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默华笔下的人物生活

潘沫华从少年时代就热爱文学,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写新诗,在《诗刊》上发表了《浪子站街吹笛》《浪子》等十几首白话诗。1921、10年,在他的倡议下,他和同学王敬之、柔石、魏发起组织了杭城第一个新文学团体“陈光社”,朱自清、叶圣陶、三位老师也被聘为顾问。他们以《新浙江报》的《晨光》副刊为阵地,经常发表新的文学作品,抒发青春激情,在当时的杭州文坛影响很大。

3月底,1922,潘墨花、王静之、在杭州西湖与青年诗人应修仁相遇。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湖上泛舟,畅谈新诗,交流作品,并于4月4日成立了“湖畔诗社”。白话诗集《湖畔》、《春之歌》相继出版。分别收录了潘墨花的16白话诗和52首新诗。他们的诗受到了鲁迅等人的赞赏,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尧尧先生还肯定了“湖滨诗社”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这些年轻人是被五四浪潮唤醒的,他们的新诗“含有反封建的意义”。朱自清先生认为这些“作品有些清新缠绵的风格;青少年的氛围里充满了这些作品。”潘墨花的诗表现的是“人间悲情”。朱自清先生评价说:“就艺术而言,我认为莫华君是最稳重细致的。”

1924年8月,潘某华被北京大学第一学院(文学院)预科录取,后升入第一学院外国文学系。他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中外文学,热情地探索新文学。他把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展到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笔法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破产农民的痛苦生活。他的短篇小说《在人间》是他在1923寒假回老家参加当年宣平水灾的调查救灾工作,与山村里的染布工人相遇时构思创作的。这部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山区人民在饥饿和死亡中挣扎的悲惨景象。

在北京大学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他阅读和研究了大量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坚定了对* * * *的信念。他亲自参加了学生运动。1925上海五卅惨案后,他和同学一起参加罢工、集会、游行。1926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愤然提笔,在《北京日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评论,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和段政府的卖国行为。他把革命斗争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同年,潘某华加入中国* * *制作党。

1926年秋,大革命的浪潮正由南向北推进,潘默华毅然离开北大,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南下武汉参加北伐36军,在武汉任陆军第二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组织科长,随部队沿韩晶路北上,直至郑州。途中,我在部队,任务重。我仍然没有忘记创作散文和每日三月日记。在漯河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他组织政工人员进行宣传鼓动,同时组织战斗队进行战斗,给部队官兵留下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印象。有一天,当政工沿着铁路线行进,快要过铁路桥时,他及时提醒大家,过桥目标大,不如涉水过河。果然,队伍一到河边,铁路桥就被敌人炮击了。他的建议使部队避免了一次伤亡,保证了队伍的顺利前进。

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后,潘某华部队停止北进,退回武汉。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浙江革命同志从上海转到武汉的欢迎会,并亲自到汉口邀请当时的《中华民国日报》总编辑沈雁冰在会上发言,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

七月十五日,汪精卫也公开造反,形势日益紧迫。潘某华愤然离开北伐军,从武汉经上海潜回杭州。

当时在杭州,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领导被成批逮捕拘留,许多人倒在血泊中。在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的关键时刻,潘某华血战回杭,迅速接上组织关系,参加了新成立的浙江省委领导的秘密工作。他的家乡宣平当时还没有建立党组织。潘某华、马介绍刚从杭中学毕业的曾志达入党。他向省委建议任命曾治到宣平建党,并推荐党员潘振武回老家负责宣平地下党的通讯联络工作。曾治大绥带着省委的指示函和潘振武在宣平积极开展党建活动。5438+00年6月,宣平独立支部成立。

1927 10,浙江省委被破坏,潘某华在杭州落网,羁押在杭州市公安局柴木乡看守所。他的亲戚同学闻讯赶来,紧急援助。他在浙江一师的老师徐宝举取保候审,被解救。出狱后回到宣平上潭,后因抓到宣平党内同志,暂时避难于邵非附近的冷泉岩(洞)。

以疗养为名居住在冷泉岩幽谷的潘默华,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着秘密活动。他联系曾志达等县委同志,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以县委名义召开积极分子会议,讨论农村成立农民协会,争取第二个五年计划减租问题。在全县组织工会、开放读书会、平民夜校等活动,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不久,潘某华回到上潭,在上潭和尚涛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活动,就有十几个农民被吸收入党,并建立了上坛和尚涛党支部。后来,这个地区成为当地党组织发展最快、农民协会成立最早的地区之一。

65438年至0928年春夏之交,潘某华以教书为掩护,离开宣平,前往上海、厦门继续其地下活动。尽管行踪飘忽,工作艰辛,但他始终与中国宣平县委领导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家乡的革命斗争。同年冬,以减租减息为核心的农民运动和反霸斗争在宣平农村蓬勃发展,党组织发动了当地农民武装暴动。1929年初,农民起义被国民党省国防军镇压,全县被捕100余人。县、区委领导被悬赏,曾志达、等十余人被迫逃往上海寻找潘某华,得到了他的真心帮助。通过人脉关系,潘某华在法租界租了一套房子,将他们秘密安顿下来。我夜以继日地翻译了俄国作家塞拉菲莫维奇的小说《沙宁》连同版权卖给光华书店,并把八百银元和版权费全部付给曾志达等人作为生活费,鼓励他们在危难中坚定信念,增强勇气。潘某华还利用时任中共中央巡视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也在上海的机会,指导曾志达等人撰写浙江宣平党务报告,并亲自陪同他们向卓兰芳汇报宣平党组织和农民运动情况。此后,这些同志大多回到宣平,在家乡重燃革命之火,有的人在斗争中献出了生命。

