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紧急!!帮帮我!
绿色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础,进而延伸到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其核心是可持续和谐发展。
绿色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为未来社会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社会文明。从10000年前开始,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时期,从200年前开始,人类转入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当代中国也呼唤绿色文明。
绿色文明是崇明发展的迫切要求。2003年7月2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来崇明调研,指出要把崇明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繁荣、产业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适宜国际一流城市的生态绿岛。绿色文明是建设生态岛的前提,因为绿色文明是一种社会需求,它包括绿色生活、学习、工作和消费,可以保持和提升崇明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绿色文明是学校发展的自然演进。面向21世纪,立足崇明,作为文化高地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培育绿色文明的摇篮,辐射绿色文明的基地。三烈中学作为上海市首批绿色学校之一,当然应该发扬绿色教育的优良传统,自觉引进和内化绿色文明的先进理念,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绿色文明教育本质上是指学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完善自我管理,协调各种关系,改进教育方法,降低成本,逐步提高办学效益的过程。因此,要用绿色文明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文化品位。培养合作友爱的道德情操;营造绿色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追求民主和共同发展的教育境界;促进学生和教师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二,绿色文明的教育原则
绿色文明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就是引导师生体验“可持续发展”和“追求可持续教学”,促进师生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实施的关键是师生要有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师生要有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必要情操、知识和技能。因此,实施绿色文明学校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校教育首先要促进“人”即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师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铺设绿色通道。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标。并能和谐地处理好师生发展的辩证关系,即学生发展是基础,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辅相成。因此,要树立以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2.民主与和谐。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民主也是生产力。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主追求的境界是和谐。
民主与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关系上:
(1)干群关系: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倾听老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干群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形成绿色管理。
(2)师生关系:教学应是民主、平等、互动的,而不是专制和灌输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反思,培养学生宽容、理解、合作的品格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教育氛围,提供民主合作的良好环境,与学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师友关系。
3.开放和创新。贯彻绿色文明理念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它包括:
(1)开放的教育环境。学生可以走进自然和社会,可以在自然和社会中参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从书本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2)开放式教育模式。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知识类型,不同的学生智能结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学风格丰富多彩。所以教育模式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
(3)开放式评价方法。评价要因人而异,注重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不要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标准模式。坚持人才成长不同步的理念,即允许个性差异的存在,用发展进步的眼光去衡量学生。允许一些人打破常规,超越程序,帮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绿色文明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照搬。我们要不断了解它,丰富它,创造先进的教育方法,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中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育道路。
第三,以绿色文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用绿色文明的理念引领、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让绿色文明成为师生共同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1,绿化校园。一个绿色的校园可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清新宜人。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感悟,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植树绿化、保护环境应成为师生的生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生态校园。让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校园的设计和建设。校园建设应充分体现生态学原理,使用绿色建材,倡导绿色包装。我们应该把整个校园建成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比如开展绿色实验,培养绿色学习和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学校要用生态教育的理念管理校园,合理用人,追求高效低成本,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低收入高产出,节约资源能源,节约办学经费,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3.人文校园。学校要有绿色的文化吸引力和气息,师生要有人文精神、绿色的思想和追求、高尚的绿色品位、自觉的绿色意识和行为准则。学校应该有绿色文化协会和绿色文化活动。
第四,以绿色文明拓展道德教育
“绿色文明”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的教育,也要坚持道德教育的理念。实施“绿色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一种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理念的现代德育理念。它包含着这样的德育思想: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享受自然和生活,自觉培养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和谐合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树立全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班级团队活动是开展绿色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因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缺乏的密切的社会联系。在班级团队活动中,要选择多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寓教于乐,进行绿色教育。教师要树立人人都是“绿色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并率先垂范。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绿色德育活动,如在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让学生进行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
动词 (verb的缩写)以绿色文明推进教学改革
培育绿色文明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绿色文明也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绿色文明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结合具体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二是体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师生体验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价值观、责任感、民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前者受课程设置限制较大,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容易,后者不受现行课程设置的影响,在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传播绿色文明也可以结合“二期课改”。学校可以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在研究型课程中突出绿色教育的内容,使绿色教育课程形成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绿色教育可以通过渗透和探究的方式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这样的课堂应该从专制走向协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让师生真正体会到绿色文明倡导的和谐统一精神。
不及物动词以绿色文明促进教师发展
绿色文明的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摒弃过时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树立现代的人才观和学生观,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作为有感情、有灵气、有希望的“人”。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贴近和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
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是不可能理解和掌握绿色文明理念的。为了适应和跟上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应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一些前沿知识,及时“充电”,具有先进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开发一些新课程,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绿色文明是全社会、全世界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绿色文明教育中经常会有一些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让教师多了一个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窗口,让教师在与专家学者、社会其他人士甚至外国友人的合作交流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提高综合素质。
7.把绿色文明作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纽带
学校是社区的文化高地,学校的绿色文明教育可以通过学生普及到千家万户,通过“家长学校”辐射到社会。学校应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示范。作为崇明的基础教育,完全有义务、有责任开展绿色文明教育,宣传绿色文明理念,为提高崇明人民的绿色文明素质和生态岛的开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社区和家庭也为学校的绿色文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场所。在开展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绿色文明活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和感情,建立友谊和信任,使学校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依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学校、家庭、社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形成了一个大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可以以绿色文明为纽带,使三者的关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