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全面分析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差异?

美国高中教育与中国高中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2005年6月5438+10月11到6月26日,我们去乔治?梅森高中、桑尼维尔高中、伍顿高中等学校参观,重点了解美国普通高中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与改革、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探索与美国高中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了解开设国际高中普通文凭课程的可行性。我们这次参观的三所高中是2003年《新闻周刊》评选出的全美前100名优质高中,其中伍顿高中被授予国家蓝带示范学校。

一、观察和感受

为期16天的美国基础教育游学给了我们很多感触,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发展。

我们参观的三所高中设施总体状况良好,设计科学合理,注重实用。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示范高中并不比美国的优质高中差。但他们更注重办学特色,更强调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学分制和课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分制和选课制充分体现了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学校只规定了最低毕业学分,对课程的种类和难度没有统一要求。因此,学生不必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来塑造自己,在学习中享有最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各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校本教材保证学生自由发展。

美国中学没有统一的各科教材,教材由学校和老师选择。对比中美教材,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例,两国教材的知识框架大致相同,但美国教材要详细得多,内容大概是我们教材的十倍、几十倍。书中有大量的照片和插图,栩栩如生,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教科书很薄,只有骨架和缺血的肉。在谈到同一个数学定理、物理定律、化学反应或生物现象时,中国的教材大多侧重于内容有限的结论,而美国的教材在推导步骤、发现过程、实验验证、现象解释、相关科学家介绍、趣闻轶事等诸多方面和层面都充满了趣味性。据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反映,国内教材内容单一,叙述过于简略,没有老师的教导和辅导,很难自学;美国教材内容丰富,描述详细。美国的中学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多学和少学可以因人而异,只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某种特长或志向的学生,可以在美国教科书展示的广阔知识世界中自由遨游,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内容,通过自学向纵深发展。

在美国游学期间,最常听到的词是“选择”。学生可以在上课后两周内换课或退学,但必须有老师、家长、园长签字,成绩单上没有记录。开学后两个月内,如果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较差,考试不及格,或者期末考试可能不及格,可以退课。此时,被撤回学科的成绩单上有一个标记W(撤回的缩写),表示他们选择了这门课,但他们撤回了,但不影响总平均分的评定。两个多月后,学生不能退学,成绩不及格就是不及格。美国式的教育,处处培养学生接受挑战的能力,包括在做不到的时候敢于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敢于放弃,敢于重新选择,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3.小班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美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有25个左右的学生。“小班化”教育为美国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师生的活动空间更大,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引导,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4.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在我们参观的几所中学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美国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而且这种教育具有明显的实用性,贯穿所有学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美国的中小学没有思维课程,但是开设了社会科,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小学的教室和办公室里都随处可见美国国旗,学生们经常巧妙地将其嵌入“剪纸”和“绘画”中。在公共场所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国旗。国会的重大决定和国会的现场辩论定期向全国人民广播。平时学校安排学生轮流到图书馆、食堂、学生食堂等地方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学校学生会每年组织换届,增强学生参政意识。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举办戏剧节、筹款、义卖、戒烟和促进环保,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你会看到他们可以用一些经典的人和事来建造各种纪念碑和纪念馆来教育青年学生。我们参观了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肯尼迪艺术中心、自然历史博物馆、珍珠港公园、“9·11”事件旧址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其中大部分是年轻学生。

5.学生评价重视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美国评价学生的标准除了学习成绩,还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包括领导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原创力、个人特长、发展潜力等。名牌大学的招生标准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外活动、申请、推荐、面试各占四分之一左右。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总统奖要求候选人在学业、艺术、领导力、科技活动以及对学校和社区活动的贡献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美国高中都设有专职辅导员,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解决学习、升学、生活、家庭、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学期选择的课程要和指导老师讨论决定,每个指导老师最多负责200多名学生。相对于我们国家的班主任,他们的职责范围更广,但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工作的细致程度都不如我们国家的班主任。

(二)课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美国中学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课程知识面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我们看到伍顿高中提供了12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基础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选修课程丰富,充分满足学生兴趣,培养职业抱负,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1.因人选课,因材施教。

选修课涉及面广,多为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涉及工业、农业、林业、商业、经济、法律、文秘、外语家政、环保、通信、驾驶、制造、建筑、会计、时尚、食品维护等诸多领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实用知识感兴趣,也有相应的课程可供选择。选修课实用性强,在拓展知识面、开发潜能、培养实践能力、促进特长和个性发展、帮助选择专业和职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美国的阅读课程不仅包括语言、美国文学和写作,还包括世界文学、新闻、杂志、演讲和辩论。美国高中不仅开设科学、化学、生物等常规学科,还开设航天技术、园艺、植物学、地质学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在美国,天才学生和特殊学生被允许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高中规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修我校开设的高级课程。当老师被大学认可后,可以获得对高中和大学都有效的双效学分(AP课程)。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的常规课程。美国高中实行的选课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2.学分制导向,崇尚实用

