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牺牲后,女知青陈春被感动,嫁给了烈士的弟弟。后来她过得怎么样?
过程中,不远处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和笑声。罗盛教和宋慧云观察到,来自附近村庄的四名韩国青少年正在冰冻的橡树沼泽河上滑冰和玩耍。罗盛教和宋惠云笑了笑,然后自顾自地继续练习。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朝鲜少年突然尖叫起来!
听到喊声,罗盛教和宋惠云急忙跑去查看。原来,一名朝鲜少年不慎掉入冰窟,因河面碎冰而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看到这一幕,罗盛教赶紧把头上的棉帽扔到一边,迅速脱下棉衣棉裤,然后绝望地跳进了冰窟。与此同时,宋慧云将另外三名朝鲜少年拉到一段距离,防止冰块大面积破碎。
安顿好另外三名韩国少年后,宋慧云转向冰窟,爬上冰面迎接罗盛教。过了一会儿,被冰冷的河水冻得脸色发白的罗盛教从冰窟里探出头来,急切地对宋慧云说:“我没找到!”然后,罗盛教深吸一口气,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大约20秒钟后,罗盛教从河里冒出来喘了一口气,然后第三次沉入水中。
这一次,罗盛教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男孩推出水面。然而,当宋慧云准备拉起韩国少年时,冰窟周围的冰突然破裂,他差点掉了进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宋慧云只好退后一步,四处寻找救援工具。当时,落水的朝鲜男孩已经冻得僵硬,罗盛教把他压在身下,以免沉入河中。
由于天气寒冷,河水冰冷,罗盛教冻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但他仍然紧紧地抱着这个朝鲜男孩。不一会儿,宋慧云拖着一根电线杆,把电线杆的一端递给了朝鲜少年。此时,罗盛教在水中尽力帮助朝鲜少年抓住电线杆。最终,落水的朝鲜男孩被救起,而罗盛教却因为用尽全身力气沉入冰冷的河水中。
后来,附近村庄的朝鲜人来了,齐新帮忙把罗盛教拖出了河。然而,让人感到无比悲伤的是,罗盛教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壮烈牺牲。那时候,罗盛教才21岁!罗盛教烈士牺牲后,志愿军总部追记他的特殊功勋,追授“爱民一级模范”、“特殊英雄”等荣誉称号;朝鲜方面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为了永远缅怀罗盛教烈士,朝鲜还把橡树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把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把罗盛教烈士安葬的佛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在“罗盛教山”上,朝鲜方面修建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上面镌刻着金日成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和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罗盛教烈士于1931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商震镇桐梓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罗蝶凯和母亲小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罗家义* * *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罗盛教是这个家庭的长子。两个女儿是罗万祥和罗良祥,小儿子名叫罗。罗出生于1947年,他的哥哥去世时,他只有5岁。
自从罗盛教烈士为救落水朝鲜少年英勇牺牲以来,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父亲罗蝶凯八次应邀进京,其中七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毛主席在同罗蝶凯谈话的过程中,高度评价了罗盛教烈士,并为国际* * *无产阶级战士罗盛教烈士题词。同时,罗蝶凯多次受邀前往朝鲜,参加朝鲜方面组织的纪念活动。
那时,罗盛教的名字是众所周知的。俗话说,伟大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国家的灵魂。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永远指引着我们奋进。在烈士牺牲13年后,一位被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的女知青,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敬仰,慢慢走进了罗家的生活,最终成为了烈士的嫂子。
这位女知青名叫陈春,1948出生于天津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在天津。我上小学的时候,陈春只知道罗盛教的烈士和罗盛教烈士的英雄事迹。每次读到关于罗盛教烈士的文章,陈淳总是激动得眼泪止不住往下流。然而,此时的陈纯荔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这辈子会和罗有交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罗家的一员。
1962年,14岁的陈春跟随父母从天津来到长沙,三年后考上长沙长郡中学。在长郡中学读书时,陈淳有幸见到了罗盛教烈士的妹妹罗良香。罗良祥比陈春大三岁,当时在长沙有色金属学校读书。当得知罗良香是罗盛教一位著名烈士的妹妹时,安德森的心中不禁涌起崇敬之情。就这样,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同学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天,陈春来到罗良祥的学校玩。罗良祥悄悄问陈春:“要不要去军营看看?”陈君听了这话愣了一下。她从小就崇拜士兵。她很快兴奋地回答:“可以,但是你想去军营就去不了……”罗良祥笑着说:“哥哥随军来到长沙。我计划明天去拜访他。你可以跟我一起去,然后你就可以去参观了!”
