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不夜城的起源
这个地区属于梅园头地区。周围有姚家寨、夏家巷等村庄和农家乐。它是闸北华人社区的发源地。清宣彤三年(1911),素有闸北明珠之称的闸北水电公司在叉兜角(今上海火车站一侧)落成。民国元年(1912),设立闸北市。市政厅位于宗居路(现* * *和路)。民国2年,铁路麦根路货运站(解放后称东站)在今秣陵路建成。随着市政和交通的兴起,市场日益繁荣。至16年,赵广路(今牧溪路)、华盛路、梅园路等14条道路,工厂、商家100多家。其中有宇通面粉厂(现上海第三碾米厂)、卫天一母厂等。,在中国早期民族工业中颇有影响。石库门巷154巷,居民数万人,还有几栋花园别墅,是闸北西的繁华中心。
12月28日和8月13日,日军两次入侵上海,狂轰滥炸闸北中国边境地区,建筑基本被毁。区内除全安坊、代香里巷、恒丰路、宇通路外,共有10多套三层住宅。所有的小巷和房屋都被摧毁了。厂里只有1宇通面粉厂。梅根路上的货运站多次被炸,满目疮痍。上海沦陷后,南角(现中学周围)一大片地方被日军占领,作为军用仓库。东侧的姚家寨(今潘官弄)成为灾民、难民和原来从外地来上海的贫苦市民的聚居地。有三四千个窝棚、简易房和“滚地龙”,占地6公顷,居民1.6万余人。它们是上海高密度棚户区之一。小巷狭窄,垃圾堆积,臭水横流,蚊蝇成群,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侧靠近苏州河,是赵广山庄等墓地,也是被轰炸后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的土地。北角是一个可怕的战争遗迹,是一个巨大的贫困村庄。纵观全局,废墟和城市景象已经面目全非。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为了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上海市政府制定了闸北西区重建计划,计划将整个闸北西区建设成为市政道路畅通、商业网点众多、房屋类型多样、城市风貌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国民党内战,财力不足,该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解放后
上世纪50年代,赵广路拓宽,更名为天目西路,修建了长寿路桥,修建了区人民政府、公安局大楼和区工人俱乐部、* *和中学、长安中学等,城市的景象有所改变。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些道路被拓宽和翻新。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增加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尤其是经过三期建设,南瓜巷已经焕然一新,在上海小有名气。但就整个地区而言,由于财力不足和市政规划红线的限制,变化不大。从华盛路到康华路,从天目西路到* * *和路之间的青云广场,成千上万的家庭仍然住在非常简陋的斜屋顶的泥瓦房里。711米长的* * *河路,解放初只有路一侧有一栋三层简易厂房,道路两旁有低矮的民房、简易商店、小学、幼儿园。在恒丰路上,除了少数大型工厂、运输公司和停车场,城市风光一般。秣陵路北缘是上海东站低矮简陋的围墙,南缘是一大片天目西路。除了一些仓库建筑,简单的房子和简陋的房子连在一起。
1984年,上海新火车站建成,大规模市政搬迁开始。1987年底建成通车。以车站为中心的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商业网点和邮电机构全面建成发展,为建设不夜城创造了初步条件。