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识应用知识点
从实验化学的角度,化学实验1和(1)的安全性,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的厨房进行,并注意妥善处理(吸收或点燃等)。)的尾气。
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应注意纯度检查,尾气应焚烧或妥善处理。(2)烧伤应由医生治疗。
(3)将浓酸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再用水洗。皮肤上的浓酸要先用干抹布擦掉,再用水冲洗干净。
溅入眼睛的浓酸应先用稀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由医生处理。(4)将浓碱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
皮肤上的浓碱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到眼睛里,用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冲洗。
(5)钠和磷的火应该用沙子覆盖。(6)如果酒精等易燃有机物在小范围内着火,迅速用湿抹布覆盖。
2.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分离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应用注意事项。过滤的例子用于固液混合。一棒、两低、三靠提纯、蒸馏、提纯原盐或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来防止液体沸腾。温度计中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和提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从其与另一种溶剂的溶液中萃取溶质的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不相溶;溶质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的溶解度。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和碘,分离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和漏斗上的水孔与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例如,如果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和碘,然后将混合物分离、蒸发和结晶,以分离和纯化几种可溶性固体。加热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更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以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加入试剂的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IV。除杂注意事项:为了除去所有杂质,加入。然而,多余的试剂必须在随后的操作中容易去除。
5.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包含一定数量粒子的一组的物理量。2.摩尔:任何包含6.02 *1023个粒子的粒子,统称为1摩尔。
3.雅芳伽德罗常数:6.02 X1023mol-1称为雅芳伽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Avon伽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量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2)单位:克/摩尔或克..mol-1(3)值:等于粒子。摩尔质量(n = m/M) VI。气体的摩尔体积1。气体的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中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2)单位:升/摩尔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 3。Vm = 22.4升/摩尔VII。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数量和浓度。(1)定义: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浓度=溶质的物质/溶液体积CB = nB/V 2。物质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待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浓度,用物质浓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中用溶剂稀释溶质。获得待制备的溶液。(2)主要操作是a .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b .计算配制好的溶液1。2称一下。3溶解它。4转一下。5洗干净。6确定音量。7摇匀。8储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择与待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c不能直接溶解在容量瓶中。d、如果完全溶解。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当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用滴管,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相切。3.溶液稀释:C(浓缩液)?v(浓缩液)=C(稀释液)?五(稀溶液)一、物质的分类将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含有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溶液、胶体和悬浊液三种分散体系的比较。能否通过滤纸是否具有廷德尔效应来判断分散质粒径/nm的外观特征?如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蔗糖溶液胶体在1 ~ 100之间均匀、透明、稳定,为Fe(OH)。3胶体混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2.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多少,可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 = AD+CB)(。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与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b .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或失或移)的反应本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 .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in。
2.高一化学知识整理。
必修(1)总复习(内容部分)从实验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毒气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厨房内进行,并注意妥善处理(吸收或点燃等)。)的尾气。
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应注意纯度检查,尾气应焚烧或妥善处理。(2)烧伤应由医生治疗。
(3)将浓酸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再用水洗。皮肤上的浓酸要先用干抹布擦掉,再用水冲洗干净。
溅入眼睛的浓酸应先用稀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由医生处理。(4)将浓碱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
皮肤上的浓碱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到眼睛里,用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冲洗。
(5)钠和磷的火应该用沙子覆盖。(6)如果酒精等易燃有机物在小范围内着火,迅速用湿抹布覆盖。
2.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分离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应用注意事项。过滤的例子用于固液混合。一棒、两低、三靠提纯、蒸馏、提纯原盐或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来防止液体沸腾。温度计中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和提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从其与另一种溶剂的溶液中萃取溶质的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不相溶;溶质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的溶解度。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和碘,分离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和漏斗上的水孔与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例如,如果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和碘,然后将混合物分离、蒸发和结晶,以分离和纯化几种可溶性固体。加热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更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以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加入试剂的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IV。除杂注意事项:为了除去所有杂质,加入。然而,多余的试剂必须在随后的操作中容易去除。
