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印象
秋天,受朋友邀请去卡斯镇蓝山出差。我一直以为岚山山又高又陡,不会有平地。其实不是的。去了兰山,感觉兰山韵味十足,别有一番景象。乡村特有的不仅是梯田众多,青山绿水,宁静无忧,还有溪水潺潺,人口稠密,商贾云集。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走在柯街上,站在小拉依的南面,望着西南方突兀的山峰,兴高采烈地描述:“...只见西南方又有一峰,突兀于云间,似君子坐风,闪亮而显,独立,南脊上之峰,不知其名。”从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可惜徐霞客没有先去,见证了兰山腹地的真正美丽。突然,从库克河东岸的夜郎古村,远眺西岸的兰山,犹如“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在冥想、诵经,真是库克山与河的壮丽景观。
兰山在库克河西岸绵延60余里,涵盖5个村民委员会,60多个自然村,2100多户,距卡斯镇24公里。一大早,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吉普车从卡斯镇出发,前往兰山。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道路两旁林木茂密,生态植被极其良好。一路惊叹卡斯兰山的生态保护比库克河东岸好。对于家住库克河东岸的我来说有点尴尬。
很快,我们到达了一个被数千棵树和树荫包裹的古老村庄。陪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地方叫云岩寺。云岩寺住着20多户人家。一条小溪从村后流下,村民们依靠这条山涧繁衍生息,滋养万物。遮天蔽日的古树将村庄紧紧包裹,走近了才知道里面藏着一个村庄。村民们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真的很舒服。
汽车在崎岖的道路上缓缓前行,绕过几个弯,然后平行进入一个山沟。山沟里有个马平川,炊烟袅袅,群山环绕,郁郁葱葱。同伴告诉我,这是横街,国家专用的就在这里。著名的横向中学位于街道的西北端,与兰山中学紧密相连。街道西侧的山坡上建有人工湖横库,犹如天池镶嵌在横街的顶部。村委会东面是兰山的主峰,离村委会只有300米,但要爬上主峰的顶峰需要一个小时。站在水平水库上的高速公路上向东望去,乡间特有的山峦起伏,驼峰像笔杆一样高高升起,置于温柔宜人的水平中学对面。
从横街往北走四公里,就到了毛寨村委会。村委会的办公室设在“赵家大院”。当地人称之为“赵旧居”。“赵氏旧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主人是民国时大官的“赵德裕令”。建筑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四合一,五天井。建筑地基用打磨过的五面石建造,有飞檐转角,雕梁画栋,雕花种草,画墙。院子用青石铺成。房子建在山上,在寨子的顶端,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村庄。该建筑保存完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昌宁县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从横街向北向西12公里,就是与施甸县相邻的易科村。人们经常说,“多么客居的城镇,路上都是石板。”易科寨子山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村里用石板镶嵌的道路至今仍有200多米长,曲径通幽,诉说着古山村的沧桑和世界的变迁。最受人喜爱的是“客家腊肉火腿”,硕大厚实,肉质细腻,一看就让人流口水。而“土鸡煮火腿”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特产。在这个凉风习习的小屋吃一顿农家饭,真的是另一种美妙的享受。
从易科村往回走三公里,右转南行一公里多,就是广益村。这里,层林尽染,山峦叠翠,风景秀丽,山花烂漫。明朝宣德五年(1430),在此建广益郡。契丹后裔被封为周知,库克寨(今西子寨)人莽赛(契丹)为同治。可惜州府的雄伟风光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古迹和沧桑。然而,人们依然赞叹“广益郡”的宏大传说和留给后人的诸多遗憾。
从横街往南三公里就是兰山腹地的另一座世外桃源二道桥。有三十八户人家住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一条小河从南到北穿过村庄,然后与一条从西而来的小河汇合,转向东。河水拍打着石板,在斑驳的石板上刻下奇形怪状的青苔和岁月的水痕。深山里有这么一条河,多奇怪啊,让我有点羡慕和佩服。在河流的汇合处,一座古桥坐落在河上。几个村姑在河边叽叽喳喳地笑着。我们路过的时候发现他们在清洗有鱼腥味的盘子,说是要赶上卡斯街去卖。因为这条得天独厚的河,这里的鱼腥蔬菜叶厚茎壮,十分诱人,每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在竹荫下,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炊烟袅袅,鸡叫狗跳。小河将寨子一分为二,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在小河两岸。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一个老人喊着要放牛吃草,回来了。可谓是“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中国画。同伴告诉我,这个地方叫“二道桥”。虽然车可以开到村里,对外交往也很近,但这里还是像人间天堂一样幽深宁静。
二道桥东行一公里就是岚山瀑布。据说有几千座高耸的城墙,景色壮观。可惜时间不早了,不能亲自去拜访她,看她的美。
乡村特有魅力,乡村特有帅气。朋友,有兴趣的不妨感受一下兰山,感受一下兰山的情怀。
国别的一定会给你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