此前,陈纯良听罗良祥提起过哥哥罗——罗是罗家最小的孩子。自从烈士牺牲后,小儿子罗就成了父亲罗蝶凯、母亲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可谓“怕落在手心,又怕化在嘴里”。然而,当罗长大后,他的父亲罗蝶凯不顾亲戚朋友的劝阻,执意将罗送到部队当兵。
罗以身为军人为荣。临行时,他流着泪对父母和姐姐说:“爸爸妈妈姐姐,你们放心,我在部队会好好干的。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成为一名像我哥哥一样保卫祖国的英雄……”看着罗,他的小儿子带着一张稚气的脸,他的父亲罗蝶凯非常高兴。他连连称赞:
到部队后,罗随部队长期驻扎在桂边地区,获得了很大的经验和成长。1965年,罗随部队来到长沙换防。他知道妹妹罗良香在长沙读书,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见一面。不久后,姐姐罗良香来了。然而,让罗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陌生的女学生和她的妹妹罗良香在一起。
这个女学生不是别人,正是来军营参观的陈春。当陈淳和罗第一次见面时,他们给对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身着军装的罗成民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威风凛凛。当时,他出人意料地让安德森陷入联想——他真的是罗盛教一位烈士的弟弟,和我想象中的罗盛教那位烈士一模一样!
参观军营时,活泼可爱的陈淳拉着罗提问,完全成了这次兄妹聚会的主角。真正的姐姐罗良香,反而成了配角,因为她一句话都插不进去。一天的快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晚上,陈淳和罗良祥回到学校,罗把他们送了一段路。临别时,罗伸出右手,热情地说:“陈淳小姐,欢迎你下次再来玩。”
安德森愣了一下,望着罗成民一脸真诚的样子,她有点不好意思地伸出右手。握着罗粗糙厚实的手,陈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握着安德森柔软纤细的手,罗成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感。这时,一向活泼开朗的陈淳竟然结结巴巴地说:“罗同志,罗,我们,我们很快又会见面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的音容笑貌会时不时出现在陈淳的脑海里,罗也会时不时想起那个活泼开朗的陈淳姑娘。有时候,陈淳情不自禁地打电话到部队去跟罗谈人生和理想。但由于部队纪律严明,非亲属不得接触,所以陈春多次给部队打电话,均被挂断。
后来,陈君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假扮成罗的妹妹罗良香,给大军打电话:“你好,同志,我是罗的妹妹。我叫罗良祥。家里有急事。你能让罗接电话吗?”不一会儿,罗终于拿起了电话,但他听到的却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罗很快就明白了。他表面上很高兴但很生气:“怎么会是你!”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时间过得很快。1967年,19岁的陈淳即将毕业。作为一名知青,她积极响应号召,决定在罗盛教烈士的故乡新化县定居。后来,在罗良祥和罗的帮助下,陈春如愿来到新化县。她参加各种农业劳动,帮助罗盛教的父亲罗蝶凯处理生活上的事情。
那时,老罗曼迭凯每天都很忙。除了种地,他还得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接待各种各样的来访者。自从女知青陈春插队到新化县定居后,她就帮罗蝶凯承担起整理和回复信件的重任,甚至还帮罗蝶凯起草讲话稿。对于女知青陈春的到来,罗蝶凯非常高兴。他不仅夸陈淳,而且越来越喜欢他。
在湖南新化县的农村,女知青陈春过着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然而,有时闲暇时,安德森总是会陷入沉思。当她看到罗蝶凯老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时,她会联想到罗盛教烈士生前在家里的情景。而且,安德森脑子里总会有一个人的样子。这个人就是烈士的弟弟罗。想着想着,陈纯白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笑容。
1969年,女知青陈春来到新化县农村两年。今年3月,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罗在参加训练时不慎弄伤了脊椎,并导致脊髓硬化。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罗只好从部队退役,回家休养。这对罗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罗成民回国后,罗蝶凯的内心也很复杂。他为小儿子感到失落,也为自己感到些许宽慰。失去的是罗成民不能像他的兄弟罗盛教一样为国家服务。与他的哥哥不同,罗稍微松了一口气,他活着回来了,一家人可以团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罗在家休养,并接替女知青陈春,帮助他的父亲做事。