5.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包含一定数量粒子的一组的物理量。2.摩尔:任何包含6.02 *1023个粒子的粒子,统称为1摩尔。
3.雅芳伽德罗常数:6.02 X1023mol-1称为雅芳伽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Avon伽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量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2)单位:克/摩尔或克..mol-1(3)值:等于粒子。摩尔质量(n = m/M) VI。气体的摩尔体积1。气体的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中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2)单位:升/摩尔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 3。Vm = 22.4升/摩尔VII。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数量和浓度。(1)定义: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浓度=溶质的物质/溶液体积CB = nB/V 2。物质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待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浓度,用物质浓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中用溶剂稀释溶质。获得待制备的溶液。(2)主要操作有:a .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b .计算配制好的溶液χ 1。χ 2称重。χ 3溶解。χ 4转移。χ 5洗。χ 6定容。χ 7摇匀。χ 8储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择与待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检查是否可用。等暖了再转。e .体积不变时,在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处用滴管,用仰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相切。v(浓缩液)=C(稀释液)?五(稀溶液)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将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含有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溶液、胶体和悬浊液三种分散体系的比较。能否通过滤纸是否具有廷德尔效应来判断分散质粒径/nm的外观特征?如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蔗糖溶液胶体在1 ~ 100之间均匀、透明、稳定,为Fe(OH)。3胶体混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2.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多少,可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 = AD+CB)(。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与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反应可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逆向。
3.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质子(Z)原子核注:中子(N)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A X)原子序数=核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z熟悉1~20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列:H李和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核外电子的排列规律:①电子总是先排列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②每个电子层所含电子的最大数量为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K层电子数不超过2),第二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倒数第二层的电子数不超过32。电子层:一(最低能量)二三四五六七对应符号: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具有相同核电荷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量质子和一定数量中子的原子。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2、元素周期表1。排列原则:①按原子序数增加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至右水平排列;(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从上到下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垂直的一行;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征: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类型,第一个周期,65438+。质数短周期第二周期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3 8种元素(7行)第四周期4 18种元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 18种元素周期第六周期6 32种元素周期第七周期7未填(有26种元素)表主族:ia ~ ⅶ a * * *七个主氏族和次氏族:ⅲB ~ⅶB ~ⅶB、ⅰB ~ⅱB,* * *七ⅷ:三纵行,零族(16族)位于ⅶ B和ⅰB之间:稀有气体ⅲ。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组态、原子半径、主价、金属性、非金属)随着核电荷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本质上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组态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同周期元素性质渐变规律\ x 0965438+x 091na \ x 0912mg \ x 0913al \ x 0966。x 0915p \ x 0916s \ x 0917cl \ x 0918ar(1)电子组态\x09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x09依次减小—(3)X09+5-3 \ X09+6-2 \ X09+7-1 \ X09—(4)X09H2S\x09HCl\x09—(7)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 X09—X09由难到易—(8)氢化物的稳定性\ X09—X09稳定性增强—(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x09na 2 o \ X09 MgO \ X09 al2o 3 \ X09 X0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x09(10)化学式\ X09 NaOH \ x09mg(OH)2 \ x09Al(OH)3 \ X09 H2 SiO 3 \ X09 酸性增强——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ⅶ A族卤族元素:F Cl Bri。 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强弱的方法:(1)强(弱)金属性——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容易(难)生成氢气;(2)氢氧化物的强(弱)碱性;③交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2)强非金属(弱)——①单质易(难)与氢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含氧酸)具有强(弱)酸性;④相互取代反应(强制弱)2nab r+Cl2 = 2nac+br2。(一)同期比较:金属:Na & gtMg & gt铝与酸或水的反应:由易到难碱:NaOH >;氢氧化镁& gtAl(OH)3: Sicl >的非金属性质;Br & gtI(卤族元素)与氢的反应:由易到难氢化物稳定性:HF & gtHCl & gtHBr & gtHI(ⅲ)金属度:Lina+>;k+& gt;r b+ & gt;Cs+\x09非金属:F & gtCl & gtBr & gtI氧化性:F2 & gtCl2 & gtBr2 & gtI2还原性:F-E产物的总能量,对于放热反应,E反应物的总能量H2CO32C3COOH+CaCO3 = 2 (CH3首席运营官)2ca+CO2 ↑+H2O(强制弱)②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酸脱羟基III。基本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糖、油、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它们为糖。油脂和蛋白质是动物和植物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种\x09元\x09代表\x09代表分子糖\x09单糖\x09C H O\x09葡萄糖\x09c12o6 \ x09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果糖不能水解\x09\x09二糖\ x09。x09c 12h 22 o 11 \ x09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麦芽糖\x09\x09多糖\ x09H0 \ x09淀粉\x09(C6H10O5)n\x09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X09\x09油脂\x09油脂\x09C H O\x09植物油\x09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x09含有C=C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x09C H O\x09动物脂肪\x09C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x09C-C键,S P上的蛋白质\x09C等。
