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是什么意思?

邹鲁(1885—1954),原名邹成胜,广东大埔县著名政治家。

邹鲁背诵枯燥,理解敏捷。小时候在私塾读书,19岁就读寒山书院,转学广东法政学堂,后留学日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有时康、梁主张改革,孙中山主张革命。邹认为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经吉隆坡华侨杨慕儒介绍,加入兴华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日时转团。此后,他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三十四年,与朱之鑫密谋广州起义。

中华民国6月165438+10月12日,邹等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在北平西山中山陵前召开了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史称西山会议)。他们开除了苏联顾问鲍罗廷,开除了国民党政府主席汪精卫,开除了李大钊、林祖汉、谭平山、余树德的党籍。民国16年四五月,蒋介石与武汉汪精卫合并,相继清党。5月,邹被任命为当时成立的中央特委委员。

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南京被解放军攻占。蒋介石听说邹离开了香港,就命人给他找住处,邹遂去了台北。1950年国民党改选,邹任中央评议委员。1953春,邹右手双脚麻木。1954年2月8日,他过七岁生日,因操办酒席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13时,邹于台北市浦城街寓所中去世,享年70岁,葬于天目山南麓。

扩展数据

邹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韩山书院读书时,他和同乡张宣在张老师的支持下,带着四只鹰创办了中学(的前身)。我在省城读书时,得到老师邱(粤教校长)的赞助,用120块阳光开办了潮汕师范。民国13年(1924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国立广东师范大学和国立广东大学校长(大学的前身邹奉命合并师范大学、法政和农学院)。

民国21年冬,他担起中山大学校长的重任,使之成为中国设备最齐全的学府,比国际上的都重要。他在校内设立广东通志馆,由他亲自担任馆长,并聘请温庭筠为方志馆馆长兼总编辑,编纂了一部《广东通志》。他一生的著作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略》、《中国国民党史稿》、《汉人幸福史》、《周游二十九国》、《旧旅新知》、《教育与和平》等。

邹鲁曾向西南行政委员会提出教育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所有公民,不分性别,都应接受教育,小学由国家办,中学由地方和生产部门办,大学由中央或部门办;实行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由消费向生产转变;改革教材,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等等。

百度百科-邹鲁(民国著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