知青陈春去哪了?原来,陈春被送到新化县师范学校深造。得知罗因伤退伍后,陈春迫不及待地去罗家看望罗。这次见面缓解了陈春对罗的思念,同时在陈春的鼓励下,罗慢慢振作起来,恢复了在部队时的精神状态。
后来,陈春走上了教育岗位,在新化县城关第三小学当语文老师,在新化县第十四中学当英语老师。在教书育人的日子里,安德森一有空就去罗家帮忙,与罗交谈。一来二去,两个互相欣赏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而他们正好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一天,安德森又来到罗家帮忙。这一次,罗晟敏鼓足勇气向安德森坦白。罗热情地对陈淳说:“陈淳小姐,我们认识很久了。你知道我家里情况不好,没什么文化。你愿意……”话到嘴边,罗成民却说不出来。安德森已经明白了罗成民的心思,她满脸羞愧,低着头等着罗成民把话说完。
然而,罗结结巴巴地谈起塞拉斯,这意味着他无法进入正题。这着实让陈淳担心。她不高兴地说,“罗同志,你以前去过哪里?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在陈淳的“步步紧逼”下,罗掐住他的脖子,终于说出了压在心里多年的甜言蜜语——陈淳,你愿意嫁给我吗?
听到他想听到的话,安德森咯咯地笑了起来,飞快地跑了。就这样,陈淳和罗谈了恋爱,感情越来越浓。当时很多同学同事都劝陈春好好考虑一下结婚的事。毕竟,她的“身份”与罗不同。然而,安德森已经拿定了主意,她毅然嫁给了罗家,这决不是因为他们钦佩罗盛教烈士,而是因为她真的喜欢诚实淳朴的罗成民。
1969年6月7日,在罗迪凯老人的家里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在村民们由衷的祝福声中,一对新人手拉手走进了婚礼现场,这不是别人,正是陈春和罗。看到这幸福的一幕,罗蝶凯开心的笑了笑,罗蝶凯眼里流下了晶莹的泪花。在罗蝶凯的心里,他已经把安德森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陈淳和罗婚后生活幸福。这对年轻夫妇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他们一定要发扬罗盛教哥哥的崇高精神品质!不久,他们的大儿子罗建波出生了。对于小孙子的出生,老罗曼·迭凯非常高兴。看着小两口互敬和睦的生活场景,他由衷地高兴。不久之后,安德森为罗·晟敏生了第二个儿子,取名罗涛。
此时,陈春一直憧憬着未来更好的生活,但令她意外的是,丈夫罗的病情开始慢慢恶化。一开始罗的脚不听使唤,后来发展到不能动的地步。在罗长期卧床期间,陈春总是鼓励丈夫与疾病作斗争,同时她也越来越强壮。为了让丈夫罗重新站起来,陈春决定带丈夫出去治疗。
当时,安德森陪丈夫去看了一家在国内稍有名气的医院,但丈夫罗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甚至一天比一天恶化。当时陈淳压力很大。她不仅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抚养两个挨饿的孩子。同时,陈春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罗,孝敬年迈的公公和婆婆。但是,聪明的陈春把这些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心里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就这样,年复一年,村里人都在夸陈春,说她是个好媳妇,好媳妇,好母亲,好老师!那时候,罗总是帮妻子陈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她减轻压力。同时,这也让罗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经常享受,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在生活的困境中,陈淳和罗总是在逆境中互相帮助。他们携手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虽然生活很苦,但他们的心是甜蜜的。
1977年7月10日,罗因病去世,享年30岁。对于丈夫罗的死,虽然陈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安德森还是难以接受,心里难过得哭个不停。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后,陈淳把对丈夫罗的爱深埋心底,因为她要振作起来,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那时候,陈淳还不到30岁。看着媳妇越来越憔悴的样子,公公罗蝶凯和婆婆小英涛心疼得不行,不止一次劝陈春——还是趁年轻找个靠谱的人嫁了吧!然而,陈淳并不这么认为。她不止一次流着泪表达自己的感情:“爸爸,妈妈,晟敏走了,但只要我还在,我们一家人就不能分开。以后我把二老的儿子给你!”
