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义老师的主要事迹

王春义老师的主要事迹

王春义老师的主要事迹

王春义老师是中学生物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党员。她热爱教育事业,道德高尚,业务精湛。做过多次全市公开课、研究课、新课程培训班,应邀到云南、河南等省市讲学,受聘京华时报高考专线做考前辅导,参与过全国信息技术命题工作,多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生物高中课程远程研究工作。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主编教育教学专著10万余字。她的教育教学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毕业的学生被称为最困难时期的榜样和精神支柱。被国家督学、北京十一中校长评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新教师。一个普通的中学生物老师是如何赢得这样的评价和尊重的?

在新时代,教师应该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无比宽广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真正的专家、艺术家和诗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王春义深受感动。她说,新时代,教育教学观念在变,学生也在变。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必须时刻处于学习的状态,把教当作生命,把学当作生命。

在王春义的书桌里,放着大学生物13课程的全部教材。第一版,已经被她看黑了,满满的都是思想。

为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她当老师学习植物学。整整一年,她每个周末都骑着自行车到公园来回两个多小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图文并茂,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

为了了解“落花生”这个名字的由来,她把它种在自家阳台的花盆里,仔细观察。

王春义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引导学生,从不沉溺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听王老师的课,仿佛看到了一切的自在,闻到了花草的芬芳!”学生们都称赞王春义的课。

新教师之爱:基于理解和尊重

王春义说,“倾听来自于我对他们真诚的尊重。”所以几乎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王春意的“关注圈”里,没有人被她忽视。

这样的感情对学生的触动之大,难以想象。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小昭(化名)这个“个性独特”的学生,因为王老师的特别关照,从班级的倒数第一跃升到班级平均水平之上。参与小组交流和合作实验更是热情高涨。

新教学:好老师不是教得好,而是能让学生进入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终身素养?是王春义一直在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她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教室还给学生,给他们学习的权利。

改革的关键是把知识变成问题,用问题引导学习。

在现在的生物课堂上,代替王老师精彩的介绍、流畅的过渡、精美的黑板设计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

为了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王老师通过编写“自主学习策划书”和“小组捆绑评价”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通过增加过程性评价为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经过不断的讨论和实践,学生越来越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自学、小组交流、动手实践、师生交流成为生物课的常态。王老师上课少说话,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作品越来越多。学《细胞》的时候,她的教室是一个很大的细胞,里面摆满了学生做的细胞模型;学“发酵”的时候,她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在发酵,到处都飘着学生酿的果酒的味道。看到学生越学越多,越来越爱学习。经历过痛苦思考和挣扎的王春义感到无比欣慰。

通过这次改革,她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个好老师不是他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让学生进入一种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他的,而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学生在深思中,使他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并产生能培养很强的学习能力。

新追求:让学生“终身识字”

“剪树枝”不是高考的内容,但王老师坚持带学生做这样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很长时间。在三周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必须坚持观察和护理。

王春义是这样认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概念和原理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生物教学的规律之一就是把实验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新时代的教师要尊重规律,保护学生探索、发现、好奇的天性,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快乐还给他们。

为了学习细胞的结构,让学生制作细胞结构的三维模型。结果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由橡皮泥、纸和水果制成的各种细胞结构逐一呈现。

谈及细胞的多样性,她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杆状大肠杆菌,圆形酵母,像墙砖一样的洋葱表皮细胞...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奇妙微观世界吸引着学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学生们认真观察,独立判断,从一个微小的地方看到一个奇妙宏大的生物世界,别提多开心了!

王老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来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新境界:不能只靠知识来教,要用整个“人”来当老师。

由于学生疏于照顾,一组剪树枝的实验失败了。一向温和的王春义第一次生气了。“它们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也是生命。但是,你让它活活死掉,太残忍了!”“这个实验与考试无关,与分数无关。你能无视他们吗?多么功利!如果你有知识呢?”

“浮躁的心态让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拥抱,对人性的热爱,对梦想的向往,对一切未知的不服输的激情。”正因为如此,她说,一个老师不应该只靠知识来教书,而应该用整个“人”来当老师。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培养和升华学生心中最美的因素,如美、善、真。“王春义的理想是让学生坐在春风里,沉浸在雨水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小就与美和善意融为一体。

这就是王春义,一位深受学生喜爱,被同龄人欣赏的生物老师。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改革,不畏艰难挫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场所和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