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家汪曾祺先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中国文学史上繁星点点。我最喜欢的是鲁迅,钱钟书,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

鲁迅犀利,钱钟书幽默,沈从文细腻,丰子恺温暖,汪曾祺可爱。

就像你不会错过鲁迅的《狂人日记》、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一样,你也不会错过汪曾祺的《慈禧太后》。

出版于1980,《受戒》让汪曾祺进入了文学史。先生和他的儿女们日常的玩笑话——“对我客气点,我以后要进文学史”变成了现实。这位写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在60岁时成名了。

这位可爱老人的一生背负着诸多标签——“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抒情的人文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京派小说传承者”。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驾鹤西行的21年。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小说集来纪念这位有趣的老人。

《取经故事集》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23部经典小说。

1

第一篇《复仇》的风格会让读者相当惊讶和惊喜。因为它最不像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一些批评家说复仇是中国意识流的鼻祖。

“复仇者联盟永远不会放弃。”在很短的篇幅里,王先生把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剑客放在心里,终于一气呵成放下仇恨的故事。读书时,侠义与禅意悠悠而来。

为了体现剑客一生复仇的孤独与悲哀,对世间的留恋与向往,更多的是用笔墨来描绘自然之美。

比如“他突然觉得是秋天了,来自蜜蜂的声音。”从他的声音中,他感到轻松。此刻整个世界都是秋天。"

“苔藓的味道,干草的味道。风化的石头在他身下噼啪作响,发出声音,散发着气味。”

“鱼啊,你住的水有多高,你还不睡觉?再见,青苔的潮湿;再见,干草的柔软;再见,你的肩胛骨下有一块酸石头。”

“梦在水上飘。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来。”

意识流的文字也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和理解——“黑暗成了莲花。他在一层又一层的莲花中。他带着黑荷花游览了一番。莲花上出现了一颗星星,淡绿色,如磷火,旋转起来熄灭了。天边朦朦胧胧,一片寂静。”

“时间在洞穴外飞逝。一卷白云掠过洞口。”

“他根本就忘记了背上的剑,或者说他完全消失了,只留下了这把剑。他缩小,缩小,这样就没有了。然后,回来,回来,嗯,脸由青转红,满身都是。”

汪曾祺先生曾说:“好的语言就像老人背着小孙子,盼着亲情,盼着痒。”

这个复仇至少要看两遍才能尝到。

2

热爱生活的汪曾祺先生,处处都能找到生活的趣味。

老陆的第一句话,王先生说:“我们去年夏天的日子真的很开心。”

当年,汪曾祺先生在中国建设中学任教。当时这个中学的老师都挺强的。从校长到老师,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但是办学条件很差。学校基金是通过在暑假表演一部戏剧筹集的。校址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废弃仓库。

那些日子,是老师们零零碎碎的一顿饭,两顿米饭,借钱买油炒野苋菜,轮流赊账喝自制烧酒,筹钱买蜡烛,晚上谈心的日子。

先生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教师一室,室内一床,一桌一椅。你还想要什么?很好。”无忧无虑,兴趣盎然,读书写作。整个学校有一种浓浓的庄子哲学的味道:自然适应性。很豁达,很乐观。

早上,老师们在屋里看书,去山里散步。时间快到了,他们互相打招呼“摘玫瑰”。

下午,老师们在校门口的小茶棚里喝茶。“看看远处的山和草,车马和行人。你看一股大风卷起一层很细的黄土,在太阳的映照下,黄土后面的天空好像在往下流。”等到太阳西下,再去找晚餐的菜。

晚上,老师们聚集在一个未来的学者和教授的家里,远远地,回忆着家乡的风景,谈论着。以烛为量,烛尽则散。

王老师用愉快的语气描述了老师们在学校角落里采摘野菜的情景——“我们一个人还没开始摘菜,摘苋菜就摘了些野茉莉叶,摘灰韭菜就更不懂事了。我们总是需要别人来再次辨认他们。”

写老陆挑菜:“极其内行,既快又准”,“他不时给我们指路,说哪些菜好吃,哪些菜不好吃。”据他说,有太多吃的了。这个人就是活生生的“草药夸救灾”!“不知道看到这里的读者是不是和我一样,先是放声大笑,然后心中升起一股悲伤。

王先生眼中的这些日子是美好而宁静的:“白天阳光普照,温暖而宁静,就像一个稍被删减的春天。”

“一顿饭可以当饭吃,破旧的藤盒里还有一件毛衣,让人对未来有一点憧憬。”

汪曾祺先生的儿子说,父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大家看,把苦难的东西藏在心里,因为他觉得,即使在绝望的时候,也要给人一丝永不断绝的希望。

汪曾祺先生善于从趣闻轶事中讲述充满个性的小人物故事,用简单直接的文字慢慢讲述人世间的艰辛、困苦、隐忍、艰难。

注重实用的老吴,注重情感幻想的老鲁,有胆识有才华的俞老五,康鸡状元,赶鸭能手卢长庚,性情宽厚,骡马绝技的宋苦子,八千岁财力雄厚却极其节俭的陈,妙手回春的产科医生、男科医生,正直的瓦匠,仁义的陈,努力工作独自奔波的。

