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乐队的常见形式
很多学校平时都没有正规的学生乐队。遇到各种演出和比赛,他们只是临时挑选学生,拼凑一个乐队,进行短期突击训练,应付临时任务。
这种乐队是不能用标准的乐队组织形式来划分的。基本上那些乐器都是一勺炖的,都是抓来凑数的。比较好的队伍还能大致看到民乐乐队、管乐乐队、弦乐乐队等大框架,穿插几个不属于同一乐队的乐器来凑数;有些乐队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中学生中常见的乐器可以混在一起,比如古筝、二胡、长笛、单簧管、小提琴、萨克斯、架子鼓,这是最容易看到的乐队组合。
一些学校成立了常设学生乐队。这类乐队一般都有明确的形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小型民乐乐队,主要是古筝、二胡、琵琶、中阮、杨琴、竹笛、打击乐,排练一些小型民乐合奏;管乐队,主要是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圆号、男高音、长号,排练常见的管乐队曲目;主要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的弦乐乐队,偶尔还有低音提琴,排练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合奏。这些团队大多在没有能力,或者有能力但没有强烈欲望的学校。他们对乐队的学生和经费都不给予必要和足够的投入,还想保留一个学生乐队,以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自恋。这类学校的音乐老师只能从现有的学生中以差为主进行选拔,甚至不能称之为选拔。应该叫“抓男青年”。只要有一个会乐器的学生,就先追上去补上,让队伍壮大起来,不要显得太寒酸。因为人员配备总是缺三少四,很难保证每个声部人员配备的完整和平衡,所以大部分表现标准都不好,能做到节奏整齐的才算这个组里的优秀团队。
只有少数学校有能力和勇气建立和维持一个标准化的乐队。可以有几种形式,但都需要学校在学生、乐器、师资、传播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才能长期铺垫,否则任何形式的乐队都无法长期稳定维持。
选择最多的学校是交响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既然要投资,就玩个大的。那种乐队气势很大,表演能力很强。如果你表现出来,你就能做到。这是很多学校的真实想法。不管有多难,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为诚信乐队招生;买音色、音准、可控性高标准的乐器;聘请优秀的导师指导不同种类的乐器;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指导老师和团队学生有机会参加大量的学习、比赛和交流活动。能下定决心建立这两种乐队的学校,往往都是有心理准备的,知道这种大型形象工程该做还是不做,知道如果要做,就要不计成本的玩点什么。
也有一些学校有很好的认识和决心,但受限于生源、经费等条件,只能退而求其次,建立一个规模更小、对人员和经费要求更少的乐队。比如交响乐团,这种乐队组织形式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尤其是很多好莱坞动作大片都采用交响乐团作为电影配乐形式。欧美和日本的一些作曲家为交响乐团创作作品,有大量优秀的新作。交响管乐团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学管乐器比学弦乐器花的时间少,见效快!
退一步讲,我们不能建立交响乐团,所以有些学校选择建立行进乐团。这种乐团既有管乐器学习耗时少、进步快的优点,又有户外演出的优势,特别适合运动会、迎宾、重大活动现场演出等场合。有个例子:两所中学给灾区捐款,其中一所还带着军乐队去了。学生们整齐的校服让现场宣传效果远胜于另一所寂静的学校。第二所学校的校长回来后立即着手组建自己的学生乐队。进行曲管乐队往往与进行曲打击乐队组合在一起,现场演出声音更丰富,队形更多样,效果比单一的进行曲管乐队更好。
还有一种乐团效果更好,那就是行进打击乐团。这种乐团的优点是易学,进步快,对学生依赖性小。与合唱团相媲美,可以从零基础的学员中挑选成员,经过几个月到半年的训练就可以看到效果,还可以进行现场表演。它的缺点是乐器投资不小。各种打击乐器,马林巴、木琴、定音鼓都是大型专用乐器。体积大,价格贵,所以学生不会自带乐器入队,都需要学校购买给学生使用。二是作品少,大部分需要向有资源的公司或作曲家购买,必须融入美国、日本、台湾省部分行进打击队主导的体系,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否则在国际国内交流比赛中难以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