由于白色恐怖严重,敌特密集,险象环生,潘某华的活动不断受到威胁。1929年9月,离开上海,经常更换工作地点,颠沛流离于北平、开封、沧州等地。在他公开的教师生涯的掩护下,到处都留下了他的战斗足迹。

1929年9月,以化名田燕到开封市第一初级中学任教。他通过学校学生会组织了学生读书会和墙报小组;指导教师和学生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如《生产党的宣言》和其他进步书籍;帮助进步学生创办反响很大的刊物《火信》;介绍师生加入“反帝大联盟”,发展左翼进步团体和党组织。某进步学生被学校无故开除,潘某华动员学生会干部罢课。因此,他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幸好他出去了,没有回来,所以前来搜寻他的探子都没了气息。

1930年春,潘某华被迫离开开封,定居北平。他藏身于北平一校女子中学和香山幼儿园,以教书为掩护,秘密从事“北左联盟”的筹备工作。他在8月1日国际反战日的示威游行中第二次被捕,受到严刑拷打,以至于敌人最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被释放出狱。

1931九一八事变后,改名潘某和,转到沧州省立二中任教至年底。根据党的指示,他在学校组织讲座,创办十四墙报和大众化的《反日报》,并亲自为该报撰写题为《怒吼吧,中国!”的介绍在学校内外广为流传。还动员师生在农村开展罢课、示威、张贴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在实际斗争中,培养了一批优秀分子。他亲自介绍、刘(刘建勋饰)等7名青年学生入党,建立了学校党团支部和党的外围组织,如左联、反帝大联盟、抗日救亡协会等。他的活动得到了爱国人士和进步群众的支持,也引起了学校当局和国民党政府的密切关注。只教了半年,潘某华就被校长辞退,回到北平从事北左同盟的活动。

1932年5月,国联调查团在东北调查期间,潘某华等左联执委会成员在北京多次召开会议并发表讲话,揭露国联保卫日本侵略的真面目,污蔑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今年纪念5月30日的游行示威时间很长。潘默华右手拿着网球拍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当游行队伍到达王府井大街南门时,日本帝国主义士兵散开,倒在日本大使馆的操场上,拉动枪栓准备射击,企图恐吓示威者。潘默华右手挥舞着网球拍,左手高声喊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抗日军队!”“支持苏联!”“帝国主义,滚出中国!".....成千上万的游行者随着他的声音一起呼喊,像大海的怒涛在东长安街上翻腾,吓得日本兵在地下抬不起头来。

1932 65438+2月,因革命共济会会员张木涛叛变,地下党安全受到威胁,潘某华被调往天津组织市委,出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长。他不仅要在天津从事地下党务工作,还要开展北方左联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大学当讲师,讲授社会发展史。他忙于奔波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1932年2月的一天,潘某华到华大经济系主任马哲民家中商谈工作,与侯外庐、、马哲民一起被抓获。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故意在看守所里大喊:“你们这些混蛋,我是来和院长商量作业的。你是怎么抓我的?”马哲民听懂了他的话,互相告白。到了警察拘留所,潘某华悄悄鼓励教授们:“不要怕,会有人来救他的,我得赶紧出去追……”因为没有暴露真实身份,第三次被捕,居然化险为夷。

不久,潘某华第四次落网。这一次,跟踪他到辅仁大学教务长台静农家中的,是那个间谍。他和台静农一起被抓,也因为没有证据被释放。

1933年4月,为满足党和文化界广大群众的要求,北方左联通过北方文联,与革命共济会、反帝联盟一起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潘某华与近两千人的送葬队伍一起,护送李大钊烈士灵柩前往万安公墓。一路上,他在蒋孝先抵抗国民党宪兵部队的暴民,喊口号,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

1933年初,日本侵略者入侵热河,继续进攻华北。5月,在中国* * *产党的影响和协助下,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人民抗日联军,进行武装抗日,收复失地。潘默华奉命前往张家口参加抗日联军,担任军队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编辑,密切配合抗日宣传。8月1日,潘某华也作为北方文联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帮助起草了会议宣言等文件。

9月,抗日联军在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的联合围剿下失败。5438年6月+10月,潘某华与吉鸿昌部突围,潜回北平,后转战天津,继续从事党内工作。

1933年底,潘某华在天津河北大酒店第五次被捕,原因是左联有敌特渗透。

在落入敌人手中的一瞬间,他迅速撤去了安全信号,保护了党组织和战友。

在被捕后的一个多月里,白天,他被敌人带回旅馆作为“诱饵”去诱捕其他中国党员;当天晚上,他被关押在天津国民党党部特务队,受到刑讯逼供。他经受住了考验,严格保守了党的秘密。一无所获的敌人把他转到了天津法院看守所。他被关在黑暗潮湿的单人牢房里,折磨得他重病缠身,全身蜷缩抽搐,忍受着极度的痛苦。后来敌人以“* * *生产党嫌疑人”的罪名判他5年徒刑,关押在河北省天津市第一监狱。

潘某华进了监狱,失去了自由,却走上了对敌斗争的第二战场。他依然牵挂着党和同志,想尽办法从监狱里寄信,向党组织报告“XXX造反”和“XXX被捕”的消息。为了抗议狱方对政治犯的虐待和迫害,他和狱友们一起,以血肉之躯为唯一武器,连续发动了三次绝食,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1934 12.24第三次狱中绝食斗争胜利时,潘某华被敌人浇开水残忍牺牲,时年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