王先生称赞老陆的坚毅和诚实:“老陆是一棵长在沙里的枣树”,对自己的现状又是担忧又是担心:“这个春天又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回报之年呢?老卢,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陈晓晓,一个医术精湛,一心救死扶伤的产科医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大家都叫陈的外号,可以看出世人对他这个职业的鄙视。除非万不得已,人们不会请他帮忙接生。但是陈晓晓不在乎。只要有人邀请他,他马上骑上白马跑了。陈小寿想尽办法帮上校的妻子接生,上校却想:“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乱来!这小子太霸道了!团长觉得委屈。”

小说结尾,陈被团长击落,戛然而止。世界的无知,社会的残酷,直击人心。

奶奶和她的八棵榆树是一幅农村民俗工笔画——奶奶住在一条巷子外面,有两间稻草房子。一眼望去,是一座潮汐寺,然后是一条小桥流水。奶奶家周围都是空地,左边是高高的草,右边是奶奶种的八棵榆树。胡同里的孩子们经常来空地上玩。

奶奶去世后,八棵榆树被锯倒,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在榆树上,大概包含了奶奶的闲适,冷漠,隐隐的忧伤。

有人说,汪曾祺先生在世态炎凉的时候,选择了用纯真来回应一切。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受戒是王增茂先生的标志性作品。是一对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和尚和一个女孩的爱情故事。

《诫》在1980第十期《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时候,据说很多读者都被吓到了:为什么不谈神学宗教,而谈这样的爱情故事!

小说一开始,汪曾祺先生就以他一贯的幽默调侃子明要去涝庵出家——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出家”。就像有的地方出猪,有的地方出席,有的地方出箍,有的地方出棉花,有的地方出画师,有的地方出母狗,他的家乡出和尚。

在汪曾祺先生看来,和尚和屠夫、工匠、画家、泼妇一样,除了是人,没什么特别的。和尚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也有作为人而生的世俗欲望,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涝庵没有明确的规定。“连这两个字都没人提。”。整天坐着的老和尚不念佛,过年也要开斋。仁善法师从不穿袈裟和赤脚僧鞋。第二,仁海大师是个有老婆的男人,他们的世界无忧无虑,恩爱有加。三老爷任都,会唱一首令人脸红的民歌小调,情人不止一个。

明海出家有三个条件:脸如长月,声如钟盘,聪明,记性好。

小英又帅又水灵。白眼鸭生绿蛋,黑眼棋子黑,平静时如清水,闪光时如繁星。

明海和小英在船上相遇,并在船上定下终身。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总是和一艘船联系在一起。联想到沈从文《边城》中和诺送的渡船。

小英活泼开朗,毫不掩饰对秋子的喜爱。我为秋子的好嗓子和出色的画感到骄傲,故意光着脚踩她的脚。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脚趾,平底,细跟和一个缺失的足弓。明海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痒痒的。”明子的心被小英搅乱了,她决定在殷珊寺受戒,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尚。

小英划着明子去殷珊寺庙受戒,然后亲自去接她。在很多和尚安静吃粥的饭堂里,他们大声对秋子喊:“我走了!”“多么体贴和勇敢的女朋友。如果崔璀对诺送能如此坦诚,不那么矜持羞涩,也许就不会有后来无尽的向往和等待。

两人在船上的告白最精彩。小英道:“不要做方丈!”“好,不好。”“你不是想当沙弥吧!”“好,不好。”小英俯在秋子的耳边,轻声说道:“我做你的妻子。要不要?”秋子的眼睛鼓了起来。“是的!”

三言两语的情话,纯洁美好。继承了沈从文朴实、诗情、柔情的小说风格。

小说结尾有一段对一个粉色泡泡的描写,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紫灰色的芦苇穗呈银色,又软又滑,像一串丝线。”有些地方有棍子,是红色的,像小蜡烛。绿色浮萍,紫色浮萍。长腿蚊子,水蜘蛛。野生荸荠有四瓣小白花。惊起一堆绿色,擦了擦芦苇穗,飞向陆璐·路飞。"

题目是“受戒”,其实是“破戒”。是为了赞美美丽和人性。连佛国的土地都是干净的,有热气腾腾的烟火,有美好的情感。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文人,以《日晷》中的蔡德慧、《迁徙》中的高蓓莹、《欣赏者》中的季为代表,体现了可贵的文人品格和执着情怀。

蔡德辉,西南联合大学助教。才华横溢,肯钻研,有主见。别人受不了食堂的饭菜,就出去兼职了。他们牙疼去饭馆吃饭的时候,蔡德辉每天都在食堂吃水煮芸豆和“蘑菇芋头豆腐”。他四年没有一天休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植物学中。蔡德辉很享受这种在很多人看来很枯燥的学习。

