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国第一师范?
19年底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相继签订。当时的高中中年状元张謇毅然弃官回乡,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艰难道路。张謇不仅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工业、交通、盐业、慈善、实业惠民等一系列企事业单位,还创办了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到特殊教育、社会教育,师范教育只是更辉煌的一页。
张謇非常重视师范教育,“师范是教育之母”是张謇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创办盛达棉纺厂五年后,开始盈利。他首先想到的是办一所师范学校。张謇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他用毅力努力实现心中的蓝图。
然而,张健的师范办学之路并不平坦。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张謇正式向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通地方官员提出办公师范的计划,但遭到拒绝。张謇深感“这件事不好办,他也在考虑,但他想创办一所自收自支的师范学校”。于是他投资2万多元,在哥哥等亲友的支持下,* * *集资9.3万余元,兴建了一所民办通州师范学校,选址在通州南部的千佛寺。1902年8月,学校破土动工,占地41亩,建筑104栋,建筑172栋,走廊116栋,可容纳300名学生。1930年3月,校舍建成,命名为“通州李玟师范学校”(简称“通州师范”)。4月27日,通州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张健演讲,写校训。后来又亲自为通州师范学院写校歌歌词,请人谱曲,在校内外广为传唱。
建校不易,办好更难。面对种种困难,张健没有退缩。他曾说,“师范是我努力的地方”,“家可以败,但师范不能败”。
当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通州师范学校注重选拔“性好、文理好”的学生免费入学,这给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机会,但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张謇想从盛达纱厂的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教师基金,但遭到股东们的反对。张謇据理力争后通过,规定每年从盛达纱厂利润中提取四分之一作为学校经费,其中通州师范学校所得最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謇总是从自己的年薪和分红收入中划出相当一部分来维持通州师范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再次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张謇觉得中国的科举制度落后,于是对通州师范学院的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还有教育管理的问题。张謇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师范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富有远见和独到之处。他认为教育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把加强组织纪律性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强调要办好学校,特别是师范学校,必须严格管理。他在教育管理上非常重视德育,在教育上主张“德第一,学第二”,把爱国主义放在德育的首位。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国报仇。张謇还特别重视师范生的养成教育,认为“模范要遵纪守法,学为人师,不可违法”,这就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还要打扫教室,收拾食堂,形成劳动习惯,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
解放后,通州师范学校改为公立,更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一直秉承“艰苦自立,忠义不欺”的校训。现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南通师范大学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教师,其中不乏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政治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真的可以说是“雨和春风勤学好教,桃李满天下”如今,这所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洗礼的师范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焕发着青春,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世纪。
-
南通是教育之乡,尊师重教历史悠久。南通师范大学是个好学校,“勤劳自强,忠信不欺”是百年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