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鲁迅和他的希望

《野草》里的文章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常客。毕竟,这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为了迎合大纲,文章中各种符号的解读都成了套路:黑暗的封建旧社会,沉迷于富贵荣华的年轻人,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今天,鲁迅似乎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永远被禁锢在解放前的时代。

然而,就像文学作品所涵盖的权力无法在一个时代封存一样,鲁迅也不仅仅是有关部门附加的文化符号。在《野草》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他的挣扎、迷茫和失望后的坚持。对于鲁迅来说,他一直在努力寻找真正的希望,尽管他可能会无功而返。

什么是改变?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我们发现社会问题的时候,不是选择默默附和,而是在大家都睡着的时候站出来,告诉大家这是不正确的。肯定会有人反对。大多数人都习惯了继续以前的生活,害怕改变,所以人们会说:你看,那是个傻子,他非要和我们作对。所有清醒的人都不勇敢。有些人看到了,也发出了几个反对的声音,但是声音就像掉进激流里的鹅卵石一样微不足道,最后还是放弃了。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不怕激流,也不怕自己声音的渺小。但他们只是少数。不可避免的,我选择了孤独。

孤独的选择是不容易决定的。也许鲁迅心情最好的记录,是《告别影子》中影子对困倦的人的独白。影子不想跟着人在未知的情境中游荡,更喜欢在黑暗中游荡,虽然黑暗和孤独会将自己吞噬。但影子不是革命烈士。它没有果断决定,咽下声音,跳入黑暗。它的独白是在剖析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决定自己的人生?

经过一轮内心的斗争,持久的希望占了上风。影子本身害怕消失,但对它来说,它是如此富有诗意:

抛开所有的写作技巧,押韵等等,影子的形象是催人泪下的。为了拯救自己所坚持的信仰,我毫不犹豫的消失在黑暗中,最后独自旅行。鲁迅说他的作品太黑暗,因为只有“黑暗与虚无”才是真实的;从这篇文章来看,这更像是他性格中果断的一面。影子之所以选择黑暗和空虚,是因为除此之外,剩下的只有它永远不想追随的东西。与其说是它主动选择了孤独,不如说是它因为希望而接受了剩下的附加条件。而且在它看来,因为自己的理想而孤独是一件极其灿烂的事情。这比在糟粕上妥协漂亮多了。我想鲁迅也是这样的影子。

读《野草》时,我常常惊异于鲁迅没有成为隐士。他为什么不逃离社会的染缸,像古人一样到山里修行?答案可能是鲁迅的隐居和古人的隐居还是有区别的。鲁迅选择的孤独,是大多数人精神上无法理解的——而他的目标是传递他的希望和战争的力量。就算这一代做不到,也要继续写下去。他的计划中可能没有像古人那样保持高尚的品格;他所想的可能类似于《复仇》中提到的“生命飞翔的极度喜悦”。

这句话在《复仇》中出现了四次,用来描述四个场景:生命最原始的冲动、杀戮的快感、死亡的瞬间和永远的复仇者。最后的场景是这样的:

乍一看,这一幕似乎很可笑。两个对手站在旷野里,准备对抗,却没有任何动作。然后,就是永恒。周围围了一圈围观的人,一阵骚动。从外观上看,外圈的人异常吵闹,而中间的两个异常安静。但是,为什么这两个干爹对应的是路人的干爹呢?当我们深入探索时,可以感受到与表面完全相反的内心活动:路人虽动荡不安,但内心无波,任其以无聊的心情打发无聊的时光;中心的两个人,虽然看似永恒的静止,但内心却始终涌动着激情——复仇、欲望、杀戮和被杀。不管他们的情绪是什么,都是真实的,波涛汹涌的。那么,什么是“不流血的屠杀”?我觉得是别人用无聊慢慢消磨自己的过程。

鲁迅不希望这样的过程。他要活着,要让生命飞翔,要把这种生命飞翔的快乐告诉别人。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像是盲目引导前进;那充其量是个谎言。《野草》里的文章经常折磨自己。读起来很沉重,不舒服。