蔡德慧虽然对物质没有什么追求和向往,但在外表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风度。他不买衣服,但是很整洁干净。他洗衣服和被子,缝补衬衫,缝纫和裁剪。和那些“像阴沟里的鹅”的同学相比,蔡德辉在生活中的工作和他的专业学习一样优秀。

这样一位本可以在植物分类学上有所建树的年轻学者,却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于肺结核。

人们看到他用筷子做的日晷,就会想起他,想起他站在教学楼的井边,洗衣服,微笑。

《徙》一文里的高北鹰,十六岁就是秀才了。第二年停止科举后,他从一个单纯的教师毕业,在一个“五小”教书,五六年级时被破例任命为中国作家。虽然不能施展才华,但他教学认真、认真、细致,深受尊敬。

高先生不善交际,不参与派系纷争。因材施教,不问家境,只看口味。

汪曾祺先生多次提到小说《迁徙》,可见其喜爱。

汪曾祺非常赞同高北鹰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必须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水平如何,照本宣科的教学都是为了盲目教学。”看守着学生,就像往瓶子里倒水,随时知道它的深浅。教材要系统,要有重点。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高老师还将白居易的《新乐府》和的《家书》等绘画作品印发给学生,并编写教具,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当时的中国教育中是极其罕见和难得的。

可惜命运造人,高北鹰最终从第五小学“迁徙”到了县城中学,又被“搬”回了第五小学。

高蓓莹的女儿高雪想要飞离这座小城,却没能实现自己“迁徙”的愿景,最后抑郁而死。

高家两代人终于“不迁移”了。

县第一大画家纪。卖水果的知道季的画。他一句话就能说出自己的画哪里好,表达了什么,并且敢于指出画中的错误。

纪为题词“卖水果的是我的老师,画家以自己的无知为耻”,并以鉴定家的身份赠送了一幅画给。

作为一个画家,一个普通卖水果的人羞于提问,跪拜求教,这是难得的艺术品格。汪曾祺先生认为,热爱艺术的人有高有低。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是平等的。

蔡德慧、高蓓莹、纪三人,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从不自贬身价,也不轻视他人。这些自然可及的真性情和为人,正是汪曾祺先生的价值观:人道主义。

汪曾祺先生说,“我咽下苦难只谈吃,只谈美和温暖。”

王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讲吃多吃少。在吃的世界里,品味世界的美好。即使在苦难的日子里,它也像盛宴一样甜蜜。

复仇的冰冷剑光里,也有吃饭的温暖:“一根素烛,半罐野蜜。他的眼睛看不见蜂蜜,现在蜂蜜在罐子里,他坐在沙发上。但他满身都是蜜,浓浓的。”

在昆明中学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王老师开心地给我们讲了老陆做炒豆沙虫的过程:“掐头,撕掉钉翅,热锅里放一点油,翻炒,炒三次,上桌后撒上重椒和盐。”"豆壳虫尝起来有点像虾,还有一点柏叶的味道."他说,“不仅是蔬菜,肉菜也随处可见。”

在《八千年》中,为了衬托八千年的极度节俭,汪曾祺先生详细描述了当地对吃晚茶的重视:“晚茶多是一碗干拌面——葱花、猪油、酱油、虾子、虾米,面在里面;或者几个麻球、油墩子、白铁皮敲入浅模,倒入细面,塞上萝卜丝,炸至熟。”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新教学楼墙外的大排档风味各异,南北老字号。“最受欢迎的是鸡蛋饼:鸡蛋和面粉,盐,很多葱花,在锅里煎。蛋糕在锅里咝咝作响。炸好后两面焦黄,直径可达一尺。可以卷着吃,很满足。”有多少读者和我一样,在读书的时候想到大学后门的大排档,想到和同学一起收集一些好吃的油油的零食,还有遇到暗恋学长的旧时光。

在《名鸡名鸭》中,他描述了父亲对鸭掌一丝不苟的洗刮:“每一只脚蹼都是破的,仔细看,就像在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两对鸭掌干净整齐,一字排开。四只鸭翅,全白干净,一字排开。很漂亮很可爱。就连那两个鸭肫都被我爸处理的很漂亮。他用我小时候很熟悉的那把角柄刀,从栗紫色里闪着钢蓝色的微微凹陷处轻轻一划,一翻,里面深红色的东西就翻了出来。我洗了几次,放在鸭脚和翅膀之间。它看起来很贵,像一种罕见的水果。”

赛黄承有各种瓜果,高崇礼教授家的清蒸鸡,王二家的秘制熏牛肉...汪曾祺先生赋予食物以审美价值,对生活充满热情。

中学课本里收录的汪曾祺先生的《端午节的鸭蛋》,让在异乡打拼的人晚上读到一段话——“高邮咸蛋的特点是品质优良,油脂丰富。蛋白质很嫩,油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书里飘出的咸蛋很好吃,抚慰着每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有人说,端午节看了王先生的鸭蛋,你会立刻有在淘宝上买一盒鸭蛋的冲动。因为只有这样,一颗漂泊的心才能放下。

借用一个吃货的一句话:“我不考虑人生,我只考虑明天吃什么。”

向生命科学家汪曾祺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