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筑总平面如何设计?

小学建筑设计与总平面图;

1,学制和规模

国内小学学制及规模:12 ~ 24班适合小学,小学六年。

2.参考指标:

2.1.学校服务半径:小学≤ 500m。

2.2.用地指标为17.6 ~ 21.8m 2/生。

2.3.每班学生:每班45人。小学。

2.4.建筑面积:5.6 ~ 8.0m 2/生。

3、小学教室使用面积参考指标:

教室轴线尺寸下限:6.6×8.1㎡,课桌1100× 400 mm..

上限:8.1× 8.4m2,书桌1200×400mm。

4、学校选址:

4.1,符合当地规划要求,考虑学校服务半径和学校分布。

4.2、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和人口发展趋势以及适龄儿童比例,选择校址。

4.3、地面应便于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量土方开挖。山区要注意排洪,要有平地,有运动场。

4.4、有足够的水源、电源和排污的可能。

4.5、学校布局应注意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避免学生通过主要道路和铁路。

4.6、学校要有安静卫生的环境。

5.土地使用分区

5.1,土地利用类型

5.1.1.建设用地:包括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校园(含前校区)、道路和环境绿化等。

5.1.2.运动场地:包括运动、球类、田径及器材用地。

5.1.3.绿化和室外科学园:包括地块绿地、种植、养殖、天文、气象观测等用地。

5.1.4.其他用地:包括一般仓库、校办工厂等。

5.2.决定校园基地规模的因素

5.2.1,学校规模

5.2.2学校位置不同,所需面积也不同。

5.2.3.学校的等级是指中心学校、重点学校或普通学校。

5.2.4.学校的管理模式是由市、区的不同级别、干部的配备和受学校改革影响的教育方式决定的。

5.2.5建筑层数和容积率。建筑层数可根据建筑规划和使用要求进行变更,但容积率不能超过规范要求。建筑容积率≤ 0.8

6.设计要求

6.1,符合国家有关指标、规范和标准的规定。首先,做好整体规划,一次性或分期建设。

6.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教学和教学卫生的要求。

6.3、解决好朝向、采光、通风、隔音等问题。阳光要求教学室在冬季至日底部有一个全窗,至少2小时。教室的相对长度和教室与操场的距离因噪声而不小于25m。

6.4.学校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向城市主干道开放。如需开到主干道,应在门前留出适当的慢行区。

6.5.主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外墙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小时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比如南工大附中,孝陵卫小学,因为道路扩建,离马路近,所以采取了隔音反射措施)6。体育场馆

6.5.1,课间锻炼:小学2.3m2/个,中学2.8m2/个。

6.5.2.篮球场、排球场至少要有一个6人班,足球场可根据条件配备小足球场。

6.5.3.有条件时,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应划分活动场地。

6.5.4、田径场根据条件设置200-400米环形跑道。城市用地紧张时,小学至少要考虑60米,中学至少要考虑100米。

6.5.5.体育场和田径场的长轴应该是南北向的,体育场和跑道不应该是无弹性的材料。

7、平面组合原则

7.1.大部分教学用房都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主要朝向南、东南。为了采光和通风,教学楼主要是单一的内廊或外廊。避开内走廊。

7.2、各种不同性质的房屋应分区设置,分区合理,便于相互联系。

7.3、应以教学年级班级为单位,设计平面和布局层次。

7.4、组织各单位的疏散。

7.5、处理好学生厕所和饮用水位置,避免交通堵塞,气味外溢。

8、单体设计要求

8.1.大厅:作为教学楼的主要交通枢纽,既要合理分布人流,又要美化建筑内外檐,美化内外空间环境。注意空间协调,考虑公告牌和镜子的墙面。

8.2.学生休息室:是学生在课后楼休息和活动的场所,位置应便于学生活动和游戏。其数量和面积取决于要求。其类型有:

8.2.1,宽走道型:适用于单面走廊型。人行道的宽度一般在2.5到3.0米之间..

8.2.2厅式:一般布置在底层或顶层。

8.2.3.隔离式:一间教室作为休息室,必要时可作为移动教室。

8.3.楼梯:楼梯的宽度和间距按防火规范设计。每步不应大于18步或少于3步,楼梯间应直接采光。当楼梯间大于200m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楼梯不应采用螺旋形或扇形台阶。每级台阶高度:140 ~ 160mm,踏面宽度280~300mm。

8.4.走道:教学用房宽度不小于1800m,行政及教师办公室不小于1500mm,外廊高度不小于1100 mm..

8.5.卫生间:不应设在人多的地方,如主楼梯旁。应组织通风以防止气味溢出到走道和室内。这些方式如下:

8.5.1,位于教学楼的尽头,以便两边开窗创造通风条件,并在过道处设门隔开。

8.5.2、位于教学楼末端,从阳台连接卫生间入口。

8.5.3,位于两排教学楼中间自成一体,从阳台入口,比较理想。

8.6、教室布局

8.6.1,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50mm,中学应为900mm,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课桌末端与墙内墙柱、管道的净距≥ 120mm,学生坐在前排侧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角≥30°。

8.6.2教室第一排课桌正面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背面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应大于8000mm,中学不应大于8500mm。教室后面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水平走道。

8.6.3.教室应配备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屏风挂钩、广播音箱、闭路电视、自习室吧台、衣钩和雨具存放处,前后各设一套电源插座。

8.6.4.黑板的高度和宽度应≥ 1000mm,小学不应小于3600mm,中学不应小于4000mm。黑板下边缘与讲台的垂直距离,小学应为800 ~ 900mm,中学应为1000 ~ 1100mm,讲台两端。

教室的平面多为长方形,跨度约6 ~ 7米,可以确定教室的形状和大小。

8.6.5.教室布局:南走廊,黑板在东端。

9、图纸要求:

9.1,一块总平面图1: 500

9.2单体:

9.2.1,18类平面图1: 200(只注明门窗的位置和比例尺寸,不注明其尺寸,只注明宽度和深度的轴向尺寸和总尺寸。)

9.2.2.一个主轮廓(1: 100)(标记在同一平面上)

9.2.3.教室的放大平面图(1: 50)(桌椅摆放和大小的关系,门窗走道的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