4.整理高中化学知识要点
我是09届的毕业生。我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化学。其实学化学就像学一门自己擅长的学科一样。你先掌握基础知识点,然后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做题,做题过程中反复思考。这样做就相当于修行和升华。学习同样的知识需要时间,努力和坚持会有收获。
化学一般分为有机和无机,其中化学方程式非常重要(不容忽视)。记住一种物质的特性,对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顺序不能颠倒)。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但是一定要自己总结,不能只靠老师和同学。
解题:首先,分析。既然你学化学,那你一定是理科生。在学习理论课的时候,要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分析每一个细节和关键提示,然后联系所学的实际知识,最后认真解决问题。
以上是高中化学的知识总结和解题方法,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
5.帮忙提供一些高中化学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主要分两部分:1。无机化学2。有机化学题目主要分为1。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包括浓度、PH值等。) 2.物质推断(分别为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3。其实实验题里的化学内容并不多,要考的东西也就那么几个。做题多了,自然就感受到规律了。
化学题目的计算主要是物质的比例换算,难度不大。毕竟时不时要用到数学。但是,难点一般在材料推断和实验问题上。材料推断需要对所考察的化学物质的特性有一定的记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做题来弥补。
麻烦在于实验题,因为考察的方面和角度很多,不好总结。其实在高三复习结束的时候,一张卷子最值得做的就是实验题,可以做的很简单,但是难的话一定是细节。希望你勤奋,化学其实很简单。
6.高中化学知识大全
氯仿:CHCl3碳化钙:CaC2碳化钙气体:C2H2(乙炔)氯氟烃:是很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裂解气组分(石油裂解):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焦炉气(煤干馏)成分:H2、CH4、乙烯、CO等。
醋酸:冰醋酸、醋CH3COOH甘油、甘油:C3H8O3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65438+。
7.高中化学,重要知识归纳
实验化学第一章。常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1。常见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物理分离方法和混合物的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释实例固体+液体蒸发可溶性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①不断搅拌;(2)最后用余热加热;(3)液体不超过体积的2/3 NaCl(H2O)固体+固体结晶中溶解度差异大的溶质被分离出来。NaCl(NaNO3)升华可以将固体从不升华物质中分离出来。酒精灯I2(NaCl)固+液过滤将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分离。漏斗和烧杯①有一个角,两个低,三个凸起。②沉淀物要洗干净;③定量实验时,应采用NaCl(CaCO3)液+液萃取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溶质,并用分液漏斗将溶质分离。②对萃取剂的要求;(3)沟通漏斗内外的大气;(4)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从溴水中萃取Br2分液分离,用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液体,蒸馏出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分离出不同沸点的混合溶液;蒸馏瓶、冷凝管、温度计和喇叭管;(2)冷凝水从下开口引入;(3)加入碎瓷砖、乙醇和水、I2和CCl4,透析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和离子,置换蒸馏水、淀粉和NaCl,加入一些盐使溶质溶解度降低,析出烧杯。分别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气体+气体洗涤气体、可溶气体和不溶气体洗涤气瓶,并使CO2(HCl)进来和短,用不同沸点液化,用普通冰水NO2(N2O4)i、蒸发和结晶蒸发分离U形管。结晶是溶质将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可用于分离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各组分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通过蒸发或降低温度来降低溶解度,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液滴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更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通过结晶分离。二。蒸馏蒸馏是一种提纯或分离不同沸点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利用蒸馏原理分离各种混合液体的过程称为分馏。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沸腾。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部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③蒸馏瓶中的液体不应超过其体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
(4)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排出。⑤加热温度不应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物质的沸点,例如石油的分馏。
三。液体分离和萃取液分离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互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用一种溶剂从它和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萃取溶质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满足以下要求:与原液中的溶剂不相溶;溶质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溶剂易挥发。提取过程中应注意:①将待提取的溶液和提取溶剂从上开口依次倒入分液漏斗中,用量不得超过漏斗体积的2/3,塞紧塞子,振摇。
(2)振动时,右手握住漏斗上口的颈部,食指根部压住塞子,左手握住旋塞,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置,用力振动。(3)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比如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提取溴。四。升华升华是指固体物质吸收热量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的升华特性,将这种物质与其他加热时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如加热使碘升华,分离出I2和SiO2的混合物。2.用化学方法分离提纯物质一般可以先用化学方法处理物质,然后根据混合物的特性用适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见化学基本操作)。
用化学方法分离纯化物质要注意:①最好不要引入新的杂质;②不应损失或降低被纯化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单,不要复杂。用化学方法去除溶液中的杂质时,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使分离出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干净。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加入的试剂应能除去先前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
无机溶液的分离提纯常用以下方法:(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与酸盐法相互转化(5)利用两性物质去除杂质(6)离子交换法、常见物质去除法、序号、原物质所含杂质的去除、主要操作方法、1 N2 O2、热铜丝网、固体转化。气体2co2H2SO4溶液洗涤气体3co2NaOH溶液洗涤气体4 CO2 CO燃烧CuO洗涤气体与固体转化气体5 coh cl饱和NaHCO3洗涤气体6 H2S HCl饱和NaHS洗涤气体7 SO2 HCI饱和NaHSO3洗涤气体8 CI2 HCI饱和盐水洗涤气体9 CO2。SO2-饱和NaHCO3洗涤气10碳粉MnO2浓盐酸(需加热)过滤11mo2C-加热燃烧12碳粉CuO稀酸(如稀盐酸)过滤13 al2o 3 fe2o 3 NaOH(过量)、CO2过滤14 fe2o 3 al2o 3 NaOH溶液过滤15 al2o 3 SiO 2盐酸`氨水过滤655438Fe和Cl2过滤22 FeCI2溶液FeCI3 Fe和还原剂转化法23 CuO Fe(磁铁)吸附24 Fe(OH)3胶体FeCl 3蒸馏水透析25 CuS FeS稀盐酸过滤26 I2结晶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