为了告慰丈夫罗在天之灵,陈淳下定决心——终身不嫁,赡养公公婆婆,抚养罗家子孙。陈春的孝顺和善解人意,两个孙子的聪明和聪明,慢慢吹散了罗蝶凯和小英涛心中失去孩子的痛苦。在陈淳的精心服务下,罗蝶凯和小英涛晚年生活幸福健康。
在丈夫罗去世后的日子里,陈春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悉心照顾年迈的公公和婆婆,全心全意抚养两个孩子。当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和关怀下,罗蝶凯和小英涛晚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健康生活。1986年6月,罗蝶开逝世,享年86岁。1996年3月,老晓曼·英涛去世,享年98岁。
罗蝶凯临死前拉着儿媳妇陈春的手,热情地说:“好孩子,我们家就靠你了!这么多年,你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苦。我们罗家人都对不起!”陈淳满脸泪痕地说:“爸爸,不要说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大哥(烈士)和(罗)没能养老,我就替他们做,替他们实现!”
在罗去世后的近二十年里,安德森对公婆一直很孝顺,堪称好媳妇的典范。另外,陈春从小对两个孩子要求严格。在陈淳的教育下,长子罗建波高中毕业后也像叔叔和父亲罗一样报名参军。退伍后,罗建波进入湖南涟源钢铁厂工作。他勤奋认真,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工人。
小儿子罗涛高中毕业后,陈春拒绝了政府的工作安排。她让最小的儿子罗涛自己照顾自己,自食其力。像叔叔和罗爸爸一样,陈淳在平凡的地方也是不平凡的。后来,小儿子罗涛常年在湖南娄底工作生活。如今,长子罗建波和幼子罗涛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也有了罗家的下一代。每当想起这些,已步入晚年的安德森总是会心一笑。她真的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烈士的崇高精神品质需要继承和发扬。在教书育人期间,陈淳对此非常重视。有一次,陈春在教孩子们的时候,总会问一个问题——什么是志愿军?然后,她将向孩子们讲述罗盛教烈士为拯救朝鲜青少年而牺牲的故事,以此鼓励孩子们继承和发扬烈士的战斗精神。因为,在陈春看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永远不能忽视。
2003年3月,陈春从教师岗位退休。俗话说,退休后不离职,余热不减。陈淳依然坚持在中小学义务讲学,义务担任罗盛教纪念馆和罗盛教故居的讲解员,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罗盛教烈士和罗盛教烈士的光辉事迹。与此同时,陈淳还询问了仍健在罗盛教的战友,并写信慰问或看望他们。
让陈春高兴的是,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烈士罗盛教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人”之一。得知这个消息后,陈春老人喜极而泣。她反复说,“罗盛教和其他英雄没有被中国人民遗忘……”9月10,陈春老人受邀与全国各地的其他英雄及英雄家属一起参观上海世博会韩国馆。
当一名工作人员得知陈春是罗盛教一位烈士的亲属时,他主动提出向陈春解释。同时,工作人员还向老陈曼春介绍:“朝鲜有部电影叫《沸腾的刘江传奇》,讲的是罗盛教和志愿军的故事。”工作人员的详细解释让陈春老人深受感动,因为她被邀请到朝鲜,那里的人们没有忘记罗盛教和其他英雄。
老陈春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尽管几十年来,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我一直以我是罗盛教一位烈士的嫂子为荣。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发扬(罗)圣教哥哥的崇高精神品质,完成我丈夫罗的遗愿和未竟事业。”
2065438+2009年9月,老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授予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当时,陈春这个骄傲的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甚至哽咽了。老陈春心里清楚,伟大的英雄豪杰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之魂。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老陈春可能不知道,她也是人们眼中的英雄。女知青陈春在烈士崇高精神品质的指引下,毅然来到罗盛教烈士故里落户,并成为罗盛教烈士的弟媳。几十年风风雨雨,女知青陈春一直守护和支持着这个烈士之家,不离不弃...如今,陈淳依然健在。让我们向罗盛教烈士和陈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