中学课本对风筝的注释是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反抗。这种说法或许有道理,但似乎过于死板。我在文章里是一个很纠结的形象:我曾经打散了哥哥做风筝的梦想,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我想道歉,但不知道怎么做;真正道歉的时候,只能得到最尴尬的回答。比起写一大堆自己的道歉,伤害弟弟,或者写一个双方都流泪的大团圆结局,风筝更克制,更沉重。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内心更愿意看到一些戏剧性的东西:我的内心彻底的悲凉了,我的哥哥彻底的原谅了我的哥哥,矛盾化解了。但是,这篇文章并不局限于描写兄弟之间的矛盾。鲁迅在这里对自己内心的分析,不弱于他对时局的讽刺。他知道那只是淡淡的悲伤,他永远也写不出悲伤的文章,因为他不让哥哥放风筝。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可能会给弟弟带来长久的痛苦。也许哥哥不记得了,伤害依然存在,但无用的道歉也挽回不了他的错误。由此,他必然会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源头就是他年轻时犯下的错误。

这个错误永远不会逃脱。鲁迅深知这一点,所以心情如此沉重。读者也能感受到,所以会觉得阅读困难。

但是,人性的分析永远逃不过。鲁迅作品中的力量在于他对人性的理解——这既是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也是对光明的呼吁。他希望我们有一颗“更好的心”,拥有它的出发点是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这也是所谓“希望”的一个角度。

我一直惊叹于鲁迅先生的坚持。是什么给了他力量?是什么让他一路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可能是他对希望的深情。《野草》不是一本阴暗空洞的书——很多杂文里隐藏的希望是动人的,文笔真的只是其中一个小原因。

他的作品有一种持续而原始的力量。

《断线的颤动》读起来有点像纳博科夫的《悸动》。一个女人为了自己和孩子的生计做妓女,孩子长大后被孩子嫌弃,被孙辈诅咒。然后,女人们跑了。上面的抒情段落是在离开后写的:虽然女体“被遗弃、颓废”,但它“伟大如石像”伟大之处可能在于她为生活而奋斗——即使她匍匐前进,也没有放弃生命。这样的力量来自她颤抖的身体内部,然后逐渐向外辐射,像鱼鳞上的倒影,像火上的开水。这两个形象令人眼花缭乱,转瞬即逝。它们是否也象征着她心中转瞬即逝、耀眼夺目的希望?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这种力量立刻深化扩散,变得像阳光一样坚定,像旷野中的波浪一样深远。希望的力量。

除了实力,鲁迅的文笔很温暖。这似乎和他给人的印象不太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秋夜里的这句话很抓人。上一篇文章写了秋夜的粉色小花和窗外的小甲虫,甲虫飞进了窗户。然后,这句话形容了灯罩。很直白,没有任何修辞上的粉饰。从文学的角度,我想不出它抓人的点;但这句话明显让人看腻了,有味道。试想一个革命作家,一改他在人们心中的悲凉印象,换上了一个有着雪白波浪纹和深秋猩红栀子花的灯罩。然后在另一个秋夜,我看着灯罩和上面的虫子。这个场景是有温度的。秋夜中的意象,从粉色的花朵、天空到虫子,都在鲁迅先生充满温度的画面中呈现。这样的精致是深情的。

我相信,这些形象一定不是他写文章时使用的手段。他们可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些零零碎碎中,鲁迅汲取了他的希望。否则,他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这时的语气像父亲;他多么热爱他的生活。

因为爱,所以深情。《野草》中的《希望》歌词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一段话:

《苍白的血》中描绘的勇敢者是希望。他蔑视权威,他不在乎千千成千上万的好人给他的建议,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的苦难是可以忍受和改善的。这段话多么深情啊!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个战士的形象,包括他的历史(“废墟和贫瘠的坟墓”),他肩上的责任(“深刻而长久的痛苦”)和他对这个世界的感情(“重叠淤积造成的血液凝固”)。他并不害怕自己将要面对的孤独、黑暗和彷徨,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深刻。这种亲情让战士无法继续看着痛苦发生。

也许这就是鲁迅的深情,也是他一路支持他的希望。面对这样的希望,他宁愿选择永恒的孤独,也不愿默默无闻地忍受人间的痛苦。他必须站起来反抗——即使他已经死了,他曾经反抗过,而不是生活在恐惧中。

让我们用鲁迅在一次睡眠中的话来结束:

是的,我在杂草中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