美国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核心课程,既要求学分,也要求学时,既要学术学分,也要各科学分。从目前世界各国学分制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占大多数。学年学分的要求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时期负担过重或负担过重,保证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均衡和全面。同时有利于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美国高中学分制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实用和个性,与强调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所谓“美国精神”相呼应。美国社会对人才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成为美国高中制定一切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强调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多样性和自主性,赋予了美国高中实施的学分制高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在这种体制下,美国高中生学业负担轻,自由时间多,兴趣广泛,创造精神强,有主见,对社会了解更深。但是学校的课程太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有些课程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实用的导向也容易让一些没有做好深造准备的学生忽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这恰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发展。

(3)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生动活泼。

1.老师喜欢教学,学生喜欢学习。

美国高中教室的课桌排列不整齐,学生没有固定的“坐姿”。参观者可以随意进入教室。美国学生没有统一的学习和思维模式,上课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老师尊重学生,师生关系平等。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不用站起来。老师上课的教学态度很随意,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内容也不难,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掌握。

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我们总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一般来说,老师每节课讲解不多,只是在一个提纲里讲解或者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是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思考、操作、查阅相关资料等自学形式主动获取知识的。或由学生自己提问,互相讨论,并由教师个别指导,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当我们听“音乐一”课时,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唱歌。老师先让学生谈谈对音乐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荐当指挥。课堂非常和谐,学生的主动性发自内心,师生互动默契,学生对学习音乐非常感兴趣。在《音乐二》的课堂上,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们把少量经典的音乐歌曲改编成自己的歌曲,最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出自己的歌曲。每个学生的音乐都不一样。经过老师的巡视和指导,每个学生修改形成的五线谱。老师可以和学生讨论,让他们互相评论。理科老师的教学方法直观生动,善于把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游戏、实地调查、测量、观察,把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我们观摩了一堂“高二”化学课。老师坐在投影仪旁,通过投影与学生进行演示和讨论。她既不排斥被接受的教学方式,也不停课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是根据学生思维过程的表现不断引导,以满足尊重学生发展的要求,保证课堂效率。

2.尊重个性,强调创新。

美国高中非常重视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色。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每个人脸上自信的笑容。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做实验,并允许他们对实验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合理,可以和书上的解释不一样。而编辑报纸、书籍、电脑绘画,则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强调个性,充分鼓励创新,是美国教师遵循的原则。

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包括某种“选择”,基本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寻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布置任务,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索。学生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高,在研究中经常走弯路。一些学生为了理解一个问题,离开座位到教室边上的书架旁查阅资料。善于寻求帮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美国,课堂教学大多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总是试图引导学生往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里看,努力让学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同时注意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知识,更注重能力。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他们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他们认为如何思考,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技巧和技能,只能记住知识,改变了就不会适应;学校培养的不仅是今天的人,更是明天的人。

学生每天下午3点前放学,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发展。有些同学可能基础课不太好,但擅长计算机、理科制作、缝纫、服装设计、烹饪、写作、口语、摄影、绘画、音乐创作、体育等等。学生的课外活动被视为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课外活动视为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美国高中的作业和考试内容,除了一般的习题,还要求学生写论文。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大部分学生而言,课内外时间比例大致为1:1,学生整体负担适中。但是,如果学生想进入名牌大学,他们必须主动安排更多的学习内容,他们花在课外学习时间的比例更大。所以他们高中的学习负担并不轻。

教育内容侧重于国际化。

我们参观的三所高中都开设了IB课程,即“国际高中普通文凭课程”。这是国际文凭组织(IBO)倡导的两年制课程。这是为有事业心的高中生开设的课程项目,相当于大学预科水平。其教育目标是在高中生学习的最后两年,在享受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文化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世界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宽容,从而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其教育理念是:强调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通过提供全面均衡的课程,帮助学校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课程既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成绩,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相互理解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果断而富有同情心的思想者和终身学习者,成为珍惜人类和平与友谊、尊重民族文化和习俗、通晓国际国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

它吸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华,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培养了具有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的IB学生,为培养21世纪的通才而不懈努力。IB课程是全球教育界公认的学术水准较高的教育项目,被更广泛的大学和中学所接受,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成为各国学生进入winning numbers大学的理想选择。

