙的圣心上供奉着菩萨的雕像,墙上绘有莲花、海螺、火焰等图像。书桌上有多年的油灯和净水碗,每天早上都换。除了僧侣和贵宾,没有人可以使用家庭礼拜堂。门楼又称草房,与院门配套。底楼中间有个大门,大门边上放着牲口,草料等杂物放在楼上。
2.衣服
13岁以前,摩梭人穿长袍,男生剃光头,女生扎辫子,扎彩珠。13岁成人礼后,换了服装。成年女子头上缠着厚厚的长辫子以稳住牛尾,扭布头,耳朵上戴着金银铜耳环。夹克大多用黑色或红色金丝绒面料缝制。有短袖,有短袖,但不长于肚脐。袖口又紧又小,用外翻寸和红色内衬装饰。铜扣和银扣从脖子、右胸、腋下开始,分三组两对排列。腰上缠一条五颜六色花纹的宽布带,胸前戴一条双须银链,手上戴玉、象牙、银铺或金银戒指作为饰物。筒形百槽长裙下,颜色素白,裙身中间只装饰两圈红线。走路的时候长裙摇摆摆动,相当好看大方。成年男子头戴宽边毡帽,身穿金边短衫,腰系红花带,腰刀。财主穿齐膝的粗花呢长袍,并脱掉长袖外套,俗称“楚巴”。它装饰着一把长刀和一个口袋,穿着阔腿裤和长皮靴。裤子叠在靴子里,不穿靴子的人裹上绑腿,系上丝带,保留着古代牧民的遗风。当他们走路的时候,他们看起来清新而聪明。
第三步:吃喝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也吃裸麦、大麦、土豆等。夏秋季节以青菜、瑞秋等新鲜蔬菜为辅食,冬春季节以酸脆蔬菜、萝卜干、酸菜鱼、腊肉为辅食。肉类中,猪濛(称琵琶肉)价格较贵,还有猪蹄、香肠、米饭灌肠等风味食品。晚餐前,我喜欢喝酥油茶,配以精致的手柄。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苏利玛酒。摩梭家庭大多属于母系家族,一般10至20人左右,家庭饮食男女老少平等。家庭主妇点餐时,要根据每个人的食量和劳动量合理分配菜品,尤其是难吃的肉类或名贵菜肴,即使出门在外,也要留一份。上菜时,先敬长辈,再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享食物的规则只有在我们吃年夜饭的时候才是例外。家庭主妇们在壁炉周围摆上丰盛的饭菜,大家分组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享食物。
4.犹太男孩成人仪式
当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他们的家人会按照习俗为他们举行成人礼。女生叫“穿礼服礼”,男生叫“穿裤子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当时,男孩站在主屋的左柱下,女孩站在右柱下,左脚踩着生猪肉,右脚踩着粮兜,象征着以后取之不尽的粮食。女孩脱下母亲给她穿的旧亚麻长衫,穿上漂亮的金边连衣裙和石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梳起辫子,用项链、耳环、手锡等饰品装饰她。为了这个男孩,他的叔叔脱下了他的旧长衫,穿上了新外套和新裤子,系上了腰带,戴上了腰刀。这时,穿新裙子或新裤子的孩子也会把狗叫进屋里,喂狗饭团和猪肉,说:“狗能活到60岁,而人只能活到13岁。我们换个年龄吧,这样我就能长寿了。”关于这种改变年龄的习俗,在摩梭人中流传着一个神话。在古代,人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但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公司已经给动物定了寿命,告诉人类要在半夜听他的声音,才能长寿。诸神在除夕夜午夜召唤年龄,谁同意就给他。当神第一次呼唤1000岁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睡着了。只有机警的白鹤听到了,它答应一千岁。第二声叫100岁,让鸭子听见了,把它带走了。第三次哭到60岁,狗答应收下。直到诸神召唤13岁,人们才醒悟,答应下来。人类觉得自己的寿命太短,所以请求上帝允许和内蒙换个年龄。所以,人们要一日三餐喂狗,每次成人礼都要喂狗,以示对狗改变年份的感激。仪式结束后,大人们带着穿着新裙子和新裤子的孩子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接受了村民们的祝福和礼物。同时,这也是向大家宣布,孩子在人生的第一周经历了生肖,长大了,以后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摩梭人的祖先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灵魂,既不享有氏族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不能参加正式的社会活动,死后也不能葬在氏族坟墓里。一旦你到了十二岁,你一定会对男女换裙的成人绑魂仪式(绑素)感兴趣。从此你成为了氏族的正式成员,你获得了生活中的各种权利。
5、禁忌
禁忌是原始宗教的组成部分,体现在生产、饮食、婚姻、怀孕、死亡等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不准用脚跨火塘,不准在火塘里溺水,不准脚在外面干活累了,不准抱着婴儿进屋。不允许虐待和歧视残疾人。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害怕陌生人进屋。不吃狗、猫、青蛙,避免捕杀慢带鸟。忌用刀砍门槛,忌男客登女榻。不能早上讲梦想,晚上不扫地。孕妇不准跨马缰绳,避免在孕妇面前谈论兔子和蛇。孕妇天黑后不出门,产前妇女不参加葬礼。酿酒的时候,人不能提喝酒。避免在水源或墓地砍树。果树第一年的果子要给老人吃。同一个母系血统的人是无法和阿莎(恋人)交朋友的。孩子的第一件衣服必须用老人的旧衣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