应该肯定IB课程有很多优点,适合优秀的学生,不适合循规蹈矩的普通学生。所谓“优秀学生”,主要是指上进心和自制力强,热爱独立思考的学生。IB课程要求学生有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需要有上进心和自制力来支撑。虽然我国中学生(包括小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强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缺乏科学思维方法和批判能力的学习和训练,缺乏创造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入更高的学校,需要记忆很多知识,通过很多高强度的求同训练。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IB课程在我国很难开展,学生也不容易适应。现阶段,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IB课程的精髓与我国的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推动我国的教育发展。

第二,理解和思考

(一)校长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

我们深感此次考察活动能够有效激励校长们进一步追求事业,深入思考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视察中获得的见解转化为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学校的想法。要做到这一点,要用国际的眼光去理解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对比分析中国的教育,结论会更具中国特色。再次,要把教育融入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来认识,从而对教育的地位和责任有更清晰的认识,坚定办好教育的信心,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

通过考察,我深深感受到美国中学校长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亲和力和影响力。显然,校长团队注入人文素质意义重大,尤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对师生的引导和启发,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一个有人文素养的校长,才能给学校、老师、学生更多的东西,承担更大的责任;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要给校长们更高的境界,更远的视野,更慈悲的情怀,更新的理念。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应成为我们今后的重要工作,以此推动教育改革,为学校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核心是解决学校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简政放权,科学运用监督机制和社会评价的作用引导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校长要办出自己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否则学校就会缺乏活力,对社会变化的反应力。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校长,减少来自各个部门的连续的单项评比或检查,把校长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上级部门对校长的评价要公正、科学、人性化,既要看突出的成绩,也要看潜在的成绩(是否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应该成为学术组织,而不是行政单位,应该摆脱等级观念、官本位、长官意识。校长团队要实行职级制,走职业化道路。校长不应该是“官”,而应该是“家”,尤其应该努力成为教育中的“大家”。校长要培养,要朝着名人的方向前进。校长应该成为教育群体中独立的人,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而不应该成为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奖励或权力分配的平衡或对官场的安慰。建议明确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任职资格,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选择,为有志之士引导更明确的方向;为有个性、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走名校长带动名师,建设名校之路。没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机制把名校变成名校长。

(二)学生中心与教育民主化

美国的学校管理给人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校长有自己清晰的办学理念,用理念管理学校,用文化提升品位,使得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议从鼓励独特办学理念入手,监督评估办学水平,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校长成长。美国的中学高层建筑很少,但都是自然、简约、和谐、人性化的建造,体现了学校管理理论的精髓。我们深感我们学校尤其是示范性高中的硬件绝不比他们差。从投入的角度,要引导学校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和发展上。只有不断满足教师发展的国内需求,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是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中之重。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必须强化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育本来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完美、健康、快乐、幸福的人。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人。我们的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差,缺乏追求真理、勇于承担、善于沟通、乐于分享的品质。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更多地体现全球化和国际化。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明天站稳脚跟,不随大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不会落后的民族,引领世界潮流。培养目标也应着眼于教会学生成为有思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当今世界是思想家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创造新的东西,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美国学校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是鼓励创新的原则。他们尽力教学生思考,问为什么,不断探索,互相学习,发展创造力,特别值得借鉴。

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美国教育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完善的学分制和灵活的学习制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升学。表面上我们的需求是全面发展,实质上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实践中导致学生学习空间小,选择少,负担重,动手能力差,想象力差,创造力弱,这也是中国多年来无法产生“大家”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教育应该倡导更多的自我教育、潜能教育、人性化教育、成长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精神的冲击、成长的体验、追求的探索、丰富的人生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学生真正享受教育,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

社会需求多样,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教育的成功,进而学校的成功,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自己合适的地方发展。教育的千篇一律只会造就学生的千篇一律,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学校的雷同只会导致同级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是美国名校办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美国教育中尊重学生的思想根深蒂固。老师,校长,家长,社会都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差异,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创造力等等。而我们的教育中,过于重视生命以外的东西,不把“人”放在上面。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漠视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培养,对人的生活和环境的热爱。我们应该找到并运用教育方法来增强自信,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在阳光下成长,对自己的学校、国家和生活充满信心。

我们应该在班主任(以及学校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中加入职业指导。班主任要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特长和潜力提出具体的建议,在高校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上给学生意见和建议,避免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这应该是提高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我们的教育应该真正给学生带来更多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应该更加关注生命的成长和灵魂的供给,努力追求教育在生命中的最高境界——用对生命的理解、洞察和热爱,用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